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东周末年有战国> 第八十一章 李斯的北伐攻略(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一章 李斯的北伐攻略(下)(1 / 2)

 (人品了,本想分成两章发的......忍了。话说克己过两天可能会外出两天,当时将无法更新--不过以后一定会一日发两章的分量补上,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收藏本书)</p>

看着李斯那张表现过于夸张的脸,赵括先是生出一份惊愕;沉寂片刻之后,他又对李斯报以讪笑:“我的好师兄,你啊,就会吓唬人……”</p>

说着,赵括从食盒中取出一枚干枣,萧洒地用手轻轻掷到口中,装作毫不在意地样子,吃了起起来。</p>

将干枣嚼到一半,赵括才又说话:“我知道你想要说什么。你是说,我夹在太后与王上之间,很不好做,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p>

“所以大公子才要离邯郸而去,躲在北地三郡,求个全身而退,图个安稳……”李斯问道:“可是大公子想过没有,您在边郡的安稳最多也不过三两年时间,三两年之后,又当如何?这也不说了,离在邯郸的太夫人,将要嫁入府中的大公主,还有您的弟弟赵牧,他们又将如何处?”</p>

“我可以……”赵括将枣核吐出,放在手中,正在扔到漆盘之中,却又被李斯抢过话去。</p>

“大公子可以分别向王上和太后请求,把太夫人他们接去北地生活――这由头,明里是想一家人团聚,共享人伦,而暗里是向两位上位者暗示:担心‘某些人’以大公子身家怕命相要挟。故而为之。”李斯侃侃而谈,八九不离十地说出了赵括有关家人的安排。</p>

“如果当真那样,我也可算是无后顾之忧了,之后便可看邯郸情势而后动!”赵括也不隐瞒李斯,言语之间,肯定了李斯的推测。</p>

“而大公子现在所虑,正是我李斯方才所言之大祸――便是等北地相对安定,而邯郸变乱又生之后,我等又当如何作为之事!”李斯说到此处,嗓门便又提了起来。</p>

赵括心想反正话已说到此处,不如再看看被后人称道为“善权”的李斯又有什么权谋之策,也可做为日后行事的参考;于是他把手臂轻轻一抬,问道:“李师兄所言正是……不知师兄对此,又有何想法?”</p>

“如今的邯郸城内,各大小势力,对内皆求党争,而对外都求远征;说白了,他们所求的,都是自家私利――如此一来,一个国家便没有统一的谋划,这朝局时政怎么能不乱。所以大公子以退为进,决意长驻北地便是良策。</p>

再说将来的邯郸的乱像,不会因为大公子在,而有所改变,也不会因为大公子走而发生异动;所以大公子所要做的,便是一心经略北地边郡,做无暇顾及邯郸之状――经后三五年内皆是如此应对太后之请、王上之邀!”李斯的意思很简单:出去了就不要再回来,等他们母子角力而自家一方则作壁上观。</p>

李斯说到这里,有心看了看面色凝重的赵括。他知道他现在所侍奉的这位马服君不是那种奈得住寂寞的庸碌封君。</p>

于是他换了口气,又说:“大公子以为现在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么倒向王上,要么倾向太后。先说这王上吧――我也就只在大公子这里说句大不敬的话了――我们这王上不过是个平庸到不至于昏聩的君王,他当然能依仗着王权,用他和他的手下人的点子小聪明,在表面压服臣下,却使忠正之士与他离心离德,奸佞之人对他趋之若骛。</p>

如此,赵国定是能被王上稳稳握在手中……可现在天下皆是乱世,以王上的魄力和本事,或许能平赵国一国之乱象,却不能保证不被他国君王把赵国夺了去。</p>

所以,大公子您心中已经定下了要为太后所用的心思,只是担心太后不过是将死之人,大后故去之后,您便不知又当如何是好了。”</p>

“李斯果然是猜中我的心思。”赵括点了点头,示意要他继续说话。</p>

李斯看赵括聚精会神地听他分析,以为自己所得很对,于是双眼半眯,不禁微笑了起来――他那里知道赵括出于种种考虑,向他隐瞒了威太后的病性大为好转,少说还能多活数年之事;更不要说数年之后的长平大战了。</p>

“是太后要我做……”看到李斯又飘飘然了,赵括正直身子,再次说了起太后之托,要他做约束王上的权臣之事。</p>

“做赵盾,当年的赵氏诛族之祸重现马服家――太后是在害你马服一家,而求赵国一国的安宁啊!”李斯把半闭的双目一睁、头一昂,半仰而叹道。</p>

赵括一听到赵盾之名号、赵氏诛族之祸心便提到了嗓子眼上。这本就是他顾虑之事,却让“不知好歹”的李斯一语说破。</p>

那赵盾本是赵氏一族数代前的祖先,是春秋时代晋国灵公的国政大臣。当时因为晋灵公年少,不能主政,于是晋国大事全由赵盾一人主执,独揽朝政。而赵盾秉承了赵氏为狱神皋陶的后人的传统,十分注重法制,他独揽朝政十年,将晋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当然也得罪了很多小人和自视君子的冥顽不灵者。</p>

后来,晋灵公已成年,但是很不成才;于是赵盾便多次以激烈的言辞,当众进谏,指出晋灵公的不是。迫于赵盾独揽朝政的地位,一向肆无忌惮的晋灵公不得不当众承认自己的过错,表示接纳谏言;但其心中甚为不满,于是多次找几回想要暗杀赵盾,却不成功。</p>

赵盾当时的想法也和他的后代子孙赵括一样: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吧;于是他逃到了晋国国境之上,伺机出国流亡。可是不想他的族弟赵穿将昏庸的晋灵公杀死在桃园,立襄公弟黑臀为君,是为晋成公。</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