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很有钱的女房地产商,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后来就去了沙漠无人区探险,又去爬珠峰,她发现这样她能感到幸福,所有平时吃不了的苦全能咽下,而且甘之如饴。
为什么呢?心理学者杨霞说,因为在那种恶劣的情况下,人没有更多的选择,只有从艰难的地方走过去,活下去。她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为那时她的**单一,**的门槛也低,都能实现,**-实力=0,人自然不会上火。
近来社会调查发现,月收入在两三千的人的幸福感,反倒比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人高,收入高的人感到更不幸福。就是因为月收入8000元人的眼界、见识和月收入2000元的人的不一样,前者信息接受得多,**因此增加,欲壑更深了,更难填了,超过了8000元的月收入所能填平的可能,所以他不会感到幸福,因为他的**总在能力的前面,他总要去够,因此人们常说欲火,内心的**使人不消停、上火。
古代的各种养生方式不同,但宗旨是一个,都是要把降低**作为养生的法宝。比如道教说的清心寡欲,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具体方法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佛教讲四大皆空,禅定养生要克服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和内心七情六欲的困扰。
《内经》是中医的经典,它的治病**不是具体的方药,而是一条条精神训诫,其中就有恬淡虚无,精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要心里安静了,疾病就不会发生了。
现代医学也发现,各种疾病中70%的病属于身心疾病,和情绪心理有直接关系。
中医把思维分布在心和脑两个脏器中。中医不是生物学,是人学,不是治病是治人,所以强调人文色彩。
中医的脑是用来思维的,是机器。所以,头是身体的首领,必须多动,不动就傻了、痴呆了。心在中医里是藏魂魄的,是**的居所,是人的情感的首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因此心不能老动,最好安静,心一动,肯定五内俱焚,保持安静的心态很重要。
名中医樊正伦教授给白领讲保健,反复强调:你们是生活的主流人群,应该勤动脑体不动心。考虑问题可以尽量全面,处理问题可以尽量果断,那都是用脑;但是晚上停下来的时候,心不要动,晚上躺在床上,敢与天地日月同辉,非常平静才对。
2.郁闷之火:闷人出豹子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佛郁,百病生焉。
气血冲和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一旦情绪抑郁、郁闷,多种疾病就因郁而生了。
有句话叫闷人出豹子,是指一个不善言、嘴笨的人往往能干出惊人的事情。因为不表达,或者不会表达,会导致情绪的积蓄乃至爆发,那是他们本能的去火方式。
有个电视报道说,农村的一个小学校长家里盖房,把邻居一家的房子阳光全遮住了。被遮光的这家没什么文化,夫妻两口子都是笨嘴拙舌的,理论不过人家识字的人,最后逼急了,没别的办法只能诉诸武力,把校长给杀了。
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中,宋嫌赵说话总穿帮就让他闭嘴,宋问:不说话你会憋死吗?赵答:不会憋死,但会憋疯这段话非常符合郁闷导致上火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