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真是有些期待了!”从乾坤戒指中取出了九渡枪,缓缓抚摸了一会,享受着大枪带给他的那种血肉相连的亲切,转而起身,提枪走出了山门,直奔道场而去。</p>
时光匆匆而过,牛刚每日独自一人在自己练拳的道场之中磨练枪性,方去欢等人也时常两两相约,到大山深处切磋热身,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酝酿着。</p>
另一边,老蛟等一十八个壮劳力不是盖的,从山门到石阵一段,不出几日,一条勾连山门至石阵的石阶山道依然成型,远远看着,好似一条石龙匍匐于山,鳞甲毕现,真是印了龙林之名,好生的壮观!</p>
吕四九一看,老蛟他们居然提前完工了,可是说了七日徭役,就是七日徭役,从不带打折扣的,眼珠一转,已经计上心头来。</p>
到了九月初八,千等万等,方去晴、方去阴二人带着徒儿高穹终于是赶在了赤方出关前,回到了山中,两人拍着胸脯庆幸不已,而高穹却是看到了自己的生死与共的兄弟战友们受累至斯,不由地皱起了眉头,心中愧疚不已。</p>
而山下的诸多杂事,有郭有道一直在忙前忙后的料理,一直仅仅有条,向来不必山上方去欢等人操心,到了九月初八,一切早已就绪,就待明日正式开始了。</p>
《易经》有载: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是为重阳。三国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亦有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p>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p>
李白有诗曰:“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不过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还当属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p>
登高、赏菊、饮酒,重阳节的三大习俗向来为文人墨客推崇不已。奈何赤方与小王爷没有那份雅骨,刘大风与方去欢也没有那份的斯文。</p>
当初将九月初九定为比武之期,也只不过是赤方顺口那么一说罢了。</p>
重阳节好大的名声,可是流传至今,时过境迁,平常百姓家里,又哪还有那份闲心,毕竟古今不同了,拘泥于串通,何苦呢,何必呢?最多也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p>
日子还是照样的过,重阳节当日,小县城里没有任何的波澜。人们还是和往常一样,早上起来吃饭上班,路上可能会遇到某些有关单位悬挂着“重阳佳节”、“老人节快乐”之类的条幅,地下估计还会敲打一番锣鼓,引来路人的驻足观看,如此而已。</p>
龙林山下,胡狗儿的斗兽场开张了。</p>
农历九月,秋天已经过半,田地里已经收获了,农闲在家的人们大多都出去打短工了,悠闲在家的人们百无聊赖,只把这天当作寻常时日来过。</p>
咚、咚、咚——</p>
突然响起的鞭炮声和锣鼓声,将人们惊觉,豁然想起了今日正是胡狗儿斗兽场开张的日子,闲来没事的人们,最大的乐子就是出去与人相约斗狗了,胡狗儿的斗兽场建得正是合时宜!</p>
“王二哥,走喽,去看看,把你家的那只黑背带上了,说不定还能斗上一场。”</p>
“永生家的,快,去看热闹了,胡狗儿那放鞭炮、敲锣股,还不热闹,快去快红火!”</p>
“一起,一起,赶紧锁门走了,迟了就没地方了!利生哥,快点了!”</p>
斗兽场附近村中,爱看热闹的人成群结队地朝场子涌来,不少好斗狗的人把自己的狗儿拎去了,想着拔回头筹,胡狗儿大方,斗兽场第一天开张,彩头肯定是价值不菲了。</p>
“什么,不斗狗儿了,还不让进里面瞧瞧,那这斗兽场开得要干什么?”</p>
“你不早说,我都把我家的黑脸儿带来了,这不是折腾人了么——”</p>
“不让进?你让我们这么多人光在这站着,喝西北风了不是!”</p>
村民们乘兴而来,以为有热闹、稀罕可瞧,可是斗兽场梦口一排陌生面孔的年轻后生拉起的人墙,注定是让村民们扫兴的。</p>
热闹是有,在斗兽场前的一大片空地上,近百人的锣鼓队使劲地敲打着,还有只有在往年正月十六闹红火时才能一见‘背棍铁棍’民俗表演,放在平日里的确是能吸引不少人的眼球,可是村名们感兴趣的当然还是刚刚竣工的斗兽场。毕竟,红火年年有,斗兽场却是头一遭。(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