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炮火1906> 第二百八十四章 张謇的决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四章 张謇的决定(2 / 2)

许多青帮大佬凭借着这些产业吸血,并且像滚雪球一样,想要越滚越大。</p>

最可恨的是,青帮不仅不思悔改,而且还在背后搞事情。</p>

前天张謇族侄在上海开办的针织厂发生罢工,厂方殴打工人导致数人重伤。</p>

青帮分子借此机会生事,围攻针织厂。</p>

李安生陷入两难,如果镇压青帮,势必导致自己包庇张謇族侄的名声,如果与张謇交恶,之前的许多合作计划就将搁浅。</p>

考虑再三,李安生还是决意主持公道。</p>

查出了张謇族侄过去不良资本家的劣迹后,李安生决定从严查办。</p>

让他感激万分的是,张謇亲自赶到上海,并且向李安生保证,大义灭亲。</p>

李安生感激之余,对青帮铁腕镇压,并且揭露对方贼喊捉贼的面目。</p>

同时,上海道台衙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改善上海劳资双方关系,并且救助社会贫困群体,建立最低保障制度,积极帮助底层人民就业。</p>

李安生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张謇这位闻名遐迩的实业家,这位老人可是亲手将南通打造成了一个近代的发达小城,旗下的产业雄霸一方,经济实力不容忽视。</p>

虽然张謇从商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经营,却很少有人简单地把张謇称为"商人"。这或许是因为他的政治和社会声望实在太耀眼了。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但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被称为"绅商"。</p>

他可是国会请愿活动的领导者,一直在谋求推动立宪,光凭这一点,李安生就不能简单的将他归入到实业家的行列,需要盛重对待。</p>

张謇其实这段时间对于李安生的过于激进与强硬感到担忧,得罪了英国人,而且英国人军舰的沉没似乎也与他能牵扯上关系,英国人虽然没有证据,但是,一旦横蛮无理的英国人强行将此事摊到李安生的头上,必定是一场祸事。</p>

他忧心忡忡,棉纺织业最为重要的便是稳定的局面与兴盛的市场,要是给战事一破坏,几年都不能恢复元气。</p>

这几年虽然国外棉布棉纱倾销的厉害,但是大生纱厂还是每年都有百万两银子以上的盈利。</p>

李安生提出改善劳资双方的关系,这点张謇是赞成的,他也在劳资关系没有解决好上头吃过亏。</p>

张謇对李安生的一项即将实行的措施很感兴趣,那就是在官府与银行的监管下,建立信用制度,将工厂对工人的福利制度等都计入考量。</p>

凡是合乎规矩的企业,才能够得到上海金融界得认可,得到贷款,否则,仍然只能依靠传统的融资方式缓慢的积累资本。</p>

目前上海的钱庄开始纷纷在上海道的引导下,向银行转变,金融势力有联合起来的态势。</p>

随着伦敦资金逐步流入上海,出现了一股投资热潮,创造了许多劳动岗位。</p>

上海道衙门也用了充足的资金进行市政建设,改善城市面貌,吸引就业。</p>

张謇与李安生随意的闲聊,对李安生透露出来的许多施政措施暗自心惊,无不都是上上之法,在这个时代难能可贵。</p>

他也对李安生如何扶持国内棉纺织行业相当感兴趣,这些年除了英国的棉布棉纱,日本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p>

国内也只有大生纱厂这样的使用西方先进设备以及先进管理的企业,能够与外商抗衡。</p>

他清楚北方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优质棉种的种植,奉天的几家纱厂开始使用国产棉花,据说产品质量相当高。</p>

同样使用西方先进设备,加上国产优质棉花,居然使得奉天的几家纱厂成功的壮大起来,成为了反抗洋人棉纱棉布倾销的主力军。</p>

张謇从三年前开始,就一直在关注北方优质棉种的试种,据说这些棉种都是李安生提供的,而实际取得的成绩也让他颇为振奋。</p>

很显然,关外种植的棉花在质量上是远远超过他在南通种植的从美国引进的棉种的。</p>

他早在1901年起就在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下,在吕泗、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拥有10 多万亩耕地的通海垦牧公司。</p>

要是这10多万亩的棉田全部改种北方的那种优质棉种,那样的话,成本上将会得到很好的抑制,优等品率也能高出不少,整体能带来的利益不是一点半点。</p>

只是他不知道关外辽河平原种植的棉种,在南方能不能很好的适应。</p>

李安生自然清楚他的来意,向他介绍了自己经过改良后的适合南方水土气候的优质棉种,表示愿意经过张謇的手,来大量发放这种优质棉种。</p>

这可把张謇乐坏了,他当场决定将家中棉田的三成该种李安生提供的棉种,这已经是相当大的冒险了,毕竟,很少有人有这个魄力,敢于将三成的棉田来该种从来没有种植过的棉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