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武侠修真>我在斩妖司除魔三十年> 第二百九十章 刺王杀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章 刺王杀驾(1 / 2)

 皇帝即位,不等于登基。</p>

弘德帝还只是个代理皇帝,需景泰入土,守孝期满,才能举行登基大典。</p>

内侍司寻袁监正,卜算入土吉日,送先帝入土。</p>

袁监正指天发誓:“明天就是大好日子,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p>

弘德帝与宗亲并没有意见,毕竟没有尸首,只是个衣冠冢。</p>

再按照之前的规矩,在祖庙供奉七日,供百官皇族祭奠一轮,说不准就谣言满天飞了。</p>

现在景泰帝死因,与前太子一样,服丹过量!</p>

景泰五十七年,二月廿三。</p>

宜破土,修坟,安葬。</p>

天还蒙蒙亮,洛京就遍布禁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p>

京中百姓早已知晓,今日实先帝发丧的日子,胆子大的沿街站着,眼巴巴的望着皇宫方向,胆子小的隔着墙隔着门缝偷偷看。</p>

宫里并没有禁止观看,皇族相信景泰帝的名声,在百姓中极好。。</p>

毕竟,过错都是前太子所犯!</p>

斩妖司收到了通知,出城之后至武圣山一段,负责沿途护卫。</p>

当然,值守的是斩妖校尉,各部官吏在附近看着。</p>

景泰帝的名声,在斩妖司也是极好, 尤其是最近十几年间,国库中各种宝物不要钱的似的赏赐。</p>

周易本想与同僚一起, 结果收到了三悟邀请, 在武圣山上空与几名道友静等。</p>

三悟收到了皇族报丧讣文, 不过言称方外之人,不便与皇族纠葛。</p>

如今云霄道宫彻底坐实了真仙老祖, 已经成为云洲道门之首,朝廷也不愿轻易招惹。</p>

“怎么还不来?”</p>

三悟没了平日的平心静气,已经数次不耐烦出声。</p>

长春真人说道:“这是发丧, 必须缓慢步行,三步一哭,到武圣山至少要晌午了。”</p>

武圣山是大乾太祖成圣之地,临终前下令,禁止皇帝死后大肆建立陵墓, 随意在山上寻处空地埋了即可。</p>

三悟说道:“太祖此令, 自此断绝大建皇陵的恶习, 免去劳民伤财之苦!”</p>

周易听三悟吹嘘太祖, 暗自摇头。</p>

李鸿自己死了, 可没有葬在武圣山,而是炼妖窟底与九幽仙莲相伴。</p>

斩妖司、炼妖窟是中宗建立,那时候地底仅有九幽仙莲, 李鸿葬于此地,怎么可能没有别样想法。</p>

武圣山流传许多奇闻异事,真真假假说不清楚。</p>

历史上的开国皇帝,没点玄异传闻都不好意思出门。</p>

几位真人轻声交流, 很快到了晌午时分。</p>

一声声肃穆乐声隐隐传来,很快见到乌压压数千人, 前呼后拥, 将当中一具紫棺护在其中。</p>

弘德帝高举丈六白幡,泪流满面,偏偏用力忍住, 看起来憋得极其难受, 将一副悲痛欲绝的神情演的活灵活现。</p>

其他皇子皇孙就差了许多段位,嚎啕大哭, 鬼哭神嚎, 恨不得将一辈子的眼泪流光。</p>

莫说其他宗亲,就是一路跟随而来的百姓, 都觉得太假了。</p>

数万百姓自发跟随发丧队伍,不少人忍不住抹眼泪, 跪在地上高呼陛下万岁。</p>

“难怪几个皇子输给了弘德帝,这演技就不过关!”</p>

周易看向自发送行的百姓,叹息一声:“景泰这厮,终究是做了不少好事,不好说是明君圣主,称得上励精图治!”</p>

三悟说道:“你可知百官给景泰安了个什么谥号?”</p>

周易:“以景泰的生平,谥号为武?”</p>

三悟摇摇头,说道:“景泰好武抑文,压制了文官派系数十年,怎么可能给如此上谥!”</p>

“那是什么?”</p>

周易疑惑道:“弘德帝上任第一道圣旨,便是宣扬唯孝为首,以孝治国。难道会纵容文臣乱来?”</p>

“老道可是知道不少秘闻……”</p>

三悟压低声音说道:“百官原本议定的是景、正、穆、烈中择其一,比不上武帝,也是不错的上谥。”</p>

“结果弘德屡屡驳回,命百官无需顾及先帝名声,既然是谥,就绪公正严明!”</p>

“百官认为弘德纯孝先帝,无奈之下,上书谥号可为武……你们猜猜之后怎么着了?”</p>

周易等人闻言,不禁生出好奇。</p>

这位弘德帝不简单,一上任竟然能倒逼百官退步,不过都谥号曰武了,为何又变了。</p>

“哼!弘德又驳回了,并严厉责罚数位官吏,言称他们只会拍先帝马屁。”</p>

三悟冷笑一声,继续说道:“之后王伯安那厮,上书称先帝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谥号可为厉!”</p>

“弘德直接批红,还称赞王伯安刚正不阿,秉公任直!”</p>

咳咳咳!</p>

一阵咳嗽声,堂堂炼神高人,竟然被呛住了。</p>

王伯安平步青云的经历,洛京无人不知,景泰帝对他比亲儿子还亲。</p>

结果死后第一个上书痛骂的,竟然是王伯安!</p>

周易扫过发丧队伍,发现只有王烨,没有看到王伯安的身影,不禁腹诽。</p>

“这厮连送丧都不敢来,是不是怕景泰帝诈尸向他索命!”</p>

景泰帝一生爱惜羽毛,即使为长生不择手段,也要让自己儿子顶缸,结果谥号曰厉。</p>

大乾立国至今,景泰帝是第一个获得下谥的皇帝。</p>

咚!</p>

钟声悠扬厚重,传出十数里远。</p>

发丧队伍已经行至武圣山脚,后面只能皇族宗亲抬棺登山,百官只得在山下肃立送行。</p>

送了一路的百姓,至此止步,顿时又是一片跪拜哭嚎。</p>

“厉帝便厉帝吧,除了太祖和中宗,还未有哪个皇帝有数万百姓相送。”</p>

周易看向皇室宗亲,说道:“百姓的哭声,可比那些个亲戚们,真诚了不知多少。”</p>

此时武圣山上空,隐匿诸多上三品高人,佛道百家武道旁门,无所不包。</p>

大家听到周易所说,神魂感应宗亲与百姓,不禁点头赞同。</p>

诸多高人对景泰帝又敬又恨,敬其强大,恨其践踏尊严。</p>

景泰登基第一日,就在与宗门斗争,直至打服佛道,定下凡俗修士一体纳税,之后威压云洲宗门数十载。</p>

忽然听闻景泰身死,总有种一个时代过去了的感觉。</p>

天意如刀,感同身受!</p>

于是连夜赶来洛京,送景泰最后一程。</p>

武圣山天上地下汇聚近十万人,舍不得景泰的是百姓,真心送行的是诸多高人,最不虔诚的反而是宗亲百官。</p>

宗亲抬棺至山腰处,已经提前挖好了坟坑,袁监正连夜挑的宝地。</p>

太祖遗训,皇族丧葬一切从简,与百姓等同。</p>

袁监正站在坑边上,手指掐算时辰,摇了摇手中铜铃,高声道。</p>

“时辰已到,入土为安!”</p>

呜呜呜!</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