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汉末温侯> 第五十一章:周公瑾临终托言,吕奉先文武昭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章:周公瑾临终托言,吕奉先文武昭世(2 / 2)

只见红袍队中,又一将飞马而出,厉声曰:“续儿先射,你如何前来争夺?看我与你两个解箭!”拽满弓,一箭射去,也中红心。</p>

众人齐声喝采。视其人,乃高顺也。</p>

那公孙续乃是吕布的义子,而高顺则是吕布的义兄,说起来,高顺叫他一声续儿倒也是辈分足够。</p>

而且今日只是戏耍,与称呼上也不便多加管束。</p>

高顺方欲取袍,只见绿袍队里又一将出,扬弓叫曰:“你三人射法,何足为奇!看我射来!”</p>

众视之,乃王威也。</p>

王威飞马翻身,背射一箭,也中红心。四枝箭齐齐的攒在红心里。众人都道:“好射法!”</p>

王威大笑道:“锦袍须该是我的!”</p>

言未毕,红袍队中一将飞马而出,大叫曰:“汝翻身背射,何足称异!看我夺射红心!”众视之,乃文丑也。</p>

文丑善于弓术,早就安奈不住,此时骤马至界口,纽回身一箭射去,正在四箭当中,金鼓齐鸣。勒马按弓,文丑大叫道:“此箭可夺得锦袍么?”</p>

只见绿袍队里,一将应声而出,大叫:“且留下锦袍!”</p>

文丑向来不服他人,更何况此时是与南方人比较,更是不会服输,见还有人前来挑战,循声看去,见是一花白老将,不免轻视,言道:“汝更有何射法,可夺我袍?”那老将笑道:“汝夺射红心,不足为异。看我单取锦袍!”</p>

吕布见这老将出马,心中暗喜,对诸葛亮道:“此袍必是黄汉升之物了。。。”</p>

黄忠拈弓搭箭,遥望柳条射去,恰好射断柳条,锦袍坠地。之后便就飞取锦袍,披于身上,骤马至台前,大声笑道:“谢主公大袍!”</p>

自从刘表死后,吕布经过数战总算是占据了荆州九郡,也是得到了不少人才,其中有像蒯越,伊籍这样的文士,也有想王威,吴巨这样的将才,但令吕布最为开心的是在荆州旧部中那黄忠与魏延的归顺。</p>

魏延就不必说了,不但武艺高强,而且一早就是表示了对吕布的忠心,因而令吕布十分的欣赏,倒是老将军黄忠因为深感刘表的厚恩,无以回报却是无非在一时归降,好在吕布爱民,加上刘磐,刘琦等人的劝说下,黄忠终于还是走出阴影,为吕布所用,今日比试,一来是为了娱乐,二来也是让黄忠他们这些刚刚归顺吕布的人可以尽快的融入到吕布军团中。</p>

黄忠年过六十,在场中可算是最为年老的一人,却是被其夺走,令吕布与众官无不称羡。</p>

很是享受这种眼光,这是他在荆州军中从来没有享受过的眼光,很是舒服。。。</p>

黄忠勒马要回,猛然台边跃出一个绿袍将军,大呼曰:“你将锦袍那里去?早早留下与我!”</p>

众人视之,乃典韦也。</p>

典韦一身蛮力,只可惜他善于步战却疏于箭术,这等比赛让他看得眼痒痒,却是无能为力,本来若是文丑他们这些人夺了便也就算了,可偏偏让一个南方人占了头筹,却是让典韦不顺,因而仗着吕布的厚待,居然耍起懒来。。。</p>

黄忠见是典韦,知道他是吕布手下的心腹,虽然不悦却也是耐住性子沉声道:“袍已在此,你何敢强夺!”</p>

典韦闻言却是不回答,竟飞马来夺袍。两马相近,黄忠便把弓打典韦。典韦一手按住弓,把黄忠拖离鞍鞒。黄忠的力气不及典韦,因而急弃了弓,翻身下马。典韦也是下马,两个揪住厮打。吕布见状急使人解开,慌乱中那领锦袍已是扯得粉碎。</p>

吕布见状,不知道如何成了这般景象,却是哭笑不得,只得令二人都上台。</p>

黄忠睁眉怒目,典韦切齿咬牙,各有相斗之意。</p>

吕布见状只得苦笑一声,继而言道:“本侯看重的乃是你们的本事,岂会吝啬一锦袍?”便教诸将尽都上台,各赐蜀锦一匹,诸将各各称谢。</p>

其后,吕布命文丑等人按照官职各依位次而坐,继而乐声竞奏,水陆并陈。文官武将轮次把盏,献酬交错。</p>

解决了武官的问题,吕布回头对众文官说道:“武将既以骑射为乐,足显威勇矣。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p>

众官皆躬身而言道:“愿从钧命。”</p>

时有王朗、钟繇、王粲、陈琳一班文官,进献诗章,诗中多有称颂吕布功德巍巍、合当受命之意。</p>

吕布心中大悦,逐一览毕,笑曰:“诸公佳作,过誉甚矣。孤本愚陋,始举寒门。后值天下大乱,筑精舍于太原东五十里,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不意朝廷征孤为佐将,遂更其意,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大将军吕温侯之墓’,平生愿足矣。念自讨董卓,剿黄巾以来,除袁术、破韩馥、灭袁绍、定刘表,遂平天下。身为大将军,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本侯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本侯权重,妄相忖度,疑本侯有异心,此大谬也。本侯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我恩师卢子干之诲语,此言耿耿在心。但欲本侯委捐兵众,归就所封武平侯之国,实不可耳:诚恐一解兵柄,为人所害;本侯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诸公必无知本侯意者。”众人闻言,皆起身拜道:“虽伊尹、周公,不及主公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