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炮火1906>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三军皆欢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三军皆欢腾(2 / 2)

东西伯利亚是整个西伯利亚精华所在,即便是西伯利亚的首府也在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兹克,而伊尔库兹克与环贝加尔的星罗棋布的村镇,正在形成的小城市,则是整个俄国在远东的希望所在,战前人口一度达到四百多万,可是,眼下只有两百多万人幸存下来。</p>

剩余的俄罗斯人也是朝不保夕,能够想到办法的,都开始逃离这里,回到欧俄去。</p>

显而易见,今年这里遭受战火洗礼之后,将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饿死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能够想到办法逃离,都已经在想着出路。</p>

东北军也不阻拦他们,放任他们离开,这片土地将来只能由中国人来生存。</p>

已经有部分的俄军俘虏在军队的看管下,开始了集体劳动,他们在为着库伦到恰克图的铁路做着准备。</p>

将库伦与伊尔库兹克连接起来,将来中国军队就不用在伊尔库兹克驻扎大量的军队。</p>

早先东北振兴债券以及战争债券,都在李安生的掌控,中央政府分到了一点汤水,如今李安生要处理战利品,袁世凯自然也无法说什么。</p>

只是,他的脑子里一直在盘算着,如何开口,从这笔收入里头挖一口出来。</p>

东北振兴债券前后发行四亿多元,居然销售一空,战争胜利后,能够按照持有者个人意愿,转化为铁路债券,同理,发行的一亿多元战争债券,同样处置。</p>

中东铁路、库张铁路以及西伯利亚铁路东段,其实足够应付这些债券的变更,这个别出心裁的手段,倒是成为了李安生的奇招,收到了奇效。</p>

扣除这些铁路债券,其余部分李安生都打算与其他俄国资产一样拍卖,拍卖所得仍然是一笔巨款。</p>

沙俄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总计花费了二十一亿卢布,西伯利亚大铁路东段给中国军队占据,由于这条铁路通过伊尔库兹克能够与库伦相连,直接沟通张家口甚至是京畿,整体价值并不会给低估,这段铁路保守估计能够拍卖得七到八亿元左右。</p>

不过,这条铁路由于归属难以确定,暂时不予拍卖,而是将中东铁路与库张铁路以及两条铁路附属地的俄国资产,加上这次战争中没收的所有俄国资产,总数估计六亿多卢布作为总的分配方案。</p>

李安生也不想让这笔巨款平白的惹人嫌,故而用来修建恰克图到库伦的铁路,以及完成库张铁路最后路段。</p>

李安生宣布这剩余部分用来修建两段库张铁路的补充或是最后段,以及这部分的国有资产产生利润将统一拨入军人福利基金,其中四成作为军人的福利保证,这次以及以后的军人伤亡抚恤,军属津贴等福利都将从这里直接获取。</p>

这笔利润其中的固有六成,作为这次参战官兵的每年分红。</p>

他们为国家赢得了战争,自然也应该得到他们应有的那笔份额,伤亡官兵由家属代领,没有一个人会被遗漏。</p>

甚至,这次北上参战的中央军以及南方卫国军都有份。</p>

这项措施顿时引发了欢声雷动,各方归心。</p>

其实分到每个人的头上,这笔股本并不多,但是李安生这种一视同仁的做法,让那些包括南方卫国军在内的官兵都感到了无比欣慰。</p>

南方卫国军本来一直在担心战争结束之后,他们吃兵饭的日子就结束了,但是,忽然平白得了这么一笔股本,倒也是意外收获,很受鼓舞。</p>

伤亡官兵分得份额要多些,而普通官兵要略微少些,这所有的股本加起来,平摊到每个官兵的头上,也就一百五十余元。</p>

如今一个常备兵的饷银,一年也没有一百五十余元,就连东北军也没有这么多。</p>

东北军仿效德国常备军的制度,制定《东北常备军营制饷章》。这个新军制把士兵分为常备兵、续备兵和后备兵,其中规定:常备兵支给全饷,每月饷银八元;服役满三年后退为续备兵,月支饷银两元;再过三年退为后备兵,月饷再减半;续备兵和后备兵平时各就其业,只在冬季农闲的时候统一训练两个月(这两个月发全饷),以保持战斗力;再过三年后才除军籍,重归平民,</p>

虽然东北军其他福利相当不错,但硬性规定的饷银就这么多,杂七杂八的加起来,普通士兵也刚刚一百元出头。</p>

现在能够分到一百五十余元的铁路债权作为股本分红,每年的分红也有数十元,这东北振兴债券为何发行数亿元依然卖的红火,就是因为有优先转为铁路债券的权利。</p>

当时外国在华投资经营的铁路,利润都很优厚,如日本的南满铁路,1906年收入为75万余元,到1908年收入就增加到14万余元,去年是478万元。再如德国的胶济铁路,1905年的收入是19195元,1910年增至704元,去年为474854万元。</p>

遇上年景好的,比如中俄战争引发的大运输浪潮,大量南方的货物北运,这些铁路产生的利润只会更可观,一年的利润占资本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都是很现实的。</p>

而中东铁路与库张铁路前景不可估算,光是东北自身的调度,就已经很可观,更何况东北日渐崛起,对铁路的需求更加急迫,目前东北所有的铁路利润预期都已经达到了最高级。</p>

就算是维持之前的水平,普通士兵每年也有二三十元的分红,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额外收入。</p>

别说是那些南方卫国军,就连东北军将士都是喜出望外,无比拥护李安生的这个决定。</p>

南方卫国军南下的日期也已经并不遥远,许多人都担心回去之后的前途。</p>

各种心思都有,有的人凭着一些战功,以及训练,想要回南方能够得到重用,许多人却舍不得在东北军中的福利待遇,如今更有了这么一笔小财。</p>

许多人都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在东北继续呆下去,特别是那些光棍一条,或者家中兄弟姐妹诸多的,比如从广西、四川等地出来的,都是些家里贫穷,没有活路的,他们能够得到跟东北军一样的待遇,吃着兵饭,知道了自己身为军人原来也是很光荣的,有着属于自己的荣耀,他们已经很知足,无比的知足。</p>

他们愿意留下来,哪怕东北许诺,他们回到自己的故里,东北依然会将属于他们的那份铁路债券分红寄到家中,但是他们依然选择留下来。</p>

而且,留下来的人数相当的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