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砚压群芳> (111) 彤史也是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1) 彤史也是官(1 / 2)

 在,我已经是皇后身边的一名女官了。我的职务是彤助司籍部的候尚仪掌管含章殿的宣、启、奏、经、籍、纸、笔等事务。

皇后身边一共有四位尚仪,也就是“四司”,分别为:司籍,主管范围如前所述;司乐,掌礼乐歌舞;司宾,掌宾客;司赞,具体分管什么我还没弄清楚。

在洛阳故都的繁盛时期,光四司中的司乐部就有四位尚仪,其余三司亦有两位尚仪,下面还有典、掌、女使等一系列辅佐女官。

朝廷南渡后,国家新立,百废待兴,朝廷为了表达共体国艰之意,大量裁剪后宫冗员。那时候的后宫,总人数不过数千。而江北时期,宫妃动辄过万,宫廷服役人员更多达数万人。

裁减的结果,四司都只剩下了一名尚仪,另配一名彤史,一名书典。

南渡至今,也有十多年了,生活渐渐安定下来,宫里的人也就多了起来。现在的后宫,所有的人加起来,怕也过万了吧。

人多,事务就多,尚仪们忙不过来,就向皇后请求多配备一、两个附属女官。这样,我才有了进宫的机会。

尚仪属于正六品的女官秩级,彤史是正七品,书典是从七品。

也就是说,我现在跟县太爷一个品级了!且容我先得意一下。

我的月收入也正如皇后所说的,比以前多了好几倍。想想,跟县太爷一样多的俸禄啊,人家县太爷舀着这钱是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的。其中可能包括几位高堂,一个糟糠妻。几房美妾。一群儿女,众多奴仆,外加走马灯似地跑上门来打秋风的亲戚故旧。

只不过,县太爷肯定不是靠俸禄养家地就是了,人家地黑色收入、灰色收入才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俸禄嘛,舀来给下人打赏可能还差那么一点点。

但我还是有理由骄傲的对不对?我家三代贫农,不好意思,是三代平民,到我。竟然得到了七品官衔!这怎么说都是光宗耀祖的事吧。

好啦,得意完了,现在来说大实话。其实七品在宫里属于见了谁都要点头哈腰的品级。要知道,皇上的一后三夫人九嫔,最低的都是从四品,再往下数。连一个美人都是正六品。

俗语云,去了徽州富商多。来了京城大官多。宫里才真是大官扎堆的地方,一个簸箕能撮起来一堆几品大员。

可怜的我,好不容易才蒙混到一个官衔,还淹没在众多“大员”的汪洋大海中,变成了最不起眼地小**角色。

郁闷那!

要是女官也能外放就好了。到时候就求皇后把俺放到哪个府哪个县哪个乡哪个里去。

想象一下那情景吧:阳光明媚。万里无云。鸟儿在林间欢叫着,我坐在七品大员的官轿里,准备下乡去视察。官轿晃晃悠悠。旁边的皂隶掀起轿帘看了一眼,就轻轻对抬轿的说:“你们轿子抬稳点,大人睡着了。”

而此时,十里接官亭,乡长里长保长们正挥汗如雨地等待着本座的大驾光临……

“咳咳咳,小姐,你在想什么?把口水擦一下啦。”

我猛地转头,印入眼帘的是燕儿一张挤眉弄眼地怪物脸。

唉,由来好梦易醒,胜景难再。我耷拉着耳朵说:“哦,我做梦梦到红烧排骨了。”

“少来,是梦到我家七少了吧。”燕儿的眼神暧昧得紧。

去!这个是一定要郑重声明地,事关本小姐的形象问题:“没有!我发誓没有,燕儿,你家小姐我,不是花痴!”

燕儿翻了一个白眼:“不是?那干嘛口水流成河?红烧排骨这几天天天在宫里吃都吃腻了,你会想它才怪。”

看来这回是被冤枉定了。我也懒得解释了,某人说过,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

不过,“宫里的菜真的很好吃,御膳房可都是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名厨,从今以后,我就可以天天吃宫里大厨做地美味佳肴了,吼吼!”

看不羡慕死你,谁叫你冤枉我地。

燕儿果然嘴都撅起来了,悻悻地说:“你可美了,可是人家又不能跟着进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