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东周末年有战国> 第二百三十九章 破敌屠城亦有义(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九章 破敌屠城亦有义(上)(1 / 2)

 众兵骑上战马,快路而行,又行将近十里。此时当空之月已经西落,李牧等军中将尉找到一处高地,便登高而望,环视四野。只见四下茫茫,夜色正浓,透过山峦之隙,向极远之处眺望过去,不过隐约可见灯火聚集与繁星当空,又如夏之萤火时伏时现于林密草高之中。</p>

远远看去,众人皆可从青辉摇曳的点点烛火之中判断出那处不知名的秦城也如云中的杨柳小城一般,不过是连名称都没有的矮郭浅池之边垂小城,大约城中守军不到千人,居民也不过倍于城中兵士。</p>

与先前夜行时的盲从而不知前程不同,众人一下子眼中泛起了一丝丝恶意的光,就像是黑暗中的无数双恶狼之眼正盯着莽原孤户家的羊圈,流着口水正准备大赶一番似地。</p>

“将军,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不如我们趁着月落天未明的空档,连夜攻城,趁他猝不及防,杀他一个措手不急!”一名骑都尉心中也是暗熟匈奴等游牧部族的袭城之道,见此战机,立刻向李牧建议道。</p>

“对对,如果此时攻城,定能事倍而功半!”既然上了贼船,要么安心与“贼”同流合污,要么被“贼”劫掠――自认为聪明又识时务的五原城尉此时也已不再推诿,反倒是赞同那名骑都尉快马夺城之说;他已知道现在已是深入敌后,要想生存下来,就是要一个快攻快走的战法才最是有效,最有消灭敌军,保全自己。</p>

李牧透过山谷林间,向秦城方向看去,轻轻一笑,回过头来,对众人说道:“只怕此时攻城,是事半功倍吧。先不说我军连日行军,明日为了穿过山涧河谷,又夜翻秦国边墙,行出百里有余,到了此处,已经是人困马乏,没有力气一战了――我军皆是骑在马背上的骑兵,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不说,又是轻装简行,连军帐之类的劳力之物都没有带上,更不说随军工师和制造攻城器械了――这样的军队怎么连夜攻击那城门夜闭,又有一丈以上高墙的秦人城郭?</p>

难得诸位以为我们还真是什么神兵天降,要凭借着我们一人一马之力,纵马一跃,跳上城楼不成?”</p>

李牧只说了两条,就已知众人知道羞愧,不在多言。</p>

见众官急躁地给他献上考虑欠妥的馊主意、昏点子李牧虽是面有怒色,口中责难,但他的已是心中了然,更暗知高兴――至少现在军官们知道自己已处于生死存亡之地,为有效命一战才有生机,他们的士气斗志是起来了,现在要想再发动他们激励起众兵卒起奋起一战之心也就容易多了。</p>

李牧收起谴责之言,改口说道:“大家的心思,我都明白,可现在我军处于敌境之中,更是要处处小心,时时警惕,万万不可蛮干胡做,鲁莽行事啊!”</p>

见李牧说起了软话,而且所言句句皆有大理,众官已就连声应诺,个个点头了。</p>

众军官已经请从了,李牧便向大家说起了自己的想法:“我军骑兵要想攻下城来,只有等到朝夕之季,要么是秦人晨曦开城之初,要么是他们傍晚闭城之前,先摸以小股人马到城前数里之外,埋伏起来,等待时机。而这时机,也就是趁着秦人清早睡意未绝之时,或是日落月出之前,秦人劳碌一日困乏之季,再以我军骑骑之迅速,在他们神情恍惚之间,便攻入城门,拿下城楼。之后,我们再大队骑军蜂拥而入城,方能拿下一城一地。”</p>

李牧说所的法子,正是在去年燕将乐闲、辛剧等人强收济东数城之时所用的战法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众人一听,试想事有先例,也无冒险行事的嫌疑,也就再次点头说是,表示赞同了。</p>

“好,那么……”李牧再向前方一望,又思考了片刻,然后言道:“那么我军兵士,皆纵马快行,躲入前方山林之中,好生隐密起来――我观前处距离秦城更进,又有山峦遮挡秦兵视野,正是我大军歇息,养精蓄锐,再图秦城的好地方。不如就用这地利之便,如猛虎隐入山林,伺机扑食一般,就藏在此处!”</p>

