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跟斗酒在SC还真是有名,算得上老少咸宜,雅俗共赏,收入低而又嗜好喝几杯的CD市民,大都喝一种酒精度高、价格低廉的酒。由于它的酒性烈,喝了极容易上头,稍微多喝几杯,就会叫人走起路来东倒西歪的像要栽跟斗,于是就被幽默的CD人形象地称之为"跟斗酒"。</p>
"跟斗酒"一般是散装的高粱白酒,稍好一点儿的也不过是散装大曲,与BJ人爱喝的"二锅头"的价位相当。"二锅头"的酒精度是固定的,亦即每次打的跟斗次数都不变;而CD人喝的"跟斗酒"却有很大的变幻空间。就是对对普通"跟斗酒"进行再加工,在"跟斗酒"里加些什么枸杞、红枣、雪莲、柠檬、青果、灵芝、冰糖、拐枣以后,不仅色泽会发生变化,而且口味和功效也与初始阶段迥然不同;倘若再泡进海狗、海马等什么鞭之类的玩艺儿,据说还会在质上产生特别坚挺的作用。</p>
因此"跟斗酒"可以算得上是SC人的最爱(不喝酒的不在此例),有一首新民谣道:</p>
看点歪录像,打点小麻将,吃点麻辣烫,喝点跟斗酒,晒点懒太阳。</p>
还有一首新民谣讽刺某些醉生梦死的"成功人士":上午"包公"(即CD人说的那种"秋风黑脸"板起脸训人的角色),下午"关公"(被跟斗酒酒精弄得满脸通红神采飞扬的人物),晚上"相公"(非麻将术语,而是旧时新娘对夫君的称谓),就是去找小姐。</p>
张立平却知道这场合下,肯定要被这两兄弟联手灌酒了,而听说少数民族还有些古怪的习俗,自己不喝酒一旦违背了他们的什么习俗,那是绝说不过去的,但他的量又不是很高,心里还存了些事要探问,所以眼珠一转笑道:</p>
"来来来,我和两位哥哥当真是一见如故,今天不醉不归!"</p>
这家伙拿出以前花天酒地时候惯用的伎俩,拿了一个啤酒杯,满满打了近三两跟斗酒,一口就干了下去,完了还将酒杯子反转过来以示没有藏私。这在酒席上也有个名词:叫做一口闷,感情深。按照规矩,岩家兄弟面面相觑,也只得拿个杯子倒三两来酒干了。这一杯酒喝得且急且快,三人脸上都给冲上来了酒晕。</p>
张立平却接着又给自己倒了二两多,豪爽道:</p>
"来来来,小弟再敬两位。"</p>
这家伙又是仰头一口闷,岩家兄弟心里开始有些犯嘀咕了,原来这小兄弟看起来斯斯文文白净白净的,可人不可貌相啊!两口下去就喝了半斤跟斗酒和没事人一样,这酒量可是不一般的大,他们两人身上可是有十来万的巨款,不容有失的,岩明远立即笑道:</p>
"今儿大家聚聚,何必讲那么多规矩,图的不是个清闲潇洒嘛,我们还是各人自便好了,大家不劝酒,照着自己的量来。"</p>
张立平哎呀了一声,十分惋惜的道:</p>
"这...这...怎么成?"</p>
岩明远心中大惊,惟恐他还要坚持,立即强笑道:</p>
"大家随意拉,张兄弟你酒量太早,我们俩是甘拜下风的,大家随意随意,开心就好。"</p>
张立平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神情里却是无限落寞,大有寂寞高手高处不胜寒的风范。手上却抓了只鸡脚啃了起来,这只因为半斤跟斗酒落肚后,酒意开始绵绵的发挥出来,张立平自知再不吃点东西垫垫底,准得当场溜下桌子去了。</p>
大概是见他们这桌上实在没有什么菜的缘故,那懒洋洋的伙计居然主动上了一份蒜泥白肉,这道菜色泽红彤彤、质地细嫩滑,味道鲜香,红油蒜泥味极浓,佐以纯正温和的跟斗酒,那滋味当真是相当的美妙。</p>
岩明宋拈了一片白肉,有滋有味的嚼着,回忆了一下才笑道:</p>
"其实这店里做得最好吃的菜,却是麻婆豆腐,我去年来吃到过一回,是由这苍蝇馆子(SC对规模最小的炒菜馆的称呼:此名一是形容这馆子的规模很小,二是指这种小店的卫生不大讲究,苍蝇乱飞)的老板出来,拿中间那口灶弄的,那味道真的是不摆了!连汤汤我都蘸起馒头,吃了个干干净净!"</p>
虽然事情隔了整整一年,这傣家汉子还是说得眉飞色舞的模样,当真是回味悠长,可见那道菜之美味给他留下的印象何等深刻。</p>
张立平听了,立即想起前些日子在天然居吃的那道招牌菜麻婆豆腐,随口道:</p>
"是吗?不过我前几天也吃过一道麻婆豆腐,应该比这小地方做的要好吃得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