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东周末年有战国> 第二百四十六章 名臣李斯初展露(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六章 名臣李斯初展露(中)(1 / 2)

 “李斯……”赵括一语而过,口中轻声念叨着,心中里边,却是想得更多。</p>

自赵括到边郡任职以来,除了引荐了还是商人的吕不韦之外,李斯似乎就从他的视野之中消失了一般;一开始还不时收到李斯对边郡建设的献策信函,其言语之间也是自鸣得意,可是日子一长,除了正式公文来往,便再也不见李斯有什么别的动作了――要不是现在缭子这么一提醒,赵括还真忘了他暗中对李斯设下的“考察期”已经过了些日子了。</p>

“这大半年来,李斯辅佐孺雅学问有余、实际执行能力平平的荀子先生,做了不少实事,这事儿得倒也是兢兢业业,本本份份。</p>

看像子他心中十之有八中也知道我在考察他的能力……只是这段时间封邑上除了耕种、水利之事外,也没有什么大事,所以才显不出他的本事来。以他李斯的能耐,完成这些‘小事儿’自然是不在划下。</p>

从我与荀子先生的信函往来中可以看到,他老人家虽然还是李斯宠爱有嘉,言语之间多有赞赏――不过他不知道李斯在他面前已是收敛了锋芒,有心要韬光养晦;不然,就以李斯的性情本领,不可能才做出这么点儿,在荀子先生眼中看起来值得褒奖的政绩。”赵括心中思考着,对李斯这种压抑本性,有意隐瞒实力的“阴谋家”性子颇为不悦――说起来,他还是喜欢像缭子、李牧一类的刺头人物,还不就是秦开、李同一般的忠义豪列之士。</p>

“是啊,依我看来,咱们这李斯师兄现在正是畜势待发,只等一个机会表现出来!”缭子又故作高深地把他那两撇刻意蓄留的胡子一念,再言道:“就我知道,李斯师兄以前不是还向大公子荐人献策,怎么后来又像被霜打的青叶,蔫了呢?”</p>

“你这张狗嘴,又吐得出什么好东西来――不过又是说些自己的主观臆测吧了!”赵括嘴上这么说着,可却把手上的书简一放,做出要认真听缭子的阴谋论调的样子。</p>

知道赵括要他继续说下去,缭子也不藏着自己的想法,一言一句道:“兵家制胜之道就在庙算运筹,这庙算运筹说到底,还不是根据敌我情况,天时地利之类做出个推测――说句不好听的,这还不是在猜,是臆测啊――只是你要是打赢了仗,便叫你是英雄,输了就只好当狗熊了。</p>

咱们现在也是用这个道理,来推测一下李师兄的想法!”</p>

果然,缭子在进入正题之前,又喘上了;直到赵括用手指轻击机案,他才收起了他惯例性的表演,说道:“李斯师兄不像我这样的人,处处张扬而不知收敛,他是该亮剑拔刀的时候就亮剑拔刀,该偃旗息鼓就偃旗息鼓的主儿。就这么一个进退有道的人物,却在这回子,算是在大公子师兄您这儿,小小的栽了下跟头。”</p>

“哦?怎么个说法?”赵括听缭子这么云里雾里的一说,反倒是找不到北了,他可不记得何时像“整治”缭子一样,对付过李斯。</p>

“您老人家不是有意把人家李县丞放在封邑上凉了大半年吗?我与李斯师兄接触过不少,虽然他处处都对我这小师弟留了一手,可我缭子还是看出以师兄他的本事,不是一个小小的县丞之席就能容得下的。这个大公子心中也是清楚得很。</p>

可你为什么要把他放在一个小官位上呢?如果一开始是为了让他适应赵国官场之势,倒还好说,可是这一放,就是半年有余――我们这些与你一起出征的兄弟手脚个个升官受封,却独留他李斯一人在那小小的衙门官署中半年不挪位……</p>

连我这个旁人都看出来了,大公子你是在考察李斯师兄的才能品行如何。毕竟,他向你自荐时用的那手法,是有点小人用计,不择手段的架势――对胸中有如些计量的属下,当主子的是要多多考虑一下,如何用他,才不会反受其害。”缭子说得头头是道,却忘记了他当初是怎么使心眼子,耍嘴皮子,被赵括戳穿之后,又腆着脸,死乞白咧地拜到荀子门下为徒的事情。</p>

“的确,我是有这方面的考量,有心冷落他一下子,算是对他的当初乱使心眼的处罚吧!不过我想他正是知错了,所以才会热向我荐人献策,只是到现在,怎么又没有什么动静了。”赵括也不点出缭子自己的丑事儿,而是顺着他的想法附和一句,要引同样是个“阴谋论者”的缭子说出他对李斯的心思的推测。</p>

虽说李斯在自己的手中可是把既能伤人,又可害己的双刃剑,可是这样一把剑放在自己的手上,总比放在别人的手上要更让人安心一点吧――赵括可不想因为自己对李斯的怠慢而使他心生二志,让他这只已经煮进自家锅中,就等下口的肥鸭就这么不明不白的飞到了别家餐桌之前。</p>

“没有动静,便是有大动静――李斯兄师这是在向你这个当红的边郡长官抗议呢。其实大公子你重用了他荐来的那个商人吕不韦,其实就是在重用他本人了,这个意思他自然是知道的。可是你对他献上的种种治郡之策,多半是束之高阁,弃而不用――这对一个谋臣策士来说,可是凉心冷肚的大处罚啊!”同样是以赵括策士自居的缭子最是知道与他同职的李斯的立场:“重用荐人,而轻荐人之人所献之策,这可是如给咱们眼心不少,好瞎琢磨的李师兄在大冬天里泼上了一盆冰水啊!看来最‘阴险’的人物可正是您这个睚眦必报的大公子师兄啰!”</p>

听完缭子分析李斯的想法,赵括心中只有大叫冤枉,他要观察李斯是不是甘心在他手下做事是真,可是真要说要怎么用计设法的收服李斯之心,这样真是缭子无端的臆测。</p>

赵括知道李斯不同于一心为国的庞援、李牧,不同于重情重义的秦开、李同,不是能以官禄收卖的吕不韦,也以情牵绊的缭子;赵括知道李斯是有野心的人,他的野心就是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将从荀子的稷下学派发展而来的外孺内法之道发扬光大――在这一点上,他与赵括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p>

“李斯师兄所要的,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与所学之道的场所,而我那马服县丞的场面是太小了一点……看来,是要给他谋个出路了……”赵括算是明白李斯又在与他耍什么招数了。李斯这是以退为进,以不争而求争,用无声的方式向赵括表达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夙愿。</p>

“可不是吗?李斯师兄厉害啊,可不像咱们,傻乎乎的跳到阵前争功,最后屁股腚子上还中了那么一箭……”缭子半是自叹不如,半是嫉妒地向赵括说着,同时还把自己“因公受伤,理因得赏”的私货,捎带着抛到赵括跟前。</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