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526章 百密一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6章 百密一疏(1 / 2)

 以诸葛亮的精明,他安插在曹营之中的,不可能只有夏光那一个奸细。

所以诸葛亮大概率是知道王平的存在的,为了避免暴露一丝一毫的破绽,王平必须谨小慎微,不烦任何错误。

“丞相遣尔等前来,所为何事?”

最先问话的人是刘琦,从刘备没有开口且脸色毫无波动可以看出,这是他们商量好的开场白。

刘琦口中的丞相,指得就是曹操,看来他并不打算承认曹操“魏王”的身份,应该是想借此彰显他与刘备汉室正统的身份。

毕竟汉高祖刘邦曾说过:“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曹操并非刘氏却称王了,如今又是两军开战之时,刘琦和刘备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当然王平也不会去刻意纠正刘琦和刘备在这一点上的“错误”认知,因为在这上面与对方辩驳只会是白费口舌。

他需要做得,只是自行坚持曹操的威望身份,确保作为使者团的领头人不失应有的威仪即可。

“魏王遣我等前来,是为了拜谒二位,并将魏王亲笔写下的书信,呈递给二位过目。”

王平从怀中将早就准备好的信封上前递了过去,他的动作、神态还有言辞都显得非常体面。

刘琦和刘备使了个眼色,默许一旁的手下谨小慎微地将信封呈递到刘琦的手上。

当众拆开信封之后,刘琦先是迅速了一遍书信上所写的内容。

尽管期间他的脸色频频发生变化,但他最后还是一言不发地让手下将书信传递到刘备手里。

刘备也默读了一边书信,眼神淡漠地把书信放到一旁的桌案上,然后看向刘琦。

书信中的内容,无非是曹操在夸大自己的兵力,并陈述双方军事实力上的巨大差距,然后再企图以“恩威并重”的方式劝说刘琦和刘备投降。

尤其是在拉拢刘琦的力度,还要远高于拉拢刘备之上。

甚至曹操还在信中做出许诺,只要刘琦愿意投降,就算是让他继续担任荆州牧,也并无不可。

等于说,只要刘琦肯放弃一些权力,还可以继续安享荣华富贵,以及眼下的高位。

这既是曹操有意离间刘琦与刘备原本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也是曹操在“吃一堑长一智”后明白的一个道理。

刘备,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对于曹操而言,无异于喂不熟的狼,即便对他再好,也不可能感化对方。

所以曹操也不指望刘备会改变心意,但只要他能说服得了刘琦,刘备孤掌难鸣,末日也就不远了。

不过这只是理想状态,事实上刘琦还没傻到会相信曹操在书信中的示好和拉拢之词。

他很清楚自己跟刘备既是名义上的叔侄,更是唇亡齿寒的合作关系。

曹操现在离间二人,无非是担心襄阳城坚实,一时之间难以攻破,才故意分化他和刘备的战斗力。

如果他刘琦真的选择投降出卖刘备,也许能保得住一时的地位,但是等刘备被逼入绝境甚至被消灭之后,他这个荆州牧的位子,也就到了易主的时候了。

“书信,我与皇叔已经看过了,但是请尔等回去转告丞相,就说我刘琦虽然碌碌平庸,但还不至于舍弃父亲一手建立的基业,向丞相摇尾乞怜!”

刘琦的这番话,说得非常决绝,算是完全把王平继续劝说的路给堵死了。

他之所以这样表态,也是为了让刘备安心,相信他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打退堂鼓。

见刘琦态度表达得这么坚决,刘备再无后顾之忧,果断附和道:“景升兄于我有大恩,如今景升兄病故不久,我自当帮助刘琦公子治理好荆州,绝不会坐视丞相为难刘琦公子!”

与刘琦还有一丝投降的可能性不同,刘备是当真绝对不可能投降曹操的。

单凭他之前一系列反复横跳的操作,早就把曹操对他的信任和好感统统给败光了。

如果他敢投降,要不了多久,等天下太平,曹操必定找刘备秋后算账。

现在,刘琦和刘备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了,这是刘备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眼看着刘备和刘协一副要沆瀣一气的架势,早在预料之中的王平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不卑不亢地反问道:“这就是刘琦公子和刘皇叔的最后决定么?”

王平语气中似有若无的那一丝淡淡威胁之意,让刘备和刘琦二人几乎同时皱起眉头,但他们不会对一个信使发作,既然对方敢如此出言,那么普通的威逼利诱肯定没什么意义。

如果要动真格的,刘琦和刘备又不能下令杀了王平等人,所以他们唯有不去在意王平那略显冒犯的态度。

“你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没有其他事的话,我想这场会面可以提前结束了。”

刘琦如同下了逐客令一般冷声说道。

听得出来,一个区区信使都敢挑衅他的权威,让他出奇的愤怒。

倒是刘备多年来摸爬滚打,早就习惯了别人的白眼,对于这种事反而远比刘琦要看得开。

“既然如此,在下告退。”

王平本就懒得跟刘琦、刘备二人多费口舌,打一开始,他也没指望二人会在看了书信之后就乖乖投降。

但是他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

在面对敌人时,行动与心中所想不该保持一致。

本来,王平如果表现出不依不饶,渴望通过三寸不烂之舌,劝说刘备和刘琦投降的话,那么,刘琦和刘备,还有此刻正躲在屏风之后的诸葛亮,就会认为王平这么做是,是真心想要争取到劝降的成果。

然而,王平对于刘琦、刘备的断然拒绝,表现得太过淡定,连失望和不甘的想法都没有。

这意味着,王平根本不在意刘琦和刘备是否拒绝归降。

只要刘备他们三人不是傻子,稍微思考一下,就会明白,王平来送劝降信给他们,只是一个幌子,他真正的目的,并非如此。

王平在疏忽之中,暴露了隐藏的问题。

好在即使如此,刘备、刘琦还有诸葛亮三人最多是加倍提高警惕,并不能立刻推断出王平这一行人的真正目的。

毕竟线索太少,而且楚云之前的计划虽然简单,却行之有效。

最后,王平离开大殿,刘备三人便立刻一起凑到用来开会商议军政大事的内堂,开始商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