李牧把手中长鞭一指,指向前方林木茂盛之处,却又向是所指更远,直向秦城――选择在此处建立城郭的秦人可能只是看到了依山而建新城有防守之便利,便敌军无法展开队列,却没有想到山峰也会遮挡他们的视线,让他们不知正有猛虎伏于山间,正对他们虎视眈眈。</p>

***</p>

“将军,李将军……天色已经泛白,为何到了此时还不有所行动?”李牧在半醒半睡之间,却听到五原城尉又摸到他身边向他问道。</p>

知道五原城尉不过是找个由头来与他搭话,李牧也不用心做答,敷衍两句道:“连夜赶路,以至于身寒衣湿,正好就着太阳烤一烤,暖暖身子,顺道睡上一觉,解解身心困乏,皆不是两全其美的事之事?反正待到入夜之前再做打算也不迟……怎么?都尉着什么急啊!”</p>

“不是说好了朝时引兵伏于秦国城门之外的吗?”城尉见李牧一头躺在箭壶弓囊之上,而非起身作答,已经明白李牧不打算在晨曦发起进攻,于是再问:“那是傍晚之时,再图一战?”</p>

见城尉没有说什么“夜长梦早,当日做打算,免得被秦军发现我军动作”之类的凿凿之言,却推让一步,去问是否是傍晚再战,李牧便知他是明知故问,指东说西了。于是他也做出懒于做答的样子,把着双眼闷声点头,同时心中又思量城尉此时前来,是为了何事。</p>

“那么将军,此番谋略晚作不如早做,要不我先带人摸到前方为我大军打探一二,也好有个万全准备。”城尉从李牧的动作中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于是抛出了自己琢磨了半天,才想到的委婉词汇。</p>

“你就明说你不想让你的五原兵士做为主力出战吧!”李牧可算是知道了城尉这么积极,主动请缨是为了什么了――斥侯侦察的活计就教给我们五原兵吧,至于攻城杀敌的大功,我们就让给你们雁门军了;自然的伤亡牺牲之事也就归你们雁门军,我们只是在一边为你们摇旗呐喊,助你们声威就行了。</p>

城尉这意思当然还不只是如此,他的话外之意,一来是希望李牧从了他的意见,至少是影响一下李牧对他们五原兵的运用,不要把他们投放到需要拼死一搏的地方去;这二来才是他真正的意思――他也估计到李牧不会听他的,他方才之言,不过是抛砖引玉,想从李牧的口中套个话来,了解李牧要把他与他的兵士们放在什么地方,自己也好有个准备。</p>

李牧当然清楚城尉那些没有说出口的潜词隐句,也不责怪他对自己的不信认――人家毕竟不是你的直属部下,又不同雁门兵士一般常年吃喝在一口锅中的过命兄弟,大战在即,城尉等五原之兵有所顾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现在城尉能找主动找你说道,也算是开诚布公了。</p>

“都尉是想问,我当如何用兵?”李牧直言不讳,坦荡而问。</p>

“将军……”被李牧说中了心意,城尉眼光闪烁一下,下意识的避开李牧那一双一睁开就对他灼灼相对的目光。</p>

“既然我们是想互将自己的背后交给对方保护的同袍之人,又有什么不好说得呢。只要经过了这一战,我们的血就算是流在了一起,凝在一块了!”李牧没有避讳可能出现的伤亡,坦然地对城尉回道。</p>

“将军,在下知道将军之心,只是我们五原士卒多是云中国人乡野子弟,他们没有经历过多少战争,本是在家里,就是杀鸡宰猪,手中的刀都要抖三抖――我是担心真到了战场上……”城都已把心中闷了多时的话全透漏了出来。</p>

“这个都尉你大可放心。在收河南地的那些大小战斗之中,我从旁默默观看,便已然看出来了――我五原兵士皆是我赵国的勇猛良士,只是生于安乐之中少了些战火的锤炼,真要打起仗来,我还是放心他们的――要不然,我也不会死气巴咧地厚着脸皮向你们五原俾将、还向众守城都尉手中借来人马。</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