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炮火1906>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东北振兴公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东北振兴公债(2 / 2)

他并没有发行战争债券的打算,目前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大规模的扩充军备,而是通过战争来刺激东北的工业建设。</p>

债券面额分为五种,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与一百元,最后是一千元。</p>

而债券购买方式也更加的灵活,有三年期、五年期与十年期。</p>

三年期利率为三厘五,五年期为七厘五,十年期为一分五厘,其实三年期的利率有些低,这是刻意在增加五年期与十年期的购买率。</p>

这种债券发行方式是李安生反复考虑之后实行的,而不是国内一贯的做法,那就是按照年利率按照本金逐年偿付。</p>

与美国的公债发行有些相像,美国是直接开出一张面值的债券,约定几年后,本金加利息直接核算为增幅后的面值,比如原本18.75面值的债券,在规定年数后,变为5美元,或是0美元。</p>

比如之前上海银行发行的中华钢铁公司债券,为三年期,规定年利率为七厘,第一年偿还本金的百分之三十,第二年偿还百分之三十,第三年再偿还百分之四十。</p>

公债的利率其实比不上某些盈利可观的银行利率,但是银行可以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储户血本无归,国家发行的债券就不一样,是要有公信力的,同时也要有保证的。</p>

中央政府的保证自然是必须的,而东北地方的保证更加具有效用,同时,东北振兴公债以粮食交易所、海关和其他国营企业的利润为偿还基金,准许买卖、抵押和用做担保,认购者交现金或是等额的金银等贵金属。</p>

如此一来,这次发行的公债不但有公信力,还有坚实的保障。</p>

只要对俄的战争不大败亏输,那么这些公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p>

从长远看,公债还是筹集建设资金的较好形式。一些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的项目,如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往往需要东北政府积极介入。</p>

更何况,在一些大型军工、重工业都是东北官方投资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发行公债。</p>

李安生早就放出了风去,将来库张铁路会组建铁路公司,发行的公债只要持有者愿意,可以直接转为铁路债券,长期分红。</p>

也就是说,凡是购买当前国债的民众,都可以享受到战争红利,从俄国手中夺取的铁路等资产。</p>

只有让大量的民众获益,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消减民间对东北穷兵黩武的指责,只要打赢这场战争,什么都好说。</p>

沙俄花费数亿卢布的大量资金,修建的铁路,全部成为东北军的战利品,那么这战争就不亏本。</p>

沙俄在中国最值钱的资产便是铁路,而且都是大动脉,没有人会傻到放弃库张铁路,甚至是中东铁路的债券股票,只要经营得当,这些铁路公司都获得大量的利润,日本的南满铁路就是个例子,这几年日本还是分得了可观的利润。</p>

在清廷倒台前,国内的民众对于商办铁路便无比热衷,南方的几条铁路如沪杭铁路沪宁铁路粤汉铁路之类,都从民间募集了大量的资本。</p>

如果当时其他投资项目无法让那些地主老财们将死钱搬出来,那么铁路就是唯一的一个好办法&mdash;&mdash;谁都知道铁路赚钱,赚大钱,尤其是中国这样自给自足需要依靠商品大流通来繁荣经济的国家。</p>

李安生这也是一招妙招,将公债与铁路捆绑起来,这才有了国内如此疯狂的抢购东北振兴公债。</p>

不仅是富商大族,普通民众,甚至是一些平日里深藏不露的土财主也大肆的购买。</p>

没收俄国铁路已经实行,只是因为处于战争时期而无法尽快处置敌国资产,但是风声已经传遍了中国,谁都知道,东北军花费了那么大的代价,绝对不会轻易将铁路交还出去。</p>

目前俄国也在为这个铁路问题头疼,如果真的对中国宣战,绝交,那么可想而知,东北军绝对有胆量废除一切过往签订的条约,废除俄国在华特权,斩断利益之手,甚至没收俄国在东北的所有资产。</p>

这就变成了真正的生死之战,俄国是否有必要冒这个风险?</p>

从各方的信息反馈,东北军似乎募集到了大量的秘密资金,迅速的在进行着大整编,等到东北军十八个师以及税警部队、警察部队三十多万的兵力形成战斗力,战争将会很艰难,并不像那些贵族与军官所推断的那样。</p>

西伯利亚与赤塔的俄军组织了多次的反扑,都没有能够从东北军手中夺回恰克图,要不是中国军队进行克制,东北军早就兵临伊尔库兹克。</p>

俄国在加速动员,加快调派欧俄军队东进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热烈的探讨,希望从英法获得借款的同时,能够进一步的进行大扩军,这笔军费部分就需要英法来买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