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大隋风云> 第一章 惊波一起三山动 第三十四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惊波一起三山动 第三十四节(2 / 2)

“不要啦,不要又撕我的衣服,我说错了啦……”萨满圣母娇笑不止,“你两眼发绿光嘞,是不是又饿了?哎,你慢点啦……我真的搞不懂,你到底是吃早的公牛,还是吃肉的野狼,怎么总是喂不饱啊?”</p>

“明天早上你要送我。”“你听到没有?”</p>

=</p>

萨满圣母的车队消失在蓝天白云间,留下一抹淡淡的烟尘。</p>

断箭驻马而立,默默地望着遥远的天际,黯然惆怅,心里空荡荡的,非常失落。</p>

淳于盛策马走近,轻轻叹了口气,“孩子,她是天上的神,偶尔心烦到尘世走走,却不料解下了一段美好的俗缘。”</p>

断箭心中一动,觉得他话中有话,不由地转头望去,目露疑色。</p>

“你做了一场梦。”淳于盛拍拍他的后背,再次低叹,“人活在世上,能有这样美丽的梦,足矣。”</p>

一股不祥的预感直冲心底,断箭的脑海中忽然闪现出萨满圣母站在楼兰海边潸然泪下的一幕,“淳于公……”</p>

淳于盛拨马而走,“孩子,把她记在心里,不要忘了她。”</p>

断箭暗自惊骇,打马追去,“淳于公,告诉我,你知道什么?你快告诉我……”</p>

=</p>

当日下午,淳于盛带着人马到达高昌。</p>

高昌城坐落在火焰山脚下的木头沟畔,城池高大而雄伟。城中人流如潮,熙熙攘攘,房屋鳞次栉比,作坊、市场、庙宇随处可见。</p>

一行人由玄德门进入,顺着城中大道缓缓而行。</p>

“你是不是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淳于盛看到断箭惊疑不定的表情,笑着问道。</p>

断箭点点头,“这里汉人很多,服饰、房屋也和中州相近,的确让人有一种回家的感觉。”</p>

淳于盛捋须而笑,“高昌七成以上都是汉人,主要是汉魏屯戍军民的后裔,还有一部分是从西凉逃避战乱而来的百姓,昭武九姓国的粟特人和其他西域诸国的人相对较少,所以汉人在高昌国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官制、士族等制度都来源于汉晋。这里的人既学习儒家经文,也尊奉天神,兼信道教、佛教和拜火教。”淳于盛手指长街,颇为感慨地说道,“走完这条长街,就相当于从东方走到了西方,这就是高昌王国的魅力所在。”</p>

断箭勒马停下,手中马鞭指着城北方一座高耸入云的宏伟建筑,惊讶地问道:“那就是高昌国的王宫?”</p>

“对,那里是内城,你看到的那座建筑叫可汗堡,是高昌国最豪华的宫殿。”淳于盛笑道,“这个月,高昌王麴乾固要在可汗堡把火焰山最美丽的公主嫁给小叶护玷厥,如果我们运气好,应该还能看到这场盛大的婚礼。”</p>

断箭淡然一笑,“谁敢说我们运气不好?”</p>

=</p>

一行人走进了一座府邸,接着阿蒙丁出现了。</p>

“国相,你来迟了。”</p>

“有人被西海的美景深深迷住,流连忘返,我有什么办法?”淳于盛看了断箭一眼,微微笑道,“可有什么消息?”</p>

“齐国有消息了。”阿蒙丁低声说道,“斛律光出手了,琅琊王高俨被幽禁,冯子琮等人被绞杀肢解,祖瞎子出任侍中,再掌机要。”</p>

“你说什么?”淳于盛大为吃惊,“祖瞎子?祖珽(ting)?他又出山了?”</p>

=</p>

=</p>

=</p>

=</p>

注释:</p>

青海骢:</p>

《北史.吐谷浑传》载:“青海周回千余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也。”后因以泛指骏马。</p>

《隋书》:吐谷浑有青海,中有小山。其俗至动辄方牝马与其上,言其龙种。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日行千里,故世称青海驹。</p>

=</p>

阇那崛多:犍陀罗国高僧,见于《续高僧传》卷《阇那崛多传》。</p>

两晋南北朝时期,僧俗学者著作的中国僧人传记极多,其中记述最全面系统、影响最大的僧传为梁代释慧皎的《高僧传》。</p>

《续高僧传》又称《唐高僧传》,简称《唐传》、《续传》。唐道宣撰,0卷,为继慧皎《高僧传》之作。书初成于贞观十九年(645),其所载实止麟德二年(665)。</p>

=</p>

阇那崛多(公元5―――600年),华言“至德”,隋代著名译师,犍陀罗国人(犍驮罗国,古代亦译作乾尼陀,即今之巴基斯坦。),属刹帝利种姓。阇那崛多来华,最初可谓时运不佳,遭遇北周孝武皇帝法难(周武灭佛),未能施展其才能。建德三年(公元574年)他被迫离境前到突厥,被突厥佗钵大可汗所尊奉。直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始被延至长安从事译经工作。幸在此后十五年中,他的译经事业,功勋卓著,为中国佛教作出了有益的贡献。</p>

=(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