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炮火1906>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豆小麦换战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豆小麦换战舰(2 / 2)

07年移民到黑龙江的百姓,基本上已经成功的还清了银行贷款与债务,拥有了一定的粮食储备,也有了些余钱。</p>

一些人多势众的乡邻,甚至结成了一个个的农庄,集资购买了拖拉机等农用机械,准备大干一场。</p>

08年的移民则有的还在为着粮食储备奋斗着,好些的也还清了债务,能够添置些家当。</p>

照这收成,再有十年,东北三省的粮食出产基本上能够养活四万万人。</p>

用大豆来换军舰,也是笔划算的买卖,避免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也能够使得国内外粮商因为粮食产量惊人而联手打压收购价的现象有所缓解。</p>

由德国方面负责装运,按照离岸收购价40两银子一吨来计算,一千六百万两银子,也不过是40多万吨大豆。</p>

优质小麦0两一吨计算,50多万吨小麦而已。</p>

也就是一个中型德国运输船队跑一趟的事情而已。</p>

更何况,李安生的建议是分三年付清。</p>

这几年黑龙江一直坚持以粮食入税,然后通过粮食交易所将粮食换成银两,官库中的大豆储备不下五万吨,这还是在大量支援移民后剩余的。</p>

到明年开始,基本上靠着东北三省官库中结余的大豆与小麦,朝廷不用东北三省上缴国库税银,应该能够满足支付军舰所需。</p>

其实德国每年需求的大豆多在数十万吨,近年来随着大豆用于工业生产的作用被发现,更是需求猛增,近几年都是一百多万吨的需求,将来也只会多不会少。</p>

李安生联系了锡良之后,就此事沟通了一番,经过厚厚一打电报纸的讨论,双方共同上疏,将北洋海军提督署设在葫芦岛,重建北洋水师。</p>

如果德国方面愿意接受这个大豆与小麦换军舰的计划,那么购买的德国军舰就先给北洋水师。</p>

锡良当然愿意将北洋衙门从直隶总督手中抢过来,他又是深受朝廷信任的满臣,自然有这个胆子上折子。</p>

当初奕劻与载沣等人极力将徐世昌调回中枢,在东北总督这个无比重要的位子上换一个他们信得过的锡良,也是看到了东三省日益重要的地位,以及粮食贸易带来的丰厚财政收入。</p>

李安生反而对徐世昌离任欢欣鼓舞,双手欢迎锡良接任,锡良是个好官,难得的能臣,又清廉无比,坚持李安生留下的农业计划,给了李安生用粮食换军舰的底气。</p>

这也由不得朝廷不答应,不上缴国库,不出海军开办费摊派,固然是让朝廷的财政收入要缩水一部分,但是毕竟一条巨舰的诱惑也是无比巨大。</p>

以前一直是直隶总督领北洋衙门,如今转到了东三省总督头上,载沣等人也是支持的,将来他们根本就不打算将东三省这个重要之地让给汉臣,将北洋水师的衙门建在葫芦岛,倒是无可厚非。</p>

朝廷很快就通过了这项决议,现在就等德国人的回复,锡良也将此事交给李安生全权处置,显示了对他的无比信任。</p>

朱尔典也从他的渠道得知了这项决议,大豆跟小麦的价格还是相当实惠的,德国人占了些便宜。</p>

但作为一个精明无比的人,他又何尝不知道这是双赢,对于中国来说同样有好处。</p>

首先省下了大笔的资金,毕竟清政府现在囊中羞涩,其实是根本买不起战舰的,用大豆与小麦来换战舰,还能因为大笔粮食的集中出口,免去了谷贱伤农的危机,也有利于对大批粮商投机倒把的压制。</p>

更为关键的,三年付清这笔粮食,使得东三省可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不影响大局。</p>

他本来是想阻挠这笔交易的,但现在看来,确实无能为力了,双方你情我愿,根本就无法阻挡。</p>

不过他忽然想到了大豆与小麦换军舰这个操作手法,似乎也能用在英国身上,英国同样需求大豆与小麦。</p>

其实德国小麦的需求量也在大幅上升,有着囤积小麦等粮食的迹象,只是因为国际粮价的上涨,而没有太过明显,不然的话,恐怕他们收购粮食的成本会上升,占用宝贵的外汇。</p>

而建造军舰,只不过是耗费些钢材、工业产能以及人工费用罢了。</p>

让朱尔典来操作的话,东北还有余力能够挤出来,多订造一艘主力舰也是可行的,比如将东三省的未来几年的农业税收都抵押出去,向东北的几个粮食交易所筹集资金,只不过是粮食换粮食而已。</p>

之前几个粮食交易所以及黑龙江农业公司联合起来的粮食联盟将粮食贸易护的死死的,使得国际粮商只是分得了一小部分利益,这几个大粮商团结起来的华人资本足够强大。</p>

为此,他派出了专人,向锡良游说,向朝廷建策,还不惜贿赂奕劻。</p>

不过,真的要实施的话,可不是件小事情,可别因为一时的激进而使得与德国很有可能达成的合作也泡汤,锡良亲自赶到京城与载沣等人协商之后,决定问问李安生的意见。</p>

作为李安生来讲,订一艘战舰也是订,订两艘也是订,反正东北的粮食生产是绰绰有余的。</p>

在移民队伍还不能及时地大量产出粮食的情况下没,这也将进一步促成东北的农业生产走向另一种方式,那就是机械化农业。</p>

现在拖拉机在东北乡下随处可见,包括联合收割机,各种农用机械,省下了大量的人力,先行者都从中尝到了甜头。</p>

李安生甚至在恶意的想,是不是加大对全世界范围农业恐怖主义的力度,以此来催生东北的农业现代化?(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