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靖康> 第二十三章 不一样的新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 不一样的新年(2 / 2)

“哥,哥,你太俊了,比以前更俊呢!我拿铜鉴给你照照你就知晓了。”秦晓风飞也似的冲了出去,等到回来时,手里正拿着秦牧新买的铜鉴,朝秦牧面前一递,大声嚷起来:“哥,你瞧,你快瞧!”

秦牧一瞧之下,只见铜鉴出现一个丰神俊目的后生,眼睛明亮,精神抖擞,正是秦牧自己。人在洗过澡后,精神正旺,会平添三分俊模样,秦牧发觉自己比以前更俊了,也是呆了,愣了愣,调侃道:“我一天比一天俊!今天比昨天俊,明天比今天俊,后天比明天俊!”

丁氏卟哧一声笑出来:“牧哥儿,你老是说趣话!”

过年本来就让人高兴,再有秦牧比以前更俊一事,这喜悦气氛就更浓了。一家三口洗完澡,开始布置起来。

秦牧拿来鸦青纸,用剪刀剪成两个纸幡,秦晓风拿在手里,嚷起来:“帖幡了!帖幡了!”一蹦一跳的来到门口,把纸幡往门楣上一放,不由得大是失望:“哥,没法帖呢。”

宋朝过年是帖幡,而不是帖春联。春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宋朝称为“桃符”,在宋代已经在流行,却不普及。春联真正盛行的是明朝,从明朝开始,凡遇过年,就要帖春联,才成为一种习俗,一直传到现在。

他们这是柴扉,就是用几根树枝做成的门。而门楣也是一根树枝,纸幡还真不好帖,由不得秦晓风不失望。

秦牧略一转念头,立时有了主意,把纸幡接过来,在门楣上一比,叫秦晓风拿来线和布片,针先穿过布片,后再穿过纸,把线拉过去,往门楣上一栓,就成了。要是没有布片,风一吹,纸就会破,有布片在上面,就不会给风吹破了。

“牧哥儿,别人是帖幡,我们是拴幡呢。”丁氏很是酸楚。

秦牧的欢喜之情一点也不减:“娘,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心过年。帖也好,拴也好,那也是喜事,是过年!”

秦晓风大是赞成:“娘,以前我们过年还没有幡呢。”

以前过年,家里头穷,连饭都吃不起,还敢弄这些么?虽然是拴,不是帖,与风俗有些出入,仍是天大的喜事,丁氏点点头,不再说话。

帖完幡,该是帖门神了。过年帖门神习俗由来已久,宣和靖康年间的门神种类很多,多以武将之类为主,当然,还不是秦琼、尉迟恭二人,只是穿着甲胄、执着武器的武人像而已,并不是特定的武将。

秦牧买的是一幅威武的武将门神,仍是和幡一样,给拴在柴扉上。

秦晓风眨巴着眼睛把门神和纸幡一番打量,大是兴奋:“哥,剪一幅幡,让娘戴着。”

宋朝过年,可以把青绢剪成幡,让长者戴着。秦牧对这提法大是赞同:“成,这就去剪!”

丁氏忙道:“牧哥儿,风哥儿不懂事,你也不懂事,戴甚戴呢?”

“娘,您是我们家的长者,您不戴,谁戴?”秦晓风鬼灵精似的,眨巴着明亮的眼睛,甚是调皮。

“就是!”秦牧附和一句,拿起青绢,剪刀就剪了下去。秦晓风忙着打下手,一会儿功夫,一幅青蕃就弄好了:“娘,戴着!”

“我不戴,要戴你戴!”丁氏不依。

秦晓风一脸的嬉笑,一把抓住丁氏,催促起来:“哥,快,给娘戴上。”

秦牧把青幡给丁氏戴上,左右一打量,调笑道:“娘,您戴上青幡,好看多了呢!”

“真的!”秦晓风把铜鉴往丁氏面前一递:“娘,您瞧瞧!”

现在的丁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新衣在身,看上去年轻了好几岁,不再是以前那个愁眉不展的女人。丁氏把镜的自己一通打量,突然抱着秦牧,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双手不停在秦牧胸口拍打着:“牧哥儿,牧哥儿,这么多年来,娘就今儿最是高兴!”

三天前,丁氏还在为吃饭犯愁,而三天后,却在欢欢喜喜过年,这是天渊之别,丁氏激动难已,泪如泉涌。虽是在哭,却是一脸的幸福!

||||<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