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炮火1906> 第二百三十章 摩根的态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章 摩根的态度(2 / 2)

摩根是倾向于后者的,所以他既对哈里曼计划执着于分化日俄,野心勃勃的想要购买中东铁路与南满铁路不满,也对塔夫脱政府的更加激进有所担忧。</p>

李安生所说的,修筑锦齐铁路,先将美国资本引进东北再说,然后再谈其他,要好过于借着锦齐铁路修筑合同来同时向俄日发难。</p>

</p>

铁路修成已成事实的情况下,要好过于铁路因为受到牵连而合同废除,摩根也赞成先由美国资本开道。</p>

难道缓上一两年就不行吗?是什么原因造成塔夫脱与诺克斯如此急迫?</p>

塔夫脱也说过:供给中国的大铁路和其他企业以资金的国家,在中国事务中必然具有优先地位。美国资本参与这样的投资,将给予美国在该国的政治争端中以更具权威性的发言权。</p>

但是过分的急切,导致英法不支持,日俄拼命阻挠,中国的退缩,美国一家也无法修起铁路,铁路都修不起,更何谈其他?</p>

"哈里曼先生的身体很有问题,另外,这对美国资本参与湖广铁路借款似乎也很有帮助。"</p>

6月,张之洞与德国德华银行、英国汇丰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签订《湖广铁路借款草合同》。清政府借款550万英镑,五厘息,九五折,期限5年。</p>

美国资本对于这块肥肉无比眼馋,自然想要分一杯羹。</p>

李安生的一句话石破天惊,瞬时将摩根的猜测变为肯定。</p>

"这也是你今天来找我的原因吗?"</p>

摩根随即反问,懒懒的靠在厚背椅上,但是锋芒毕露。</p>

"是的,张之洞大人的身体也不好。"李安生老老实实的回答。</p>

岂止是不好,马上就会不久于人世,跟哈里曼一样。</p>

就在李安生赴美的同时,塔夫脱亲自上阵,向载沣拍了电报,而诺克斯则是赤裸裸的威胁,美国政府对于中国和外国的"某些人"(显然指张之洞及三国财团的一些人)因"破坏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政策的实际运用"而造成的形势"深觉遗憾";"如果美国政府的合理愿望在当前竟受到阻挠,那末全部责任就要由中国政府承担"。</p>

美国资本参与湖广铁路借款,是摩根为主导的,而哈里曼不甘人后,极力主张入主东北铁路。</p>

目前摩根主要的心思放在了湖广铁路借款上头,虽然哈里曼的计划更加的庞大,锦齐铁路所需要的资金虽然不如湖广铁路,但是美国资本占了大头的话,还是相当可观的。</p>

张之洞作为督办粤汉铁路大臣,也是美国资本进入湖广铁路借款案的主要阻力,要是他真的不久于人世,那么无人主持这个案子,中国国内铁路商办的气氛就会越来越浓。</p>

摩根很清楚只要英法德美四国尽快达成协议,那么阻力就小很多,之前三国银行团只允许美国资本分享四分之一,允许美国出售部分材料,可这个份额对于庞大的美国资本来说太少了些,所以在欧洲的会谈已经结束。</p>

张之洞真的离世,来自清政府的阻力就会更大,三国为了迫使清政府屈服,必然会向美国妥协,如何操作,就看摩根的了。</p>

要是美国资本能够尽快加入湖广铁路借款案,那么摩根倒是很有兴趣立即主导锦齐铁路案子。</p>

李安生真的能够相信的话,他就不是看哈里曼的好戏,而是主动出击。</p>

他并不在乎能够购买中东铁路或者南满铁路,他所希望看到的,是美国资本大举进入东北,锦齐铁路只是第一步。</p>

哈里曼也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所以才会如此急切,而塔夫脱政府也如此激进,是因为在湖广铁路借款案上的停滞不前。</p>

可问题是,哈里曼真的会不久于人世吗?还有张之洞?</p>

摩根对此很怀疑,李安生一张嘴就想把两个活生生的人说死,他有这么大的能耐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