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在宴会上没怎么说话,主要是他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和这帮老夫子交流。这还是他生平第一次和士绅同桌吃饭,自然浑身不自在。
以大明官绅的角度来看,这场“宴会”实在是太简陋了。像那些古画上的场景一样,用的是分食制,每人四菜一汤,一碗米饭。能被叫到这里来的都是有能力捐款的,平时的饮食享受自然比如此简单的招待不知好多少倍。
但是跟着李自成一起来到衡州的这些人知道,这可比李自成平时吃的好多了。行军打仗期间,李自成也和普通士兵一样,以一碗杂粮饭、一勺大烩菜作为一餐的口粮。如今进了城,因为军饷制度未定,所以大锅饭制度也没有取消。今天早餐的时候,他们还和李自成一起喝粥呢。
传说朱元璋曾经规定,官员宴请最多四菜一汤,也不知此事是真是假,反正现在大明的高官豪绅们吃饭四十菜都不稀奇。对于几乎每个人都有差点饿死经历的闯军将领们来说,吃四菜一汤就和天下大同差不多,现在占领了城市,难免会有公务宴请,所以宴请标准不得超过四菜一汤这一条刚刚被写进军规。
明末豪绅富商之中奢侈之风大行,即便在灾年也毫不收敛,即便是士大夫之中,也有很多人对此不满。哪怕是另一时空清朝修的《明史》,也得承认李自成节俭是对的,现在当然更不会有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还有不少读书人拍手叫好,认为早就该这样“正习俗,肃风气”。
宴会上主要是徐以显在说话,他先大谈了一番“教育对华夏文明的重大意义”,然后终于进入了正题——要钱。
集资修书院一贯被认为是乡绅的义务之一,徐以显表示帅府带头出五百两银子,剩下的部分就要本地父老解囊相助了。
灾年人工便宜,所以修书院的开销也不大,一千多两银子也就够了。李自成为了要几百两银子特意摆个宴席,再不识相可就是给脸不要了。衡州乡绅们都见过自己的邻居被追赃助饷的场景,几十个绅商凑几百两银子是小事一桩,要是连这都不答应,说不定下次李自成手里的两根筷子就变成两根夹棍了。
众大户少的拿五两十两,多的拿二三十两,一共凑了六百八十两银子。李自成对大家的配合很满意,毕竟衡州士绅被王瑾打击过一次,又被田虎和孙可望打击过一次,能铁了心不配合的都去陪朱元璋吃四菜一汤了。
随后又从本地的乡绅中选了几个院董,书院是民间机构,在书院任职算不得从贼,这件事大家倒不忌讳。山长人选未定,李自成让乡绅们自己推选,他不过问,不过他委任了副山长和掌事。
副山长是个年近五旬的老童生,属于读书人里混得最惨的那种,当了一辈子老光棍,家无余财,最后实在饿得没辙,当了流寇的文书。这个乡绅们还能接受,此人虽然学问不高,好歹也是满口子曰诗云,像那么回事,是个正经读书人的样子。那个掌事就不同了,又黑又瘦,目光凶悍,瘸了一条腿,左手少了三根手指头,怎么看都是个纯正的匪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