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燃烧的海洋> 第一百零二章 海上屠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二章 海上屠场(1 / 2)

 对水面战舰来说,鱼雷的威胁远远超过了反舰导弹。</p>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就用几艘缴获的日本战舰做了测试,证明即便是航空鱼雷,对战舰的毁伤能力都超过了除战列舰主炮发射的穿甲弹之外的其他弹药,潜艇发射的重型鱼雷更是反舰的最佳武器。</p>

二十世纪七零年代,美苏冷战最激烈的时候,美国海军还利用退役的战舰,对鱼雷的毁伤效果做了更加全面也更加科学的测试,证明由磁感应近炸引信控制在战舰龙骨下方爆炸的鱼雷要比直接击中战舰侧舷的鱼雷更有威力。在最著名的一次实验中,美军用一条重型鱼雷把一艘报废的驱逐舰炸成了两截。根据这些实验得到的数据,美军首先为鱼雷全部安装磁感应近炸引信。</p>

当然,这只针对反舰作战。</p>

在对付潜艇的时候,除了重型反潜鱼雷,轻型航空鱼雷还是以碰炸为主。</p>

美军在近乎实战环境下得出的科学数据,自然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与接纳。</p>

可以说,几乎所有反舰重型鱼雷都配备了磁感应近炸引信,一些比较先进的鱼雷还能在引爆前选择最理想的引爆点。比如俄罗斯的重型鱼雷就会首先攻击战舰的推进系统,在攻击瘫痪的战舰时,才会在龙骨下方引爆。美国的mk48mod7型鱼雷在攻击战舰时,会根据声纳信号的反射强度,找出战舰底部最脆弱的部位,然后在此引爆,确保对战舰造成最致命的打击。</p>

中国海军的鱼雷算不上世界领先,但是至少具备最基本的功能。</p>

根据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记录以及幸存官兵提供的消息,最先遭到攻击的是编入第二护卫群的日向号驱逐舰,而且击中日向号的鱼雷来自西南,也就是电鳐号所在的方位。</p>

可以肯定,绝对是两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p>

首先,曲少丰肯定会用威力最大的鱼雷对付最大的战舰。其次,第一批发射的六条鱼雷中,两条六百五十毫米鱼雷的航速最高,而在日向号南面是两艘防空驱逐舰,只有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能够首先击中日向号。</p>

只是,这还没有结束。</p>

被两条鱼雷击中后大概五分钟,日向号又被两条鱼雷击中,而且四次爆炸释放出来的威力都差不多。</p>

也就是说,日向号挨了四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p>

虽然电鳐号在两分钟后发射了第二批鱼雷,但是在最多只能攻击十五个目标的情况下,曲少丰没有理由向一艘战舰开火两次。</p>

由此可以断定,第二次击中日向号的两条鱼雷来自一艘041型常规潜艇。</p>

事实上,这完全是多余的。</p>

由电鳐号发射的两条六百五十毫米鱼雷就炸断了日向号的龙骨,只是这艘战舰足够庞大,满载排水量超过两万吨,又采用了类似于航母的小分舱结构,所以没有立即拦腰折断。</p>

在龙骨断裂的情况下,就算日向号没有沉没,被日本海上自卫队拖回去,也没有修复价值。因为拖带断裂的战舰非常困难,战场上又危机四伏,所以日本海上自卫队很有可能亲手结束日向号遭受的痛苦折磨。</p>

当然,以当时的情况,日向号很有可能在中雷后数个小时内沉没。</p>

再次被鱼雷击中,只是加快了日向号的沉没速度。</p>

五点过七分,日向号的舰长放起努力,下达了弃舰令。十一分钟后,日向号在弹药库的大爆炸中沉入大海。引爆弹药库的不是鱼雷,而是由鱼雷爆炸引起然后迅速蔓延的大火。根据日向号幸存官兵回忆,当时可以注水淹没弹药库,只是舰体严重进水,如果向弹药库注水,只会加快战舰的沉没速度,让官兵没有机会逃生,所以舰长一直没有下令淹没弹药库。</p>

最终,日向号上的八百多名官兵中有近六百人幸免于难。</p>

只是,日本当局没有公布全部遇难官兵名单,因为在日向号上,至少有一个营的陆上自卫队官兵。按照计划安排,他们将在舰队夺取制海权之后登上钓鱼岛。因为至少有两条鱼雷的爆炸点就在登陆部队住舱下方爆炸,所以这四百多名官兵中,绝大部分当场丧命,只有极少数侥幸逃生。</p>

在日向号遭到攻击后,第二护卫群的雾岛号驱逐舰与爱宕号驱逐舰先后被鱼雷击中。</p>

因为这两艘战舰的中雷时间仅比日向号晚了不到两分钟,所以可以确定是电鳐号取得的战果。</p>

这次,那艘041型没有跟电鳐号抢战果。</p>

虽然雾岛号与爱宕号也是大型战舰,后者的满载排水量超过一万吨,但是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鱼雷的威力也不小,两条足够击沉一艘万吨级大型战舰,更别说是丧失了电力的战舰了。</p>

只是,这两艘战舰都没有立即沉没。</p>

雾岛号一直坚持到六月三日凌晨三点左右,直到舰体进水过于严重,而且无法排出海水,舰长才下令弃舰。最终,这艘战舰上的三百名官兵中,有二百三十二人幸免,还有十三人失踪。</p>

爱宕号坚持得更久一点,直到三日上午六点三十分,舰长才放弃努力。</p>

只是,爱宕号沉没得更加突然。舰长下达弃舰令后不到五分钟,这艘战舰就突然翻覆,导致包括舰长在内的三百多名官兵阵亡,仅有不到十人获救。后来对沉没在一千多米海底的残骸进行考察,才发现在舰长下达弃舰令后,负责打开通海阀的军官提前动手,导致战舰左侧严重进水。</p>

</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