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纷纷擦拭着步枪,将一枚枚子弹塞进弹夹,或者将在腰间的弹夹包上整理,前线弥漫着一股大战之前的古怪气氛,没人说话,战士们抿着嘴,各自干着自己的活,枪支扣件的声响成为战地上的主旋律。
张小强手中同样拿着步枪,他所有的工作都交代清楚了,战线上有什么变化全都是参谋部的事儿,他只需要在最前方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比方说,高等进化丧尸。
如张小强在聚集地那样用重机枪收拾D2丧尸群,就在他身边,一架威武的75式14.5毫米单管重机枪就是他今天的杀手锏,75式高射机枪的枪声长度在4米左右,底部由三脚架支撑,机枪手坐在三脚架上随枪口调整射击方向。
一千米的平射距离是受地平线影响的理论距离,若是换做有超远视距的张小强,至少能保证一千五百米的弧线命中率,八十发弹鼓是个缺陷,在经过训练的专业士兵操作下,更换时间能缩短到普通重机枪的弹链的更换时间。
这种高射机枪在81年定型,83年装备部队,虽然现在被大量防空导弹系统取代,依旧在军队中占有不小的比重,在银川军的退役武器库中,张小强至少找到了两百挺75式高射机枪,若不是因为14.5毫米子弹的数量实在不多,打空了没有补充,张小强恨不得将这种相对比较轻便的高射机枪全部装备到部队。
就目前为止,这种高射机枪只有一半被装备到了部队,主力一二团各装备二十挺,三个守备团各装备十挺,血狼旅装备十五挺,血战团装备五挺,剩下的十挺则装备到了贺兰峡谷的两座山头。
对于这种高射机枪的使用,几乎所有部队都用同一种方法,用皮卡改装成车载高射机枪,一个机枪组四人,一个司机,一个副驾驶,一个机枪手,还有一个副机枪手,用车辆使用高射机枪异常灵活,加上车辆本身能携带不少沉重的子弹,所以75式14.5毫米重机枪在军队中很受欢迎,是除装甲车之外最受信赖的支援火力。
张小强摸着冰冷枪身上的新式防锈漆,扭头看向身后的墙头阵地,在周围还有数百段围墙,纵横交错地将几公里宽的沿线布满,周围每段长达五六十米的围墙上都有一个排的士兵守卫,一线的围墙至少有上百座,虽然不是每座围墙上都有三十六个士兵,守备师的两个老牌团一共三千人却全部散步在一线的各个墙头上。
守备团的士兵在一线准备,辎重团则在二线的弹药物资补给点上待发,他们将负责给前线输送弹药,收集弹壳,还有……运送尸体。
至于远程火力则全部散步在三线,处于最前线三公里之外的绝对安全距离,炮弹又能随时根据前线的需要,打到数公里之外的任何一点上。
围墙上的战士们纷纷准备完毕,会抽烟的,不会抽烟的都点燃了战时特供香烟,不多,每个人只有三根,是他们一天的供应量,无边尸海带来的压力没有反应到他们的脸上,直接反应到他们的内心深处,所以他们迫切需要一些东西来让自己放松。
两支侧击的部队已经消失在远处,他们将要迂回数十公里,在丧尸海的两侧开始攻击,当然,这一切都要在主阵地打响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