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东周末年有战国> 第一百二十七章 思绪万千足下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七章 思绪万千足下起(1 / 2)

 总的说来,吕不韦“化粮为兵”的计策是依附于赵括的军市政策而生,而军市能否真正起到作用,其关键又在于是否能封锁国境。要想封锁国境,限制匈奴、东胡等北方民族的“商人”(其本质上是游牧部落与中原商人的以物易物)出入,便要依靠长城的警戒和拦截的作用。</p>

赵括一开始布置从中原而来的北伐之军代替边军守卫长城边墙,本是想尽快控制住边贸,防止资敌事件的出现;可是就在通往北方的商道被赵军控制之时,边境的贸易量也大大的萎缩――当然,这个过程大约前后耗时一月有余。</p>

商业头脑灵活的吕不韦正是从赵括那儿得到了这个情报,看到了商机,便用尽家财,在边郡的众多商人还在观望之季,便大口吃进粮食,囤积居奇……</p>

吕不韦毕竟只是一地一方的大商人而不是像邯郸郭家、卓氏那样富甲天下。他一下收购了三个边郡那么多粮食,眼看着手中只剩下大约千金资本,心中自然发慌;于是便有了把手中的粮食马上抛出心思。这便有了他打着向赵括献礼、献计,顺便借钱借粮的名义,向匈奴卖粮的事儿。</p>

“吕不韦的计策是好……只是我们把府库中的钱粮借给一个商人,让他赌博――这不合王法不说,还很冒险啊!”数日之后,缭子听了赵括向他说起吕不韦的计谋,摇了摇头说道。</p>

“怎么,那个胆比天大的缭儿不见了――除了就知道数落别人的脾气没有改外,你还哪里像当初那个硬要拜到荀子老师门下的张狂缭子?”赵括看着缭子鼓着双腮,不服气的样子,好笑地说道:“人家吕不韦不过是一介布衣商人,却能想到上攻伐谋的计策。反观你我,学的是兵家法术,领的是将军都尉之衔,可就没有想到如此深远――这才得我们该计较的!”</p>

“我还只是个伯长,可不是什么将军都尉!”缭子把头一偏,噘着嘴,无力的翘着两片稀疏的小胡子反驳道;他驳得是那么单薄,显然是知耻而后勇了。</p>

“是是……看来你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大用了――要不也学着庞老将军那样子,过了六十才拜将!”赵括继续与缭子打趣道――其实如果历史还按原来的进程走下去,庞援还要再过近二十年,以八十的高龄初登将台。</p>

“不过大师兄,那吕不韦不过是看到可以大赚一笔,才向你献计献策――他们这种商人,要是没有三分利,才不会早起一刻呢!这个,你心里要有数啊!”缭子虽然好猜测他人之心,可他却是完全以个人的好恶来看来,他对吕不韦是多有猜忌,可对同样是攻于心计的李斯,他的心中就只有佩服的份儿了。</p>

“他为我们平定边患献出了好计,本来就应该加以褒奖和封赏,更何况他是自己劳心劳力在为我们做事――就算他是赚上了一笔,这又能怎么样?那是人家该得的――既为国家做了事,自己又得了利,这才是君子的作为。看来他吕不韦还真的要成为我赵国的一大义商了!”赵括这两天想了很多,他渐渐感到历史已经完全脱离了他过去梦中的所显。</p>

原来会去秦国寻求光大自己的一番学说的荀子,留在了紫山当马服令。李斯、缭子和吕不韦这三个本该围绕在八成已经不可能出生的秦始皇身边的能人贤士,现在都像遭了魔似地与自己不期而遇,在自己的帐前效命。</p>

一代名将庞援、秦开也投到自己挥下――“下一个会是谁呢?雁门的李牧――现在他还只是个裨将吧……这个阵容也太过豪华了――足可以统一天下了……”赵括傻笑了一下,可是很快又收起了笑。</p>

“这些将来留名史册的人物的命运,都被我一一改变了,可是我自己的命运又将怎么样?也许从长平安然回乡,已经不再是奢望了。东面的齐、燕两国已经在我的谋划之下,成为了相互牵制的水火之势。眼间的匈奴,只要调略得当,仿佛也可解决。如此,长平之战一开始,我赵军就可以放开手脚,全力一战……</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