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玄幻魔法>天坑世界> 第二百零二章 丰富了祭祀的仪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二章 丰富了祭祀的仪式(1 / 2)

 那些骷髅并不是横竖列成排摆放着,而是时横时竖,弄得像迷宫一般,吕涛走在第二个,因为李雪要靠在他后面,李梅只能走最后了。此时,吕涛已经感觉不对劲了,他发现自己脚步轻浮,每一步踏下去都好像没踏到实地的感觉,但他依旧坚持着。</p>

李雪深深的呼吸了几口,平静了下情绪,柔声道:"我们出去吧。看了这么多诡异的东西,叫人实在不舒服。但是说起来,这种阴森恐怖的玩意,犹如十八层地狱一般,倒是极佳的旅游开发点,我想一定会有变态的游客喜欢!国人还是喜欢冒险旅游的。"</p>

"冒险旅游并不一定是个好地方,训练特种兵的意力,这个地方到是不错。胆小的人,要么被吓死,要么就能锻炼出一名真正军人的气息,"吕涛听明白了几分,越想觉得越对,连连点头道。他也知道这里的骷髅应该不属于天坑洞人,围着他们转下去,也不会有太大的收获:"走,出去了..."</p>

"等等,这里有字!"李梅一直在细细考究骷髅墙,待沿着骷髅墙过去,突然发现了问题。</p>

"有文字?"吕涛一边念叨着这句话,一边在回忆着什么,然后,好半天,才缓缓的开口说道:"据我所知,僰人并没有文字,他们是靠画图和借助汉文表意。难道是历史有误..."</p>

李雪挽起吕涛的胳膊,关心地问道:"不认识?"</p>

"又不是甲骨文,我怎么可能认识?"吕涛一边说着,一边摸出一包香烟,抖了一只出来,夹在手指间,却没有点着,眼里露出回忆的神色。</p>

走出大厅,洞外又是另一番世界。由于古人崇拜天而形成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高给人以接近天的神秘想象力,同时高也是表达雄伟形象的方法之一。在天坑崖壁自然之中,祠宇因地制宜,"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峦之势。"依地形及景观的轮廊特征,巧为辅高设,将建筑对自然的适应与景观中优美的轮廊相统一,"因其高而愈高之,竖阁磊峰与峻坡之上;因其卑而愈卑之,穿塘凿井于下湿之区。"由于建筑手段在表达纪念性、象征性上,不像其它艺术手段那样可以具体描绘,所以往往用崇高、伟大等概念来表达,祠宇选择于高坡之上,以增强其崇高,便是这样的道理,从工程方面来讲,挖填的土方量也近于平衡,是最为经济的,而祠庙中又具备了深远丰富的层次,以至能近观咫尺于目下,远视千里于眼前。</p>

僰人,一个把历史沉淀在峭壁上的民族,一个在川南边陲开疆拓土几千年,而又突然间销声匿迹的民族,神秘而来神秘而去,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难以破解的"千古之秘"。 天坑洞人有可能作为川南古僰人千百年来最重要的生息之地和最后消亡之地,演绎了古僰民族兴衰成亡的历史变迁,承载了古僰人古老神秘的厚重文化!</p>

"僰人"是先秦时期就在中国西南居住的一个古老民族。僰人在两千年里不断发展壮大,以至于成为了西南少数民族的领袖,而僰人雄据云贵川三界的咽喉地带,却并不是一个易于驯服的人群,因此历来是中央政府的心头之患。明朝开国以后,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开始逐步限制僰人的利益,尤其万历初年,中央政府在这里强行废除了一直以来的蛮夷酋长制度,代之以汉臣,使原本紧张的对抗终于演变成一场全面反抗明朝政府的战争。</p>

站在雄峙险峻的洞崖之上,仰望着峭壁上那残存的棺桩、数不清的桩孔以及绕壁栈道、幅幅岩画使人不禁想到史称"僰人"的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们把自己的历史赋予高岩,突然沉于历史的长河,消逝在故纸堆中,只把这奇特的葬制和众多悲壮感人的民间传说遗留下来,人们去沉思,去感悟,去遐想。这个古老而神秘消失的洞居民族,在历史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民族?我们从零星的史料中,从对这里部分悬棺的清理发掘中,从峭壁上的岩画中,从流传于叙南一带那众多民间传说中,多少捕捉到了他们&mdash;些"影子"。历史上的"僰人",是个历史悠久、英勇善战的民族。</p>

从西周到明朝万历元年(约公元前1066年一公元157年)长达500余年的时间里,他们生存、繁衍在祖国西南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他们曾参加过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建立了战功,被封为"僰侯",在今天宜宾一带建立了"僰侯国"。这在秦汉以后的史料中多有记述。《珙县志》(旧志)上记载;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灭开明氏,僰人居此,号曰僰国。</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