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东周末年有战国> 第二百二十章 边地危局何可依(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章 边地危局何可依(下)(1 / 2)

 李牧毕竟还是个轻狂的青年将军,有着所有年青人都理所应当拥有的锐气,而这种志士之气却往往是如尖利的刺头儿一般,让人无法接受。挟着如鸿气势,带着驱逐戎兵极骑的新胜余威,李牧又有一点儿得意忘行,忘乎所以了。他此时也可算是意气风发,甚至是带着有一点儿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语调向城楼上看去,只等着杨柳城尉按他的命令行事,调集军队出城搜索、肃清附近可能存在的戎人斥侯眼线。</p>

城楼上的杨柳城尉先见李牧一军,心中一惊,然后又转惊为喜,为援军来到,自己与小城中的军民得以保全性命于边地乱局之中而高兴;可当他再细细一看所谓援军,不是两、三千骑风尘仆仆的骑兵,还有四、五十乘都掉了漆,断了几根车幅的战车――战车之后,连最低配置的二十王名随车步兵都没有。杨柳城尉不由得把脸色一沉,卓实是高兴不起来了。</p>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战车虽然没落,可是因为骑兵的骑具不完善,而在战争中依然保持着某种不可替代的战术作用――没有马蹬的骑兵始终无法像战车一样冲击敌阵,在原野中横冲直撞,毫无顾忌。随着战争规模的逐渐扩大,战争烈度的逐步增大,战车的这种重要的战术作用不旦没有被削弱,反而是大大增强了。</p>

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一乘战车和编制,从数百年前的三名车上甲士,七名车下甲士,十五名步卒的二十五人编制,发展到如今的七十多名步卒,合十数名甲士,近百人的庞大编制――几乎就与一个百之伯所组成的步军方阵人员相当。</p>

而战车的“没落”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其对地形的适应性差,而非自身战力不足――可是这种对地形的适应性差的“小毛病”于地形像中原一样平坦如砥的赵国边郡,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问题――在这里,战车依然是战场上的王者。</p>

至于在边军中编制很大的骑兵,不过是负责侦察、警戒护卫中军侧翼,或者是使弓箭补充火力空隙的辅助兵种――在对胡人骑兵的作战之中,赵国骑兵并不是决定胜负的根本力量,战车才是与战场之上,起到一锤定音的绝对主力。</p>

眼下的李牧这一支军队,骑多车少,更像是被刻意扩大化的斥侯骑队,那里像是援军主车――杨柳城尉心中以为李牧他们还真是在大军之间打前哨的骑兵队了,可又听李牧要他点失出城剿敌,心里便不怎么塌实起来,于是又半是担忧半是疑惑地向城下小将问去:“将军可是来援我?”</p>

“你看我们昼夜兼程的战马都跑得快断气人,人更是累得焦脸黄面的,不是从代郡、雁门开来的援军又是什么!”李牧虽是仰视杨柳城尉,可他那锐利如剑的目光与城尉双眼相交之时,却让城尉感到一丝逼人的英气――就好像城尉是立于城下仰止李牧,而李牧却是高高地立在城头傲视着城尉一般。</p>

再怎么说他家也是前来援助你的吧,还帮你赶走了在城外四处放火打刧的戎人,再说戎人说不定这一走了赶明个又会再来――这么一想,那杨柳城尉也就瞬间没了脾气,装着满心欢喜的样子,一边拱手作揖,一边寒暄道:“这位将军怎么称呼啊!”</p>

“本将姓李!”李牧在自家袍泽兄弟面前不会摆这些排场,可是面对不怎么熟悉的云中郡中之官,自然还是要端出些架子来,抖一抖官威将勇――这不光是因为李牧个性的张扬,更是为了压压云中郡的官将,让他们全力配合自己抗击戎我兵,等待庞援大军来援。</p>

