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9 转折(1 / 2)

 文娱业的幕后大佬真正的大佬,永远不会站到台前219转折“王主任刚刚不还说第一个小时是峰值,之后的新增会越来越少吗?究竟怎么回事?是不是数据搞错了?”

这王主任,一会儿一个说法,肖宁已经被搞糊涂了。

吴希振转述道:“数据没错,是分析的时候,王主任忘了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

“时间因素?”

“对,因为咱们节目上线的时间点很特殊,是周六晚八点,正好跟各大电视台的周六黄金档撞上,网综嘛,随时可以看,所以大部分观众会选择先看电视节目。”

肖宁恍然:“王主任的意思,是电视台暂时把流量抢了,等黄金档一过,播放量就会蹭蹭上涨?”

吴希振点头:“是这个意思。”

说起黄金档,肖宁忽然想起一事:“没记错的话,芒果台的《缘梦空间》也是今天首播,反响如何?”

吴希振说:“我倒没怎么关注,不过我看群里很热闹,王晓东尤其活跃,他已经连发好几个红包庆祝,估计芒果台这次是翻车了。”

肖宁笑道:“那一定是了,这小子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才发发红包。”

吴希振也笑了起来。

两人到底是原江南台的骨干,跟各频道各部门的人都很熟,王晓东的脾性,他们是再了解不过了。

正如肖宁所说,十点过后,没了电视台的分流,《向往的生活》的播放量开始猛增,增幅甚至比他预计得更多,截至零点,便已一举突破千万大关。

数管中心的报告一份接一份,预估播放量也一次又一次修正,从五千万到六千万到七千万最后到八千万。

八千万!

按照目前的趋势,当最后一期节目播出的一周后,首期节目的播放量将至少达到八千万!

肖宁感觉自己在坐过山车,不,过山车都没这么刺激,从最初的八十万到现在的八千万,他甚至隐隐有种预感,八千万还远远不是上限。

他想起王副台长和沈亦泽签订的对赌条款,倘若均集播放量过亿,这意味着,金点将从中抽取高达百分之十五的广告分成。

这季《向往的生活》总赞助费接近一个亿,也就是说,这个策划将有可能价值一千五百万,而且这还只是单季的版权费用。

太夸张了!

如此高昂的赞助费和如此高昂的版权费,放在一年前,别说实现,他连想都不会想。

可自从《心动的信号》引发收视狂潮,这种短平快的季播综艺似乎已有逐渐取代周播综艺的趋势,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宠儿。

而这一切的开端,全由那个年轻人一手推动。

此刻,这个年轻人正在家里躺着看节目。

最初十分钟,沈亦泽还有点不适应,习惯了黄老师、何老师和彭彭的《向往的生活》,再看这个,总觉得有些违和。

但看着看着便渐渐入戏,一直到最后看完,竟有点意犹未尽。

两个版本的形式或有不同,节目的精髓和精神却是一致的,四位常驻对自己的定位把握得十分准确,江南台的剪辑和后期也很会搞事,日常的互动足够有趣,笑料之中夹杂着温情,看得人心情愉悦,格外放松。

他退出来刷新一下,节目上线四小时,播放已达一千万。

马马虎虎。

他记得原版的《向往的生活》,是先在电视台播,然后再上传新媒体,即便如此,上线首日仍能有两千万播放量,而且首日还是vip专属,只有付费会员才能观看。

相比之下,一千万播放量真的不算什么。

当然,江南TV也才刚刚上线,对一个新平台来说,首档自制综艺能有这样的数据,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比《沉默的真相》开局好一百倍。

有这一千万作为基础,只要口碑够好,哪怕江南台不进行后续宣传,光是靠人传人也能把这雪球滚起来。

他大致翻看了下评论,几乎没看见什么差评,倒是看见不少人询问拍摄地,想去当地打卡的不在少数。

他随手回了几条,其实没什么必要,节目里有提到凤歌农场,而且赖天歌早已买好广告,明天应该就能在城市各个显眼之处看到,不仅宣传农场,更宣传农场的农产品。

从三月创办公司到现在,历时九个月,亏损九个月,终于走上正轨。

创业最难熬的阶段已经度过,接下来,是时候好好干一番事业了。

沈亦泽只觉得浑身充满干劲,立刻翻身下床——既然安安都在努力工作,他自然不能落下。

公司几大业务版块,论吸金能力,当属艺人经纪最强,但论项目数量,编剧部无疑独占鳌头。

这几个月,编剧部眼见得日益壮大,原华影的中、高编超过三分之一都跳槽来了金点,这些编剧大都有代表作,有些还自带资源和项目。

不过,编剧部的项目虽多,营收却不尽如人意,倒不是因为版权卖得不高,而是受限于国内影视业的现状。

国内每年大大小小的影视项目数以万计,但真正走到上线播出这一步的却只有寥寥几百。

绝大部分项目在筹备期间就黄了,可能是出品方撤资,可能是审核未过,也可能是组内矛盾导致一拍两散……

通常而言,如果一部作品没能走到最后一步,出品方会将剧本版权退还给编剧,然后只付定金,当然,也有财大气粗的出品方不在乎这点投资,但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影视公司还是会选择降低风险、减少亏损。

换句话说,编剧部接的项目虽多,真正能做成拿到全款的却很少,只拿定金,公司根本分不了多少利润。

编剧只是影视产业链中的一环,这一环的吸金能力如何,完完全全取决于大环境,而这个大环境,正在慢慢发生变化。

身为经历过新媒体时代的过来人,沈亦泽岂能抓不住机会?

事实上,他以前之所以有机会进剧组跑龙套,正是因为那几年新媒体快速崛起,在国内掀起一股“影视热”,大量热钱从各行各业涌入,导致项目多到科班演员不够用,只能把选角范围扩大到圈外。

找歌手还算靠谱的,至少还是艺人,多多少少沾点边,沈亦泽曾见过一整个剧组全是素人的配置,也不知拍来给谁看。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这个世界的“影视热”眼看就要来了。

编剧部他很少过问,但上个星期,他和顾舒、和徐凤阳等一众主编开过一次会,嘱咐他们多接新媒体项目,少接不靠谱的电视剧和院线电影。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网剧网大的审核标准低,极易上线,而且大部分不需要太高的质量,制作周期也相对较短,这钱可比电视剧和院线电影好赚多了。

除此之外,最近还有两件事他比较上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