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岭山的新年,一片萧瑟景象。
“咔吧”一声,一根枯枝承受不住积雪的重量折断了,惊起一只胆小的兔子,蹿了出去。
“别射它,赶路要紧。”王则尧喝止住自己的外甥,“山里的队伍等着盐呢,过年都没吃上顿放盐的饭,是我们办事不力啊。”王则尧身后是八个脚夫,每人推着一辆独轮车。
外甥说:“这也不能怪我们。一路上都有绿营的口子设卡,这好不容易才把路打通。”王则尧说:“要是没有绿营,那还用得着我们吗?人家的皇商直接大张旗鼓地就把盐送来了。想有大官做,得有大功才行,除了救主,那就是军功了。我一介书生,这送军需的功劳怎能不抢。你也练过武艺,不妨找个机会投军报效,乱世里升官快,这条路说不定比考举人还好。”
另一时空的王则尧官至大顺的兵政府侍郎,在劝降吴三桂时被吴三桂扣押,山海关大战后被清军杀害。现在的他只是山西翼城县的一个在乡举人,科名不显,家财不厚,既然不肯当汉奸,那就只能用这种办法来搏出身了。
外甥说:“只是当兵便要打仗,近来各寨和清兵打了几仗,死了不少人,我弟弟还小,父母……”
“胆小不得将军做,你既无这个胆量,那也罢了。”作为亲舅舅,王则尧也知道外甥的秉性,他既不想去,王则尧便不勉强。
“口令!”突然一声喝问传来,王则尧四下看了看,不知道是谁在和自己说话,只能答道:“青松。”那个声音说:“翠柏。”紧接着,两个哨兵从树上跳了下来。
其中一个认识王则尧,上前行礼:“总算把王先生盼来了。先生且在此稍后,我们通报一声家里。”另一个哨兵飞快地向后跑去。
这时,王则尧的来路那边传来一声哨音,刚才王则尧经过的路上其实也有哨兵,但是一声不响地把他们一行放过来了,现在吹哨的意思是他们后面没跟着别人。
乌岭山是当年闯军战斗过的地方,闯军在这里也设有山寨。自从清军南侵,山寨的规模扩大了不少,不光是绿林人物和穷苦百姓,就连有的乡绅子弟也来入伙了。在大清的衬托之下,很多人都变成了可以团结的对象。
山寨一大,粮食和盐就成了大问题,清军的封锁很严。幸好曹营打了过来,绿营兵被调走了不少,所以王则尧才能想办法送盐进来,路上虽然仍有一个哨卡,但那个哨卡已经被王则尧买通了。
很快,寨子里有十几个人出来了,王则尧和他们已经很熟悉了,大家的刀都没出鞘,不过起码的警惕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