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东周末年有战国> 第六十二章 开阡陌揽庶民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二章 开阡陌揽庶民心(1 / 2)

 赵括急切的回了马服君别府,连夜与众工师试制“深耕之犁”。赵括如此行事,在众部属扈从的眼里,便以为他因去年坠马,落下了巅症,才会如孩童般说风即雨。其实众人不知,他们君上心中,自有一层深意。</p>

赵括曾经在半梦半醒之间,看到过后人在麦田中套种豆类。虽然梦境迷蒙,梦中的他放眼而望,看到豆麦皆是长势喜人,一看便知是丰收在望。梦醒之后,他也细细琢磨过,还在有意无意间向农人讨教过,得到梦中的豆麦间种可行之论。</p>

于是赵括将此耕种之方默默记在心中,准备将来乐乘到北方三郡为郡守时教他,让他在北方寒冷之地,行囤田养兵之法,推行此豆麦合种之术,做到就地解决粮秣后勤问题。</p>

“如今正是秋收之后,正好可以补种上秋豆和燕麦,明年春种之前,便可先收一季节豆麦,解除封邑百姓们的青黄不接之苦…...如果不是有荀子老师为了教我磨炼意志,而偶然提及‘深耕之法’,我是断然不敢在这紫山秋凉之下,试种豆麦,白白损耗地力。”摸着刚才冷却的新铸之犁,赵括如是想到。</p>

正如赵括口中言道:说干就干;此语自然是闯劲十足,语调间充满着他这个年纪的小青年应有的蓬勃之气;可是真要发动全紫山的百姓和你一起“逆天时”、搞秋种,却还真是不易之事。</p>

“大公子,今年年成尚好,百姓们估摸着粮食可是吃到来年秋收之时;这秋种之事,恐怕他们不会那么热心吧。”看着赵括为新的农具、农术不能迅速在封地推广而忧心重重,小珠只得在一边轻轻道出其中原因。</p>

赵括看了看小珠,虽然眼神间有一丁点埋怨小珠太过口快,一下子就言中了他的死穴命门;心想如是琬儿在身边,定能说上两句宽慰之言,使他心神安定。可是如今伊人不在,赵赵却也只好黯然点头,然后又埋头苦想着应对之策。</p>

所谓封君的食邑户头,多半是平时务农、战时从兵的国人;他们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且多为拥有一定政治地位的武士之流,甚至可能因为战功而得到自己的庶子奴仆,成为一方豪强。只要他们按时上交了税付,服了兵徭之役,甚至可以不奉一国君王之诏,便更不可能任由封君们随意征发派遣――这也是从周朝初年,为了得到稳定的税收和兵源,而定下的国野制度。</p>

“万事开头难,今年是秋种之初,以荀子老师所说,要让百姓们看到秋天种地也能收粮,他们才会响应你――可是这也要到来年春耕夏种之时,才能见得秋种成效。也就是说,要到明年秋天,他们才可能效仿秋种。</p>

此事放在别家封君的食邑上也许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可是我紫山一带,地少人多,属于我自家直属的土地早就被母亲分给百姓耕种――就连年初荀子老师的山下开出的那几百亩荒地,也被分给了新迁入我封地的数户人家。</p>

现在真要像荀子老师所说那般,以庶子示范秋种,只怕是都找不到成片地土地……现在真要实施秋种,也只发动领民百姓。可要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深耕秋种,还是用全新的豆麦间种――爱惜地力的农人自然不会愿意。强令他们从之,便是新开徭役,这便又破了自家法度乡规,更是不可取。”</p>

赵括想得头昏脑涨,只好揉了揉鼻梁,然后再摇了摇头,深感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虽然视野越来越广,思虑越来越深,可真要行起事来,反而是越是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失了当年那冲锋陷阵的少年之勇……</p>

“还是做事欠考虑啊!”赵括大声自责道:“如今,只有命家中庶子,效法关中秦人,在紫山的缓坡之上,开阡陌筑梯田……只是……”</p>

赵括明知还可征调朝廷受于他的庶子之力,开出新地,又畏首畏尾,不敢当真如此行事。</p>

“大丈夫立世,因敢作敢当,雷厉风行,才能有所作为!括儿,你现在却是满口‘只是、只是’的,又是为何?</p>

我知道你想让家中庶子去开荒,行秋种之事,又怕庶人因开荒有功,必须释放为民。你当年敢在平原君的寿宴上,大唱《国殇》。难道现在会为释放几个有功的庶子为平民而左顾右盼,畏缩不前?”母亲要本说来看看这些天来连日来熬夜督造农具的赵括是否睡下,却不想听到儿子在那里怨天尤人,于是急步上前,代赵括说出了言到一半,又咽回去的话。</p>

“太夫人!”小珠知道母亲又要教训她的大公子,为了不让赵括难看,她施完礼仪,便装做为母亲奉上吃食点心,匆匆退了下去。</p>

赵括看到母亲来到,立刻上前去迎接,他拉着母亲之手,带着几分委屈说道:“母亲大人,如果的庶子开垦新田有功,按国法就当释放。可是家中这百多名庶子是父亲留下的家业,我实在是不好擅自处理……实不相瞒,孩儿从一开始就想借着开荒之事,还他们自由身。”</p>

赵括因恋人琬儿为庶子之事,对庶子这种带有奴隶色彩等级很是不满,认为这是丧失人伦之道的弊政。但他以为家中庶子是先父赵奢有意留给母亲,料理她老来生活的,所以不敢私自释放,怕被母亲说他不孝、败家。</p>

“是啊,这些庶子的确是你的父亲留下未放的,可是他不放庶子们自由,不是看中他们的劳力,想要奴役他们;而是希望你将来把这些人释放,让他们对你感激涕零,颂扬你的德行,使他们全心全意报效我马服家。你的父亲是为你留下的收拾人心的资本啊。”母亲眼中湿润,口带鼻音说道:“在说这两年来,我默许你从家中庶子中选出精壮之人充作家将亲兵,正是为了让他们有机会和你一起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人赎回自由。</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