人到屋檐下,便是不能不低头;你要人家帮你办事儿,自然就要笑面以对,把人家伺候舒服了,更何况还要靠着人家保命求活,面对李牧的轻谩之言与不屑的眼神,杨柳城尉也只好认了。他又看了看李牧之军,眼见个他们多是骑兵,心中还是不塌实――你总不能指着骑兵来给你守城吧――于是他再次问道:“将军可是大军的前锋哨探,故而要察探我地戎势军情,好迎接前锋之军……</p>

呵呵,我方才已令兵卒立于箭楼之上,四下观望过了――戎人已经逃得是没了踪影。如此一来,也就不劳烦将军你再亲自引兵搜敌了。我家将军之兵,皆已疲乏,军中之马皆以劳累……依在下看来,将军不如先引兵入城,歇息一下,喝点温热的黄酒,顺便让我的人把战马也饮、喂了,再说纠察戎人散骑也不迟啊!”</p>

杨柳城尉想得倒是周到得很,他的心思就是要把这一只军队先留住了,然后在迎来他想像中的前锋正军入城――如此一来,就是吓都把活动在这附近的戎人部落下给吓跑了,这便是除去了他心头的大患。</p>

可是李牧又发一言,让这城尉心中顿时就凉了半截儿:“公事要紧、军情紧急,我们就先不入城了,都尉你只需要为我们这三千来人马准备好食粮就行了――大家都有些日子没有吃上口热乎的了。至于酒肉――这酒就免了,可是能有大块的煮肉,那是最好,兄弟们吃下肚子,再在你这城中随处找个地方歇息一宿,养足了精气神儿,明日好再向西南方向行进,再逐戎骑!”</p>

说着,李牧还将手中的角弓一挥,萧洒地指向西南。</p>

“什么?你们不是来助我城中军民守城的?在你们后面的前锋正军主力也不入城了!”杨柳城尉有一点慌了。原来听属下来报,有援军到,他满是狐疑,又屁颠颠地就上城来看,果然看到有一支骑军,心中又窃喜着,以为自己祖上积德,总头算盼来了援军,可不曾想到,这一切不过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援军不过是在城中休息上一日,便又要离去――援军一走,他八成又要过着日日烽烟四起,夜夜闻胡狼啸天的苦日子了。</p>

“哈哈哈,我这里就这三旅骑兵,不过三千骑,还有战车五十乘,不过能编成一卒又一个偏的车队(十五乘为一偏,两偏为一卒,卒与步兵方阵的伯闾一样,是最基本的战术单位),而且还没有随车步战的近卒,你叫我怎么留一来助你守城?”李牧毕竟年青,新胜得意之间,一时大意,嘴巴一快,向城尉这么一抖落,说出了自己的军队的实数。</p>

这话一说,那城上的杨柳城尉更是心底凉透,只差结冰,他那薄薄的嘴唇,在寒冷的空气中冻得发紫,瑟瑟冻抖着再次奢望地问道:“大人能分出一支人马,助我等守城吗?”</p>

“哈哈……这回戎人犯境,不是大军掠城,而是小股劫杀,你们云中一带可是说是处处有烽烟,遍地飘血雨,处处方方的,都等着军队来援。真要是想把每一处都把守住了,那要用多少兵力?</p>

你说这云中如这杨柳城一样大的小城郭,有多少?只怕是不下数十座吧,更不说像九原这类的有城有郭的大城了。要是每成的都尉、俾将军都向我救一支人马助他守城,人这三千来号人头,只怕时一城也分不到百个吧――这杯水车薪的一点兵力,于你又有何用!”李牧虽把情势说得严重,可是面露笑容,表情轻松,全然一付悠然自得的样子,就好像他是领着一队骑众,在王家苑囿中守猎一般。</p>

</p>

听李牧这么轻描淡写地一说,杨柳城尉的心可就真的冻上了。因为戎人的扰袭,云中郡中原始而脆弱的驿站体系早就陷于崩溃之中,除了杨柳城上箭楼了哨目之所及的地方之外,所有的外部消息早就断绝。他只知道他管辖的地界上戎兵闹得凶,那里晓得整个云中都有戎骑出没于野间田地。</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