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三国佣兵团> 第一百章 巨野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章 巨野泽(1 / 2)

 第一章巨野泽</p>

众人相互对望一眼,都有绝望之感,曹暠刚刚用完大招,整个人都很虚,别说再来一次,连普通战斗只怕都很难坚持了,其他人更不象有料的样。天空中忽然响起一声叹息,黑雾骤生,将众人裹住。</p>

“不必惊慌,吾乃史佟从弟史望,这就施法救诸君离去。”那声音不疾不缓说道。</p>

“是助!好了,大家快,跟着他的指示做!”史佟狂喜叫道。</p>

黑雾开始移动,众人已无他法可想,只得随雾而行,许强不经意回头,却见他们刚刚离开的地方,居然留下了十几条身影,显是幻术生成。</p>

众人眼中的黑雾,从禁军阵前飘过,那些禁军却一无所觉,这招好用了吧。</p>

许强眼热地抬头寻找那个叫史望的人,盘算着怎样把这高人收服,看来史佟这条线还是有价值的啊。</p>

之前曹暠的“望尘莫及”,除了扬尘外,还有加速效果,所以众人很快便脱出包围,再翻过北邙山,来到黄河边上。</p>

“前无去,助何以带我们至此?”史佟高呼。</p>

黑雾已散,众人这才看清天空中那骑鹤的中年人,形容瘦削,眼神浑浊,怎么都不象是世外高人。</p>

“史助,绿名吗……”许强想了片刻,便知道是谁了。</p>

大多数版本的史料中,这位仁兄被称为“道人史眇”,少数才记作“史助”,而“史望”应该是系统自取的,何皇后所生的少帝刘辩,日后就是寄养在这位道人家中。</p>

史望没有回答史佟的话,只是淡淡地望着河面,众人不由随他目光看去。</p>

一个赤条条的老头,正在黄河水中扑腾得正欢,可不正是羽林左监许永么?</p>

“怒了,咱们厮杀了半日,你却在此悠闲戏水!”王匡、胡母彪同时怒喝。</p>

“哪有哪有,我是专程于此接应各位的,天气热才忍不住下水,纠正一下,我不是戏水,是游泳,我是专业的。”许永猥琐地笑道。</p>

裴瑜忽然冷冷道:“我们刺杀宦官一事,是许左监散发的消息吧,否则京城守卫何以突然变多?”</p>

许永噢了一声:“这怎么可能?当然出这种事我也有责任,就是商议时不够低调,所以走漏风声吧……”</p>

史佟悲愤叫道:“我看你是故意的!若吾从弟不出手,我等全都死无葬身之地了!”</p>

“那倒不至于,我们也是准备有后手的……仲产、綦,出来吧!”</p>

许永话音刚落,从众人身后,平空突然出现两条人影,一个老者和一个中年人,都是绿名。</p>

史望稍抬眼皮看了一眼这两人,面容也没怎么变化,只淡淡道:“桥仲产,卢綦,二位怎么也淌入这浑水之中了?”</p>

中年人微笑道:“我只是适逢其会,陪桥兄玩一趟罢了。”</p>

老者则叹道:“蒙光禄大夫不弃,引为同族,故以此报之。”</p>

光禄大夫,指的是桥玄,桥玄是梁国人,而这老者名桥顺,是扶风茂陵人,但桥为小姓,虽相隔千里,视为同族也不奇怪。</p>

桥顺与卢綦之名,见于南朝的《述异记》,具体年代本不详,但桥顺的儿,同时也是卢綦的徒弟,曾被曹丕诗中提及,所以大约可推测这两位异人生活于汉末。</p>

另据《云中七笺》的说法,桥顺的事迹载于《辅决录》,而该书所记多为东汉人,“扶风茂陵”这一地名也主要存在于东汉时期,所以桥顺应该为东汉人。可惜“决录”原已佚,而清人所辑的决录本里,还遗漏了桥顺。</p>

