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康的三个孩子身上,明显能看出来老康的人脉交际那是相当广的,而且能力很强。这三个单位哪一个都不是那么好进的。
虽然都说进了九十年代以后公家单位开始关门,开始不好进,但事实上公家单位的大门从来也没好进过。
九十年代以后是因为体制改革,而九十年代以前就是因为家家孩子太多。同样的竞争大,同样的需要拼资源拼背景,而且更直接。
真正的就业难其实是在八十年代。
“什么时候康叔把你家的哥哥姐姐妹妹叫过来见见面,认识一下。以后就是亲戚了。”
“还什么以后,就今天。老康你打电话,把人都叫过来,全家都来,一个都不能缺。”张妈拍了一下沙发做了决定。
“再挑个日子吧?”孙家敏看向张妈。她比张妈大,但在张妈面前她才像是妹妹。
“挑什么挑,择日不如撞日,你们俩要是磨蹭起来那就没时候了。”
“今天大君和小辉都不在。”
“他们在不在不重要,二明和红叶在就行了,今天是你们一家认亲。”
张妈想了想,对老康说:“正好两边四个孩子都在,今天就直接把你们的事儿定下来吧,别拖了,都老大不小的了。”
老康看了看孙家敏:“我没什么意见,听家敏的。”
孙家敏的脸眼看着就红了起来。
别看她都五十几了,其实在感情这方面的经历经验估计都不如孙红叶。
那会儿孙红叶爸爸在部队上,一年也难得回几趟家,她因为工作的关系又没法随军,一直是两地生活,直到孙爸牺牲。
后来她一个人把孙红叶拉扯大,自己还要顾着工作,就一直一个人这么过来了。二十多年,人生最好的二十年。
“康叔你现在是和你家哥哥在一起生活吗?”张彦明随口又问了个问题。
平时孙家敏从来不会和他们说这些事,提都不许提,也就是和张妈你偶尔会说几句,也是一问就急。
到了现在两个人也相处了一段时间了,张彦明家里可以说对康家的情况还基本没什么了解。
“没有。”康政委摇了摇头:“他从参军一直在冀州那边,结婚也在那边儿,一年能过来个一两次看看我,到是两个姑娘有事没事总往我这跑。”
“那康叔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家里呀?老头老太太已经不在了,我哥哥也没了,还有个妹妹。来往的也少,太远了。”
军人的付出不只是在工作方面,亲情也是一个方面。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各种这样那样的纪律,保密条例,亲属之间想见一面不容易,也不能经常联系,也就是汇些钱。
等到条件允许了,大家年纪也大了,老的老去的去,剩下的也都有工作,都有家庭儿女要管,已经过了说走就能走的时期。
所以说人真的是太复杂了,安全感,幸福,不幸,自由和牵绊,责任和负累都来自于同一个家,同一些人。
其实这还是好的,那个年代很多军人就那样凭空消失了的,就像从来没来过这个地球一样。
“以前的事儿不要想了,以后多走动走动,该帮的伸伸手,必竟是一家人。”孙家敏自己缺少这些,就反而对这方面特别看重。
“行,家里的事儿都听你的。”老康笑眯眯的拍马屁。
“以后你们住哪?”张妈看向孙家敏。
“就住这儿,我还要抱我孙子呢。”孙家敏看了看怀里的张小怿:“再说他现在那边有点偏了,来这边以后上班也方便。”
总装的生活区在西二旗,九五年建的,位置确实有点偏。
“这边儿也有住处,房子已经分下来了。”老康想争取争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