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东周末年有战国> 第一百零二十一章 欲治边地先治军(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二十一章 欲治边地先治军(下)(1 / 2)

 那日校阅边军,赵括看到边军将士个个清瘦精干,但目中却是神彩不减,他便以为自要让边军们休养些日子,让他们涵养体力,恢复神气然后便开始训练众兵。</p>

可是他没有预料到这些二、三十出头的黑壮汉恢复得如此之快;边军兵士们几顿饱饭一吃,几夜好觉一睡,便又生龙活虎,蹦达起。</p>

于是,精力过剩的边军,便给他惹下了那几件骚扰乡里的混帐事来。</p>

“我可不是养猪养羊,是该给他们找点事儿做做了!”思前想后,赵括拿定主意,便开始施行他的原定的兵囤之策――只不过囤田之令的执行者,从原计划中的北伐军中役夫,改成了边军士卒。</p>

无奈此时已是秋末,早就是过了农时,想要种庄稼当然是不成的;不过这时正是开垦新地、修葺水利的好时节。</p>

有了数月前在封邑紫山一带开荒种地的经验,赵括便亲自上阵,把边郡的荒芜之地当成了战场,指挥着这数万经过数日休养,被自己“娇惯”得精力过剩,有力气没有地方使的边军兵士们开始了“开荒运动”。</p>

开荒地、通阡陌、修小渠,这些基础建设自然是少不了的工程;同时,赵括还依着初秋时他的先生荀子想到了的水车灌概之法,让营中工匠大造农具的同时,还造出了可以浇灌新开土地的水车,以在来年增加粮食产量。</p>

虽然是力战之士,弃兵从农,多少有点荒废武功之嫌,可是赵括却用这个机会实实在在的把握了这支他本不熟悉的军队。</p>

他将一闾百人的边兵按原有建制编为一个种田闾,让他们在边墙之南开垦士地――如此数万边军变被分成了数百个种田闾。为了激励士兵,赵括还按平民开垦荒地受国家奖励的方式来刺激边兵耕种:凡是开出新地的闾,便以新开之地的多少换算成军功记效。这还不算,赵括又对那些开出最多土地的闾给于新的奖赏――整头整头的牛被烹煮成鲜香四溢的酱肉,送到功劳最大的闾***全闾官兵分享。</p>

于是这些本就有一身力气没有地方用的兵士们的潜力在美味的牛肉和累计的功勋的刺激下,彻底暴发了出来……等到降霜之时,新开垦出来的土地的面积,所能种出粮食几乎可以供养边地所有兵士的吃食消耗。</p>

而对于边军的将尉们,赵括又有另一份按排。在边军士卒都被抽调去种田开慌之时,边军众将尉被赵括招集在一起,又叫上缭子、秦开等原中军诸将,然后摆上那在荀子的马服令府中所“新发明的”沙盘――众北地将尉们便开始讨论对匈奴的战术。</p>

赵括知道自己在军事上的长短:他不过是个空凭着学通了数本兵书,还有自家的一点儿聪明灵性,只用数年时间成长起来的毛头将军,行军作战的本领是比不得眼前这些饱战之将,更不说现在邯郸城中那位经验老道,行军作战只需信手拈来的廉老将军。</p>

他心中多么渴望靠着得到两本旷世兵书,便成独步将林,纵横天下的大英雄,可是他更清楚,这不过是他的一相情愿:兵书是死的,兵法是活的,要想灵活运用人公为兵书上的兵法,只有靠着亲身在战火血雨中的历练。</p>

可是,他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战斗,靠着百战而还所累计的作战经验来提升自家的兵学造诣。他现在能作的就是看着这画满沟壑山川的沙盘,听着百战勇将们的口头叙述,从中偷师一二了。</p>

</p>

在众将面前,赵括时而将沙盘看作江山指点,时而又像是个谦逊的学生,细细聆听着大家的一言一字;有时兴起,又与众人在那沙盘上切磋对垒一番。</p>

当军垦囤田渐渐完工之时,赵括的兵法也大有长劲――当然,被他硬拉来的缭子也不再空有一口张狂,而知道什么叫一山还有一山高了;秦开也不只是一个勇冠三军的莽夫,而成了赵括手下智勇双全的一员战将。</p>

这日大中军大帐中的讨论刚才结束,秦开突然拉着赵括问了起来:“大公子为什么要把边军这样的力战之兵用去开荒种地?而不是效当年先马服君在上谷为郡守时,对付东胡的法子――不时派出小股游骑扰袭边墙之北的牧人!”</p>

赵括看了看秦开,没有说话,只是在心中叹息秦开只是能看到一时一地之利的智勇双全之将才,而不是可纵观全局、掌握全盘的文武两全之帅才。</p>

看赵括不语,秦开再说:“所谓以蛮夷之道治蛮夷才是良策。我们要以同时派出数队游骑,一队百十来人,就像匈奴胡人袭击我中原村镇的法子,袭击他们的部落,便可以使他们疲惫于防我的奇袭,无力攻我!</p>

我们这些天来,已经学了这么多战法,正好让兵士们手执兵刃,出去与匈奴人真刀真剑地演练一下,而不是用锄头在田间地头上和土疙瘩做对!</p>

再说了,天天在沙盘上演习兵武而不实战,末将都要憋出病来了……”</p>

显然,秦开真正想说的是他的最后一句话:学了这么长时间了,是不是出去实习一下――言下之意,是让我们建功立业的时候了。</p>

“是啊,大公子,我的剑……都有些日子不出鞘了!”李同嬉皮笑脸地,冷不丁赵括背后来上了这么一句道。</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