巧合的是桥顺的两个儿桥璋、桥琮,与梁国一系的桥瑁,名字都带“王”字旁,所以系统将桥家这两支列为同源也多了分依据。</p>

史佟等人见到这两位异人出现,怒气稍减,但还是不能完全释怀,至少没有许强出手的话,他们中就有人陷在城里了。</p>

而且就算得救,众人也有被利用的感觉,他们杀宦官成功与否,似乎无关大局,曹宋联盟主要想借这件事,拉史望这位高人下水,同时还试探京城中的宦官势力如何。</p>

突然变得有些冷场,不过许强却没这感觉,因为系统提示,这次战场结束,该发奖了。虽然只杀了小小几个宦官,许强功劳再高也蹭不到几点声望和经验,但意外之喜是与各位npc好感大增,参与刺杀者,最少的都提供了6点好感,史佟、柳分、魏劭人被救,还额外有高达30点的好感奉上,而由于史佟的关系,史助也给了两点好感,能跟这位搭上线,非常满意了。</p>

除此之外,以前就有交情的曹全送了两剂神明膏,王匡送了一张泰山二石强弩。</p>

唯一不满意的是,曹宋阵营值提高的同时,宦官阵营值下降,这让许强今后进战场的选择余地缩小许多。</p>

就在这时,从上游来了十余艘船,其中有一皇家楼船,众人正在惊疑,担心是朝廷的捕队,却见船头摇旗发出信号。</p>

许永一边穿衣,一边笑道:“诸位请登船吧,是我们的人。”</p>

这只船队正是奉朝廷之命,去各处名山求雨的,而求雨之事本就为堂谿典等人提议,办事者当然属宋曹一系。</p>

京城附近已经戒严,禁军正在大肆捕杀宦官的罪犯,众人正好借这官船离开,这也是许永计划中的一部分,此人确实老谋深算。</p>

史望看看船队:“既然已有安排,我便回城去也。”</p>

桥顺微笑:“早想向助请教道术,不若同行如何。”</p>

卢綦也笑道:“正好商议一下群仙会之事。”</p>

史望听得“群仙会”字,眼神也难得地波动了一下,随即又回到浑浊状态。</p>

史佟有这位大能从弟,自不担心追捕,便跟着回城,魏劭心系史弼,也追随而去。</p>

而裴瑜和柳分却有种心灰意冷的感觉,向众人告辞后,请一小舸渡过黄河,自回河东和幽州了。</p>

曹全和曹暠表示益州盗贼蜂起,他们打算去永昌帮助从祖曹鸾,因此去往西南方向。王匡、胡母班和鲍信打算回泰山暂避风头,便随舰队东行。</p>

许强考虑了一下,京城呆得够久了,东边还有很多事要办,便带众手下与王匡等人同行。</p>

船行不多时,便已经离了洛阳界,众人才松了口气。</p>

不过很快胡母彪就有些不耐了:“虽说这船队终点是泰山,但这一多少名山大川,他们都要去拜祭,到泰山那还不得明年啊?”</p>

许强也深有同感,坐惯了传送阵的他,怎能忍受这么慢的船速呢?</p>

众人正在牢骚,却听舱后传来一声笑:“诸位若是心急,吾可驾一小舟相送。”</p>

许强眼睛一亮,这进舱的少年,居然是个蓝名:苏飞!</p>

苏飞进来后,自作介绍:“在下苏飞,平日喜水,于江湖间游侠,此次受家兄苏腾之命,务必照顾好诸位英杰。”</p>

苏腾,此次朝廷求雨的引发者,他原本只是一个老姓,就因为作了个梦上奏给天,得到采信,于是一步登天,前途,而曹宋联盟正在用人之时,所以把他弟弟也吸收进来了。</p>

苏飞是苏腾的弟弟?看名字确实有点象……</p>

王匡等人都是急性,马上叫苏飞去准备船只,然后脱离了船队。</p>

一上聊天,苏飞虽然是位少年游侠,但受哥哥影响,也读过书,加上游历不少,谈吐却是不俗,很快与众人打成一片。</p>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荥阳地界,却听前方有人截江喊话。</p>

