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县位于汝水和澺水的交汇处,周围并无什么险阻,在这种平野上交锋,很难耍什么花招,通常结果都是力强者胜。
虽然只有两万五千兵力,而对手有四万七八千,但王瑾依旧认为自己是力强者。他在新蔡县以东冰封的河岸边排开阵势,等待朱大典的到来。
朱大典的军队由他的督标,以及刘泽清、刘良佐、牟文绶、倪宠四总兵,王光恩、张一川、惠登相、李万庆四副将的兵马组成。理论上来说,马进忠、杨彦昌两部也应该归他节制,但自从京畿兵变之后,这两支部队就处于下落不明的状态。他们没跟着袁时中去和流寇一起打彰德,却也没有南下归建,而是离开大名向东而去了,从此不知所踪。
王瑾是真没把朱大典放在眼里。这位总督算得上知兵,不是瞎指挥的外行,但是他手下的兵嘛……朱大典指挥的这支部队动作迟缓至极,八镇兵马互相不对付,沿途不断劫掠,还争夺战利品。真正的战兵也就半数,剩下多是滥竽充数之辈,甚至有抓壮丁抓来的。战兵之中能打的也不是很多,除了各将领的家丁,就是那些“老秦寇”出身的人。因为长期不打硬仗、不操练,本来有些战斗力的营兵也变得怠惰了。
八镇主将大多主张改变原定计划,沿着颖水前往沈丘、项城一带,那里是明军和曹营之间的真空地带,可以绕开王瑾,直接去开封和李建泰的主力会师。但朱大典认为,王瑾从新蔡北上沈丘截击他们也很方便,就算去沈丘,也一样躲不开。何况皇上交给他们的任务是收复汝宁,直接去开封算怎么回事。
原本汝宁只有回革两营和一些曹营的地方部队,刘泽清、王光恩等人还觉得可以打一打。然而,闯军的中营和前营由湖广北上,在兵力对比上,明军已经完全处于劣势。可侦察新蔡的结果又表明,谷可成、马守应、贺一龙都没有来和王瑾会合,新蔡的闯曹联军只有两三万人。是以朱大典坚持要求尽快进兵,抢在其他反贼赶到之前击破王瑾、刘宗敏所部。
换句话说,朱大典考虑的不是军事而是政治,是基于崇祯“一举击灭曹贼”的部署做出的安排。不仅他和王瑾清楚,他麾下各将领同样清楚。那么,这支军队的士气也就可想而知。
今年的天气十分寒冷,汝水的河面依然封冻。明军刚一发现闯军探骑,就立刻部署阵势,准备迎战。
朱大典很清楚,自己的军队一旦在行进中遭到闯军的攻击,很可能被一举击垮,所以他在汝水北岸扎下营寨,布列阵势,准备让闯军主动来攻击他。
想法倒是不错,也算符合明军实力的正常选择。但朱大典不明白最关键一点:如果有一倍的兵力优势还连主动进攻都不敢,那不如干脆别打这仗了。其实朱大典也未必不明白,但是这一战他不得不打。就算朝廷搬到了开封,诏狱也还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