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炮火1906>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两江独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两江独立(2 / 2)

"庆王大人,您看,这时节大为不妙,是不是暂避风头?"</p>

载沣有些为难的看着奕劻,袁世凯之前提出的,那所谓的六点意见,看来是不答应也不行了。</p>

而且,在程德全与李安生如此作为之下,只怕他们还要倒过来去求着袁世凯。</p>

"也不知道袁世凯是个什么主意,但也绝不是什么好主意,他要是想隔岸观火,我们也拿他没辙。这李二愣也太过可恨,如此直截了当便造了反。"</p>

奕劻翻来覆去的骂着李安生,知道这个时候李安生捅上了狠狠的一刀,局势已经到了最为危急的时刻。</p>

"唯今之计,只能暂时敷衍,革命党也好,李安生也好,或是袁世凯,先稳住他们。我们只能依靠东北,看东北能不能稳定局势,那里形势喜人,说不定还能练十万兵。"</p>

载沣对于李安生的背叛很是痛苦,但是,他也迅速的想出了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让步。</p>

奕劻思来想去,看来他再恋栈不去,也是没有办法的了。</p>

他本来还心存侥幸,以为叛乱早晚能平定,没想到程德全与李安生也造反,全国各地烽火,垮台已经是早晚的事情。</p>

唯一的路,就是先避过风头,看看有没有缓和的机会。</p>

于是,在奕劻与载沣反复思量之后,清廷正式宣布,解散内阁,准备明年召开国会,授命袁世凯上台组阁。</p>

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直接一步到位,君主立宪,也不想拖什么时间。</p>

这也是在利用袁世凯,袁世凯想要坐稳内阁首辅的位子,就要想方设法依靠朝廷的实力,不然的话,袁世凯拿什么去震慑革命党人,震慑程李系政治集团?</p>

这是将袁世凯放在火上烤,老袁哪里会答应。</p>

现在占了便宜,他日是要还的,贪小便宜吃大亏。</p>

表面上看,他能够继承清廷留下的实力,成为最大的统治集团利益代表,足够使得革命党人跟程李系有所顾忌,大家坐下来谈谈,还能谈出个和平,他作为首相,自然能够权倾天下。</p>

不过,老袁很聪明,他知道这里头不对劲,他完全成为了清廷的工具,将来有反复,他是最为倒霉的一个。</p>

眼下这时局,只要李安生支持他,君主立宪已经无足轻重,民主立宪才是关键,他也想坐一坐那大总统的位子呢。</p>

于是,老袁很聪明的迅速赶到前线,然后聚拢北洋军,要钱要人要权,同时称起病来,老子的腿又出毛病了。</p>

奕劻本来想出了这个好计策,谁知道袁世凯根本就不接招,急的跳脚。</p>

于是,走投无路的清廷只能宣布,先解散内阁,由全国谘议局代表进京召开国会,商讨君主立宪之事。</p>

可是他们的伎俩再次的被揭穿,东北已经在整军备武,似乎有入关的迹象。</p>

之前清廷一路绿灯,不顾日俄的反复威胁,硬是将第二十七镇到第三十镇的编制全部批了下来,同时也跟美国方面签署了协约,进一步准备借款,将东北的军备提升一个层次。</p>

四镇军队已经开始了征募,军官也在不断的到位,美国教官团也已经到了奉天,似乎加紧了成军之路。</p>

如此一来,除去被调入关的曹锟第三镇,东北将会出现九镇军队,骇人听闻。</p>

此刻东北的局势非常微妙,出现了一种宁静与激烈的对峙,似乎在等待时机,一下子爆发出来。</p>

很多人都清楚,东北的局势发展,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在南方帮助程德全举起反旗的李安生。</p>

李安生似乎销声匿迹了一般,不过,他再次出现的地方,已经是在奉天。</p>

李安生到奉天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面见锡良。</p>

这段时间锡良的身体一直不好,忧心于天下大事,忧心朝廷的摇摇欲坠。</p>

他虽然不是个死忠分子,但是他对朝廷倒台之后,中国的走向充满着不乐观,或许先前很是悲观,在李安生的影响下,才逐渐的看到了希望。</p>

"哎,要是不乱,光凭东北,十年下来,就能富国强兵,让那日俄不敢威逼,一步步废除条约,去除枷锁。若是君主立宪,也未尝不可,有东北与江苏为援引,前景可观。可惜,可惜啊。"</p>

锡良见到李安生的那刻,他并不意外,他知道李安生会来东北。</p>

程李系最大的根基是在东北,而不是两江,要是程李系镇压革命,只怕连两江的局势都无法稳定,毕竟程李系对两江官场与军队的掌控时日尚短。</p>

可以说,程李系在两江的统治需要与革命党人相投契,而东北则不一样,事由不偕,程李系退避东北,未尝不能成就霸业。</p>

锡良知道,李安生来了,他就得走,即便他治理东北数年,赢得了相当高的威望,百姓也感恩戴德,但是他清楚,程李系的威望比他更高,他所取得的政绩也要拜李安生所赐。</p>

但是,他何尝不想尽最后一份力,想要劝说李安生。</p>

"如今全国民心思民主,已经是共识,大势。君主立宪也不可行,汉人不会再奉一个满人的皇帝为主。别说革命党人,就是许多民主人士都不答应。朝廷不可留,留则遗祸甚深。"</p>

锡良两眼微闭,许久没有说话,沉默着,仿佛很是伤痛。</p>

"只怕这朝廷去了,一时不得宪政,反而多出许多野心家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