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玄幻魔法>在漫威中搞事情> 番外之孙子兵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之孙子兵法(1 / 2)

 如果能随便浪,谁又愿意苟呢?

可现实条件不允许啊。木兰穿越的金手指,不足以支撑他走无敌流。况且,木兰是一个不愿意与人发生正面冲突的人,他信奉《孙子兵法》中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伐谋”与“伐交”属于不战的思想,“伐兵”与“攻城”则属于慎战的思想。

如何能达到不战的目的;如果必须要战的话,如何慎之又慎,就是《孙子兵法》通篇的两大核心。

什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什么“十而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什么“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可以说《孙子兵法》十三篇,有十篇说的都是如何达到不战与慎战的目的。

自公元五百年,而是多岁的孙武写出《孙子兵法》,“不战与慎战”这两大战争思想就影响诸夏,进而影响世界长达一千数百年。

直到十九世纪,普鲁士的卡尔写下《战争论》,喊出: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战争思想才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由防守逐渐转为进攻。

尤其是,当拿破仑大遍诸欧无敌手之后,《战争论》一度在很多国家取代了《孙子兵法》的地位,其中就包括霓虹。

在江户时代以前,霓虹还信奉《孙子兵法》,基本谁都不招惹。可到了明治之后,《战争论》传入霓虹,一战、二战死期的霓虹便进入了疯狂扩张状态。最后演变到,穷途末路都要偷袭珍珠港的地步。

那个时期,《孙子兵法》被某些人视为苟道圣经,而孙子则被视为苟道圣人,甚至被人调侃:苟成了孙子。

但在二战之后,德国与霓虹的战败,也意味着《战争论》的落幕。《孙子兵法》重新被抬上神坛,被无数人奉为唯一的战争圣经。世界范围内,长达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孙子兵法》居功甚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