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好大的一堆拖油瓶</p>
杨廷和是谁?</p>
明武宗正德帝时期的内阁首辅,换做以前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相!</p>
而杨廷和的儿子杨慎杨用修,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p>
历史上将他与解缙、徐渭,并成为大明朝三大才子!杨慎在某些人眼中,更是三人中的魁首!这可不是什么唐伯虎的江南四大才子可以相提并论的。</p>
《永乐大典》总编纂管解缙被公推为博学第一,这个自不必细说。</p>
正德年文状元殿试第一的才子杨慎被贬云南,整天看书,被评为博览第一,人称“无书不读”。徐渭徐文长,也就是未来的青藤先生,则是最多才的一位——诗、书、字、画、兵法样样精通。</p>
就这三个人,除却才华,在治国安邦方面也有着各自出sè的造诣。</p>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四川新都人。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正德六年(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继位后,任经筵讲官。</p>
嘉靖三年,众臣因“议大礼”(注一),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也因此被谪戍云南永昌卫,这一流放就在云南呆了30余年,最后死于戍地。</p>
而此时是嘉靖二十三年,杨慎正值耳顺之年。可即便是如此,因为当年闹得沸沸扬扬,朝野轰动的“大礼案”,杨慎这个名字也被天下所知。</p>
当然杨慎偌大的名声也和当年的文状元有关,文曲星这个名号在民间还是颇具影响力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就连沈村的一群村老都听过他的大名。</p>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过七叔公当年在蓟镇竟然见过这位当年赫赫有名的大才子。</p>
更是没有想过,这位叔公竟然把杨慎和赵越比在一起……</p>
这实在是……</p>
众人哑口无声,目瞪口呆的看着叔公。</p>
七叔公手捋胡须说道:“当年武宗皇帝出居庸关,杨慎大人随行,老夫那时候还不过是军营里的一个打杂的,也就是远远看了那么一眼。啧啧,文曲星果然不是凡夫俗子可以相比,不说那身段气度,就是举止之间流lù出的风度,也让老夫记忆犹新……如今想来,世间多是些碌碌无为如我等之辈,哪有几个能有杨大人那身超凡脱俗的气质的人?”</p>
如果赵越要是知道自己在七叔公心中竟然可以和这样一位大人物相提并论,也不知道是该荣幸,还是茫然无知——戚继光他知道,可杨慎是何许人也?</p>
七叔公继续道:“杨大人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自然不同凡人。不过不曾想,就在这几天来,老夫竟然先后遇到两人可与杨大人一比……”</p>
啊?一个不够还两个?</p>
赵越这自然不必说了,现代人的行为举止异于常人,身上那种气质风度也的确不是一般人比得上的。</p>
可另外一个人又是谁?</p>
当场就有人迟疑了一下猜测说道:“难道说的是小戚大人?”</p>
七叔公点了点头:“年少得志,却不张扬。骤然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体恤下属,感受不到半分骄纵之气,非是那些纨绔可比。而且引区区百余家丁部将,就敢出城迎战倭寇,这份勇气胆量又有几人能及?所以老夫说这位小戚大人,小将军,日后必定封侯拜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