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血战旗> 第二七六章 放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七六章 放火(1 / 2)

 第二七六章放火</p>

作为前线指挥官,高桥大佐身上狼狈不堪的坐在弹箱上,车站大厅内,所有能够拆下来,加固工事的木料都已经拆掉。</p>

高桥大佐的临时指挥部内,甚至连一把像样的椅子都没有。</p>

淌水过河的日军士兵,被夜风一吹,湿漉漉的衣服,黏在身上,不由的打着寒战。军官们也强打着jig神,给士兵鼓气,当然军官在说着鼓动的言语的时候,也非常纳闷,为什么联队长阁下要让士兵们不断的加固防线。</p>

按理说,过了半夜之后,最晚在凌晨两点之前,就会有援军抵达。</p>

来自吉林的援军还会快一些,没必要让士兵一直将神经紧绷起来,不然,之后的反攻该怎么打?</p>

他们那里知道,对于高桥大佐来说,他接到了这个晚上又一个坏消息,没有援军。当师团指挥部的电文送到高桥大佐手中的时候,这个脾气暴躁的军人,甚至拔出战刀,一刀砍坏了他的座椅。两只叠起来的弹箱。</p>

对于吉本贞一来说,舒兰县城的战况并非理想,但他有信心指挥第2师团,在不利的情况下扭转战局,并取得骄人的战果。但是关东军司令部的命令,让他不由的深思。</p>

在吉林平原地区,驻扎的关东军部队不多。</p>

除了第2师团分散驻扎在铁道线沿线之外,还有一个独立旅团的兵力。一旦损失过大,那么长u就有危险。在各部队中,要问最想攻克的敌占城市是那座的话,当其冲的就是长u。</p>

改名为新京的长u,对于伪满的意义重大。</p>

先,这座城市是关东军控制东北的政治军事中心,拥有大量的物资和工厂。其机械制造能力,在中国北方城市上百座城市中,排名前三。更因为,关东军司令部所辖,只要攻破了长u,也预示着,关东军控制东北数省的根基已经动摇。各地的反抗实力,都将呼应起来,拿起武器,成为抗日部队的一员。</p>

连关东军内部高层,也知道,长u有失,那么关东军将失去最后在中国东北的控制权。各地的那些皇协军将领,不少都是墙头草,不少人手中还捏着重庆的委任状,届时,第一个反叛的就是这些皇协军。</p>

而东北全境有多少皇协军?</p>

至少12万以上,关东军不能将这些部队推向对方阵营,成为自己覆灭的一把尖刀。</p>

在电话中,梅津美治郎非常严肃的说明了这个问题。</p>

至于,吉本贞一中将有没有听进去,梅津美治郎不去多想。但他绝对不允许,在他的管辖之内,有不听话的将领。</p>

辻政信这个样的异类,对于关东军来说,是一个教训。是不允许再次出现的,毕竟,一个少佐级军官,指挥第6军海拉尔前线,23师团和边境守备部队,数万人达三个多月之久。</p>

这不能说,是关东军内部的最大弊端。</p>

植田谦吉能够容忍,并不说明,梅津美治郎能够忍受这种叛逆。</p>

再说,吉本贞一中将也觉得,而新京的防御,确实是第2师团头等的要事,不能不考虑。</p>

一番比较之下,就命令从兵营中出,已经在火车站集结的一个联队的兵力,在火车站宿营,随时准备增援前线。</p>

所以,原本预计在凌晨1点抵达舒兰的日军增援部队,就没有出现。</p>

下给第4联队的命令,也从等待增援部队抵达之后反攻,变成了固守舒兰城至天亮,并争取在夜间,争夺县城内主要街道,为反攻做准备。</p>

所以,高桥权之助又有失望,又有期待。期待的当然是,他已经现,和他作战的步兵,在兵力上并不比他强太多。也许,对手有骑兵,有炮兵,但是步兵的数量也就一个旅左右。充其量,比一个日军联队多上一两千人。虽说,第4联队,在河岸上丢掉了一个大队的兵力,但高桥权之助一回到舒兰县城之后,就将能动员的所有士兵都动员了起来。</p>

甚至包括在城内的侨民和警察部队,总兵力上也不是非常吃亏。</p>

唯一让他有些担心的是,对手那里来的那么多自动武器。</p>

bo*沙的威力不大程也在一百米左右,在野战中,这种武器很少有挥的余地。而在巷战中,这种武器却成了第4联队伤亡的最大利器。</p>

此时,他的面前,就放着一把bo*沙,圆形的弹鼓看上去有些笨重。可是,重达两公斤的鼓形弹匣中的子弹,却是让机枪都为之逊除非是以弹链供应的机枪,不然,没有那种机枪的弹匣会比bo*沙的弹匣的载弹量更多。</p>

“大佐阁下,勇士们,就是在这种武器下,伤亡惨重。”</p>

中尉竹野死死的盯着bo*沙上,被锉刀锉去的铭文,这些武器一看就知道,是苏联的制式装备。至于为什么会流落到抗日义勇军的手中,高桥权之助当然是明白的,要不是张鼓峰和翰坎之后,苏联加大了满洲境内抗日部队的援助。</p>

尤其是,翰坎之后,苏联更是加大了武器运送量。</p>

关东军内部也有情报显示,曾一阳能够在半年内扩军数万,所有的武器都是从苏联引进。高桥权之助大眼瞪着那支bo*沙,口中却不住的嘀咕:“很粗糙的武器。”</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