鲍信皱眉:“难道河南尹境内,也有水贼不成?”</p>

苏飞笑道:“天下各条水的游侠盗贼,吾皆相熟,听来不是,待吾问问。”</p>

不多时苏飞回舱:“原来是敖仓的人,近日灾异频发,各地饥困,需从敖仓放粮济民,故征用过船只。”</p>

敖仓,国之粮仓,囤粮如山,日后董卓军与诸侯血战荥阳,正是为了这粮仓,而在天灾时,敖仓就是救命仓。</p>

胡母彪大声道:“此事义不容辞,但也不必耽搁吾等行程,汝与仓吏们说说,若是西去,吾等可随船同行。”</p>

苏飞前去商议一阵,官府的人同意,派了几名小吏登船,装满粮食后出发。</p>

船行至一处大型的石门,转了个弯,却是顺济水而下了。</p>

许强颇有兴致地看着石门,这东西可不是为好看而修的,而是古人的一大智慧结晶,南宋《慈湖遗书》有载:“造石门于山之麓,以时启闭,以防涨溢。”</p>

与山间的石门隧道不同,临水的石门,主要是治水所用,能够自动开闭,调节水位,这样的技术直到现代还在使用。</p>

眼前这巨型的石门,照《水经注》记载,是灵帝建宁年间修筑,这也是济水当时并未完全断流的证据之一。</p>

济水是一条神秘的河流,作为与长江、黄河、淮河并列“四渎”的大河,今天它却已经消失,只留下临济、济阳、济南等地名。而且济水还非常神奇地与黄河在荥阳交叉,然后保持清澈而过,因此后人往往猜测济水是从黄河下面穿过去的,并有济水“隐现”的说法。</p>

照科的说法,济水在王莽时断流,直到唐朝才短暂复通,不过许强知道除了灵帝建石门之外,还有许多证据表明济水在数年间多次复通,比如《晋书》就有“河济泛溢,邓艾尝著《济河论》,开石门而通之。”的记载。</p>

不过济水虽然还存在,但由于泥沙淤积,水量已经很小,亏得这条船小,加上苏飞的操船术精妙,因而一无事。</p>

由于救灾事急,一也没什么时间欣赏风景,直到跨过陈留、济阴两郡,眼前突然出现一片烟波浩淼的大湖,众人才精神一振,只觉疲乏尽消,苏飞在船上更是放声长啸,随即跃入水中,化作浪里白条。</p>

巨野泽,也就是日后的八里梁山泊啊,果然是个好地方,只可惜这个年代见不到梁山好汉。</p>

不过巨野泽之前已经出过一位好汉,那就是汉初大名将之一的彭越,起事之前便在巨野泽打渔做强盗。</p>

许强正想着,湖面驶来一船,船头一条大汉叫道:“何方英雄在此长啸,如此豪气,武二可有幸一见?”</p>

武二?显然不会是武松了,许强一看,正是老朋友武忠,字安国那位啊。</p>

两船相接,许强抢着作了介绍,而武安国身后,还有一位名叫李乾的绿名青年,气也颇不凡。</p>

在场除了鲍信之外,都是以游侠好勇闻名,可以说神交已久,现在更是一见如故,李乾便力邀众人去他家中吃酒。</p>

</p>

鲍信不由道:“吾等离家已近,不如改日再登门?”</p>

武安国叫道:“男儿岂有恋家之理?阁下好不爽利也!”</p>

王匡笑道:“允诚家世儒,这是想回家孝顺母亲吧,可以理解。”胡母彪打趣道:“或许还有娇妻等着他呢。”</p>

鲍信听了这话,咬咬牙:“罢了,这一坐船,也闷得慌,我便先随你们放浪一回,再由陆返家吧。”</p>

苏飞听了,也大笑一声:“既然都如此爽快,我这船也不要了,各位官吏,你们就自去济灾吧,船上挂我的旗号,相信这大野泽中亦无人敢抢你们。”</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