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汉末温侯> 第一六七章:求贤若渴聚人才,治大国如烹小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六七章:求贤若渴聚人才,治大国如烹小鲜(2 / 2)

“幼安,险些被你晃过去了,你还没有说这吕布是如何说服你的,别人虽然不清楚,可我却是知道的,在没有遇到能让你心服的人,谁都是无法打动你的,我真的好想知道这吕布到底用了什么法子,居然将你这块顽石给打动了。”邴原笑着问道。</p>

管宁也是想起当日吕布前来聘用自己的时候,若不是此时在卢植的丧礼中,只怕要露出笑容了:“当日啊。。。”</p>

当日吕布用计击败辽东郡太守公孙度,将其与其子一并送往洛阳,之后这辽东郡也渐渐落入吕布的手中。在后面,吕布初时还不知道管宁等人居然在辽东,也就没有提前寻找,不过后来被任为辽东从事的魏攸则是尽心尽力,为吕布举荐管宁等人,吕布这才闻听这等大贤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因而寻了一个时机亲自前往。</p>

其他人倒也好说,比如王烈等人,吕布晓以大义,说了一堆的空口话,无非就是以天下社稷,汉室稳固等事情,然后直接任命为当地的高官,不加约束,让他们传播儒家等思想,但是管宁却是不同。</p>

管宁骨子里还是喜欢清静,不喜俗物,认为学问在与心而非行,不但厌恶出仕这样的事情,而且大有隐士的气节躲在山林之中,茅屋竹茶即可。</p>

吕布前去拜见管宁,虽然不至于是三顾茅庐,但一开始也是得不到管宁的好面色,只是大谈儒家之道,根本就没有实际的内容。</p>

不过吕布也不是等闲之辈,当初劝服沮授的时候就已经受到过考验,故而厚着脸皮等管宁讲完一大堆无用的东西后,方才言道:“不知幼安以为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其原因在于何处?”</p>

管宁大概也是被吕布的厚面皮给无奈了,听到此处于是便回答道:“诸侯纷争,官吏腐朽,此乱世之因也。”</p>

吕布再道:“那以幼安来看,该如何改变这种情景?”</p>

管宁看了吕布一眼,心中计量,想不到这个吕布居然步步紧逼丝毫不在意我是怎么想的,倒是好魄力,故而言道:“学孔圣之道,传儒家大义,教化世人,以止杀戮。”</p>

不想吕布听了却是大笑:“幼安何必用这些话来搪塞与我,想想若是用儒家之道就能整治乱世,那么当年孔老夫子也不会处处被权贵排挤,直到身死也未见太平。”</p>

管宁早闻吕布乃是大儒卢植门下极为出色的弟子,想不到他本人却是不怎么相信儒家,居然说出此等对于儒家弟子来说是大逆不道的话来,故而反倒是来了兴趣,问道:“那以刺史大人看来,该如何处之?”</p>

吕布见其反问,虽然管宁他还是不愿在正面教诲自己,那么就让他去震撼管宁,故而寻思一会儿便就答道:“老子曾云治大国如烹小鲜,简单地说,治理国家,首先要考虑人民的性质。从经济的角度看,人民的性质就是趋利避害。如果汉庭能够提供和维系一套基本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任何个人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时,就对社会有利;在做对国家有害的事情时,就对自己有害,就可以使各地国家的成员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使国家繁荣起来。一般而言,这套制度包括保护百姓利益、维持秩序、调解纠纷的功能。一旦有了这么一个制度框架,百姓就明确地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成本,什么是自己的收益,从而自动地按照对成本和收益的计算行事。然而各地诸侯却是各自为政,所以对于国家来说,他们就好像是恶疾一般,对于他们必须彻底清除,之后才能好生调养,说道这里也请容许吕布问一句,以幼安你看来,对于国家而言,什么才是能治愈他身体的良药?”</p>

管宁言道:“以礼法治国,以道德治人。”</p>

吕布笑道:“所言不差,只是幼安忽视了这天下能懂得这番道理的人太少,而且你有没有想过当初为什么孔老夫子要开宗立派,收那么多的弟子?”</p>

管宁回道:“自然是要传播儒家的真意,好教化世人。”</p>

吕布道:“哦,那他们教化的是些什么人?”</p>

宁听到这里,也有些明白,感觉似乎有些迷迷糊糊的东西出现,但却抓不住,这种感觉还是第一次出现,令他有些不安也有些期待,因而头一次郑重的说道:“请刺史赐教。”。。</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