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炮火1906> 第三百零一章 伯利恒合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一章 伯利恒合同?(2 / 2)

程德全默然,他是在黑龙江做官一直做到奉天巡抚,对日本也是知之甚详,很清楚日本这个国家的野心。</p>

正因为有着这么一份威胁,让他很是急迫,这才不计代价的跟着李安生一起做了许多激进之举。</p>

美国是最为担忧日本会东进的国家,也长期与日本暗中对抗,惧怕战争到了极点的美国佬也只敢欺负西班牙这样的没落国家,对日本还是忌惮很深。</p>

嘉乐恒自然清楚日本对于美国的威胁,"尤其是在英日同盟的影响下,日本的国策更为激进,更为锋利,我想,美国很有必要与贵国携手起来,共同发展海军战备,对抗英日同盟的存在,这个存在始终是个威胁。"</p>

话题再次回到了正题上头,美国始终想要帮助中国建立海军舰备工业,这不是好心,实际上是想一石三鸟:刺激日本与中国进行军备竞赛;压制英日同盟;通过工业扶持,将中国的工业附庸化。</p>

其实载洵跟萨镇冰提出海军重建计划还是相当靠谱的,要是没有李安生这个变态,而且清政府也能一直存在下去的话,这个海军计划还是相当务实,最初是打算投入1800万量白银的建设费用,以及每年00万两白银的的维持费用。</p>

而后世的《伯利恒合同》正是由这个计划引出的,却要比这个计划更加变态,由伯利恒这家美国钢铁公司出面,而美国的几家财团隐藏在后头,逐步的让中国整套引进美国的工业体系,从扩充和兴建最基本的冶金、化工、机械、造船、造炮开始,到整个所需要的工业体系和技术的转让,实现帮助中国建设一支可以在远东和英日抗衡的海军。</p>

该条约产生的背景是美西战争后美国需要在远东扶植一位盟友,能够帮助其抗衡英日同盟。</p>

但是,美国人拉拢中国来制衡日英同盟还是初步,它最大的目的是让中国这个未来的大国沦为"美国制造"的附庸,让中国成为美国的制造基地,一个产业链末端的苦力。</p>

"我国可没有办法像日本那么疯狂,我们的皇帝还在喝奶,他的奶可省不下钱来,而日本天皇则听说一天只吃两顿饭,饿到连晚上临幸妃子的力气都没有。"</p>

</p>

李安生开起了玩笑,他可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美国佬的贷款要,技术要,但是战列舰是不要的,海军舰备工业也是不要的。</p>

不过宣统皇帝吃奶是真的,吃的是奶粉,黑龙江呼伦贝尔奶品公司出产的奶粉。</p>

现在奶粉已经打开了销路,尤其是在美国市场得到追捧之后,开始向欧洲出口,一个小小马口铁罐500克的奶粉,出口价要超过15美元,也就是说要接近0两银子。</p>

上个月出口到美国的奶粉就有三吨多,超过百万两银子,利润也是不少,总算是为呼伦贝尔草原找到了一个新的财源。</p>

说起奶粉,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年蒙古大将慧元将牛奶做成了便于携带的粉末状奶粉,作为军需物质。长途行军时,奶粉便于携带。食用时取半镑左右放入随身携带的皮囊中,加入水挂在马背上通过马奔跑时产生的震动,使其溶解成粥状从而食用,在作战时在马背上能迅速补充体力,所以蒙古骑兵才那样强悍,使敌人闻风丧胆。在长途行军和沙漠作战缺少粮草时,依靠这种方法能生存达几个月之久。</p>

是奶粉成就了成吉思汗的大业,所以才起国号元,封聪明的人叫慧聪。因此中国是发明奶粉最早的国家,慧元是世界上最早的奶粉品牌。</p>

之前制作奶粉的方法有许多种,有的设计是使用真空蒸发罐,先将牛奶浓缩成饼状,然后再干燥制粉;有的设计则是将经过初步浓缩后的牛奶摊在加热的滚筒上,剥下烙成的薄奶膜再制粉等等。</p>

但最好的奶粉制作方法是美国人帕西于1877年发明的喷雾法,这一方法在李安生那个时代还在沿用,但是李安生直接试验发明了更加先进的奶粉制作方法,并且申请了专利。</p>

由于口感(坑爹啊,婴儿需要口感吗?)、包装、宣传广告等因素的成功,加上中国东北成为了神秘的养生保健的圣地,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加上直接走通了摩根等豪门的上层路子,呼伦贝尔奶粉很快就畅销起来,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奶粉。</p>

目前不仅是呼伦贝尔,就连内外蒙古许多草场都开始募集股份,在呼伦贝尔奶品公司的帮助下,兴办各种专门养殖场,甚至是奶品加工厂,呼伦贝尔不仅能自身迅速扩张,而且还能够扶持带动一大批的奶品公司,形成初步的牛奶工业链。</p>

李安生也是刚刚得知了呼伦贝尔奶品公司又开发出了几个新品种,兴奋之余,随口就调侃了一把宣统皇帝。</p>

不过这也是个事实,宣统皇帝再怎么节省,每天少喝两顿奶粉,也无济于事,底下根本就没有人应和。</p>

而日本天皇就不一样,这老不死的一绝食,整个国家就恐慌了,从上到下的国民纷纷节衣缩食,老百姓忍受盘剥,也要给海军多造舰。</p>

在普通日本国民的思想之中,只要能够让海军强大起来,就能够继续对外扩张,甚至是彻底吞并朝鲜与中国,将来他们这些国民就能够得到丰厚的战争红利。</p>

嘉乐恒也认为日本天皇是个疯子,许多日本人也是不可理喻的疯子,他们太过极端,如此穷兵黩武,早晚要出事情。</p>

这是个危险的国家,虽然美国一直担心中国会崛起,但那是没影的事,而日本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p>

说来说去,还是中国没钱啊。</p>

向英国与德国订造战列舰,那是用粮食换战舰,只有英国佬厚着脸皮又要粮食又要银子,好了,这下没银子了,怎么购买战列舰?</p>

任凭你嘉乐恒老兄将美国战列舰吹的天花乱坠,也是无用的了,没钱怎么买?</p>

在李安生的循循善诱之下,嘉乐恒终于提出了他的建议,贷款,向美国贷款。</p>

美国可替中国建造舰船,培训军官,购舰加造船经费以500万两为限,由伯利恒公司提供,无抵押借款,按年偿还;除开订造美国战列舰的那部分,其余的在中国国内建设炮厂、船厂,生产火炮型号由中方来规定。</p>

不过,李安生还是很遗憾的告诉嘉乐恒,他只对后半部分感兴趣。</p>

也就是说,他不准备订造战列舰,但是向美国借款来建设舰炮工厂以及造船厂,比如投入到江南造船厂去,他还是很乐意的。</p>

嘉乐恒虽然有些失望,但是,订造战列舰不是主要目的,他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伯利恒钢铁公司与其他钢铁公司、造船厂找到一笔大业务,并且为它们背后的财团找到一个富裕资本投资点,顺便扶持一下中国的海军实力。</p>

"我会认真考虑的,希望我在向外务部正式提出前,你们能够保密,并且能够为这个提议提供意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