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炳新对香港的银行业了如指掌,只听他道,“香港银行业的发展主要是近几十年,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香港历经了二次重大经济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二是最近七八年,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北上内地的同时,金融、航运、贸易等高增值服务产业的崛起。这两次经济转型皆对资金产生了长时间的巨大需求,从而为香港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次又一次重大机遇。大家都形容香港银行业的荣景:银行多过米铺。”
李和道,“这个我知道,这条街不到几百米就是一家银行,多如牛毛。”
“1978年港府放宽银行执照限制,使得大量外资银行涌入香港开业,其中包括不少东南亚华人的侨资银行;1982年撤消外币存款利息税,使得大量国际资金重新流回香港。到了今天,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香港已经是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但随香港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它们中的大多数都被外资及内资大行收购或者兼并,或者正在处于垂死边缘。”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首先是一种自然发展过程。六十年代香港成为亚太地区一个重要的转口贸易中心,通过香港进行的国际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形成的贸易款与华侨汇入款构成了香港重要的资金源。七十年代,香港在成为一个重要的银团贷款中心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离岸金融中心。
“这些银行的规模都不小吧?”
在李和的观念里,没有个几百亿哪里好意思跟人说自己是开银行的。
黄炳新继续道,“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赴大陆谈判,香港华资恒隆银行发生挤提事件,83年恒隆最后被政府接管,港府从外汇基金注入17亿港元资金,拯救了恒隆,旨在避免危机扩大。由于传媒的渲染,香港的信心危机愈来愈加重,走资成浪潮,1983年初,“港元危机“爆发,市面谣言四起,传闻将会以人民币取代港元,港币狂泻,人们纷纷抛兑港币,7家接受存款公司倒闭,包括财大气粗的新鸿基银行也告急。到目前香港注册的华资银行几乎全军尽没。27间华资银行,或易帜,或接受外资大银行参股,只剩下永隆等三四家保持完全独立。永隆银行为伍宜孙家族拥有,作风一贯稳健。华资银行纷纷落马,永隆愈加谨小慎微,存贷比率一直维持在40以下。风险小,盈利亦小。就这一点,注定永隆难成大气候。”
李和对黄炳新不得不高看一眼,这样一个普通客户经理居然能对银行业如数家珍,看来确实是胸有丘壑之人,他本来是因为手里实在无人,想着挖过来凑合着用的,现在看来是捡着了。
“那你想我收购哪家银行?”
“康年银行!”黄炳新说的很是急切,“李先生,我觉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果你收购了康年银行对你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康年为台山籍的李炳超家族所控有,规模很小,目前只有4家分行,目前因一笔船务为一笔数额高达16亿港元的船务贷款无力偿还,造成严重坏帐。康年不得不大幅撇帐,使实收资本及储备金由26亿港元减至13亿港元。康年亏损097亿港元,致使这家小型银行面临灭顶之灾。日前港府宣布接管康年银行,将动用外汇基金,由渣打银行协助银监专员管理康年。有数间银行有意收购康年,只是价钱未谈妥。”
“一笔坏账就能破产?”
这家银行小的令李和有点不可思议,一两个亿的亏损就能破产,简直弱鸡的不像话。
“香港像这种小规模的银行一大堆,康年最值钱的不是银行资产,而是银行执照!李先生,如果错失这次机会以后再遇到了。依你目前的财力,拿下康年一点问题没有。”
李和有点心动,“你估计大概需要多少钱?”
这个玩起来会不会很新潮,他其实有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