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年的十月初,整个辽东地区都经受了一次严寒的考验。突然而至的大雪打了交战双方一个措手不及,放眼看去,医巫闾山满眼都是银白色的冰雪世界。</p>
山里天气多变,忽而晴空万里,忽而辟雷一声震天响,抬头望去雪尘滚滚飞扬,飞泻而下,掀起数十米至数百米高的雪浪。腾起的雪雾,像蘑菇云那样上升、扩散,景色十分壮观。这就是山里时有发生的奇景——雪崩,景色蔚为壮观但却极其危险。这样的雪崩,所到之处几乎没有人能逃出它的魔掌。</p>
在医巫闾山内某处小山坳里,有一个地方名叫寺北沟。这是一个古老的山村,村内的大部分房屋座落在向阳地半坡上。几十年前它本是一座不大的山村,里面仅住着几十户土生土长的猎户人家,可从七、八年前搬到这里定居的人越来越多。</p>
到了天启二年,因为鞑子肆虐流民暴增,躲避鞑子屠刀的百姓们一窝蜂的涌入了大山里。因此寺北沟村一时人忙为患。</p>
寺北沟的人特别怕过冬天。冬季,山里的动物踪迹全无,植物也过了结果期,几乎无法获得食物来源,村子里的人只能依靠秋天储存下来的食物果腹。往年每到冬季,村子里都会有一些人忍耐不住饥饿,冒险出山去寻粮,有的能得找到一些冬眠的动物,勉强混个温饱。而更多的则是直接冻死在路上。每年冬季,寺北沟都会有人因此死去。而这个冬天就格外的难熬。</p>
这天,村北的寨墙上有十余人缓缓而行,像是在巡视寨墙上的岗哨。领头的两人都内穿半旧的锦衫,外披狼皮袄。其中一人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生着连鬓的胡须,威风凛凛。另一人则是身体单薄,白面无须,显得文质彬彬。他们身后跟着的三十余人精壮地小伙,手里拿着各种武器。这二人正是朱宏燚和曹文昭,突然而降的大雪打乱他们全盘部署,如今山上缺少冬衣,不少百姓只能全家抱成一团缩在窝棚里取暖。</p>
“大人,水师什么时候才会回来?”曹文昭问道。</p>
朱宏燚略微思考了一番。回答道:“按道理说这几天就该到了。但是如今天降大雪,连大凌河也开始封冻,我就怕再冷下去水师就进不来了!”</p>
</p>
曹文昭点点头,说道:“是啊,若是这雪继续下,不说大凌河封冻水师进不来,连咱们山上的人自己都扛不住了。若不是山上木头多,恐怕要冻死不少人啊!”</p>
朱宏燚眉头紧锁,他还真不知道自己的运气这么糟,虽然前头水师接出去两万多人,但山上还有四五千百姓,虽然粮食够吃,但谁也没想到这场雪来得如此突然,逃亡中丢掉了所有家什的义民如今大部分还是身着单衣,若是不马上想办法,恐怕真要出现大面积的冻伤了。而更让他揪心的是大凌河的状况,要知道这条河是他唯一的逃生通路,若是河面被封冻了,十三山简直就是瓮中之鳖。他可没多准备五千人过冬的粮食,鞑子困都能困死他们!</p>
曹文昭提醒道:“大人,如今形势严峻,咱们要早作打算!”</p>
确实要早作打算了。朱宏燚在心中哀叹了一声,可是鞑子一贯诡计多端,虽然眼下山下并没有他们大规模活动的迹象。但也许他们是故意将所有部队都调走,引诱他下山后,再聚而歼之。可是若不是不走,这天气的走向谁说得准?万一这雪继续下,那不要一个月山上的百姓就死绝了。</p>
他叹道:“我也是左右为难,谁能想到突然下了这么场雪……”</p>
曹文昭闻言停下脚步,谁说不是倒霉呢!他想了想说道:“据我们的暗探传来的消息,鞑子骑兵都在往广宁集结,据说这一回又有鞑子的大将统兵来犯了。”</p>
朱宏燚顿时心情更加糟糕,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道:“曹将军,暗探有没有说鞑子来了多少人马?”</p>
“具体数量不明,但绝不会低于三千人!”</p>
三千!朱宏燚脸上愁色更浓,虽然这三千人攻不下也围不住医巫闾山,但却足以将他们牢牢钉死。只要天气继续恶化,没有水师的支援,医巫闾山根本支撑不过这个冬天。难道真要冒险下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