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东周末年有战国> 第二百六十五章 何惧道阻路且长(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五章 何惧道阻路且长(下)(1 / 2)

 吕不韦虽也算是一个人物,可毕竟不是上得战场,斩得敌首的将尉,要他一个商人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还是不太可能的。当那一柄已被主人长年使用,而岁月染出一层油光的宽刃青铜长刀插入地面之时,他的双目还是不由自主地钉在了颤微微的刀把儿上,而他的一只脚也向后退了半步。</p>

好在吕不韦穿的是一身冕服,冕服的下裳肥大,挡住了他脚一的小动作。在众胡酋的眼中不过是见赵国使臣身子微微一颤,再看赵使面容,依然是面不改色――吕不韦那外强中干,心中忐忑的老底,那刺猬的软腹终究还是没有因为宇文族长的掷刀吓唬而露出来。</p>

见赵国使臣不过是身子微抖,却面无惧色,那宇文族长在众人还不知发生了什么时的空挡上,便跃下高大的马儿,走到吕不韦面前,行了个抱拳之礼,然后道:“吕先生,如果是早几年来,也许我们还有得谈,只是现在……”</p>

宇文族长把眼睛向自己身后的东胡军队一瞟,又带着吕不韦的视野向东胡队列的侧后方看去,同时一语双关言道:“所以我才会说:没有找错仇家,仇家就在我们身边!”</p>

说话间宇文族长不经意地把瞳孔又转到吕不韦身上,那虽无敌意却又是极不信任的眼色分明是在对吕不韦说:对于我们些夹在强大的匈奴与同样强大的赵国之间的东胡部落来说,不管是你们赵国人,还是他匈奴人都是我们的仇家,所不同之处,不过是旧仇新恨的区别罢了。</p>

“怪不得出行之前,马服君再在嘱咐我要以兄长对待幼弟之态来待东胡各部,无论他们是降了匈奴的,还是还在苦苦支撑着对抗匈奴的――看来这些东胡之人还是没有忘了旧日之事啊……不过也好,现在匈奴人给他们添上的新恨可是倍于我们赵国给他们的旧仇了。单靠着这个就能游说上这些东胡酋长一番,虽不能让他们马上投靠我赵国,也以让他们放我通过他们的领地,去联络那些与我们素来没有多少恩怨,又一心对抗匈奴的其他东胡部落。”</p>

吕不韦顺着宇文族长的施礼,回了一个拱手礼,正好找话题道:“不知这位族长是更恨欺压你们的匈奴人,还是我们这些曾经把你们赶出代地的赵人?”</p>

“这个……”这个问题,宇文族长一时半会儿,还真的回答不上吕不韦了。</p>

要说对赵人的怨恨,其实像宇文族长这种岁数的新一代东胡人已经很淡薄了,毕竟他也是从父辈的口中才得知自己的部落曾经生活在南方某一处水草丰美,天暖和的牧场上,而正是赵人的兵马把他们驱赶到了现在的恶邻居匈奴人边上。打不过就人家就迁徙,去抢占比自己更弱小的部落的地盘,这是草原上的生存法则之一,只怕这些降了匈奴的东胡部落的酋首们平时怨自己没有本事,振兴部落比怨赵人当年赶着他们远离故居还要多一点吧――草原之民的乡土情结说到底,还是不如农耕的中原之民。</p>

而反看匈奴强加给宇文族长的新恨,那可是有切肤之痛,历历在目,难以忘却的。远的不说,就说去年大雪天寒,部落中冻死了不少幼畜,眼看着到了春天定会出现饿肚子死人的情形。好在,他部落中的一个头人好不容易从赵国的军市中购回了两牛车粮食,这头才向他报到赵国商人有良心,没有乘机抬高粮价卡他们的脖子,那头匈奴监军就招来匈奴兵士,抢走了一车半的粮食,害得到了春天他的老婆没有奶水哺育幼儿,他的小儿子不过半岁便夭折了――这可是血亲之仇啊,宇文族长能不铭记在心,一想起来就心如火烧吗?</p>

当然,他还不知匈奴人之所以会来的他部落抢粮,正是因为吕不韦向赵括献上的“择人售粮,以乱胡人之心”的大计所至,而把所有的罪过都算在了匈奴人头上――草原之人虽有狡诈之处,但天真起来,也不是中原之人所能想象的。</p>

一头是仇怨已淡还略受人小惠,一头是新仇连绵不决,其实在包括宇文族长在内的这几位东胡酋首的心中,已经对吕不韦的问题有了模糊却有肯定的答案。不过现在碍于自己身为匈奴单于的臣属身份,又有匈奴人派到部落中的监军在老远的地方监视着,加之出于对吕不韦的不信认,所以才不便向吕不韦表明心中所想。</p>

看着对方言语支唔,吕不韦一眼看去,便知眼前这位故作凶恶之态的东胡酋长正在犹豫了。</p>

“在买家犹豫不觉之时,让点儿价,或者是加个添头,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商人作生意的小花招。吕不韦是个商人出身,虽然比起一般的只知聚敛财富的贪婪商人高明不少,可还是按着自己的惯性思维想道:“两害取其轻是人之常情。只要我们这头开的价钱公道,不愁你们这些家伙不倒向我们这边。”</p>

于是他收回了先前退向后边的那支脚,双腿并在一起,耸了耸稍稍下垂的两肩,又咳咳地咳嗽两声,有意打断宇文族长的思絮,在对立两眼不定之时,又抛出赵国与匈奴的对比:“我早就听说过匈奴单于待你们这些东胡降部不薄了――至于怎么个‘不薄’想来诸位首领心中自会算记,本使就不在这里多说,免得大家伤心了。本使现在只说说我们赵国是如何按旧时之约,视你们东胡为我赵国臣属子民的吧。</p>

自我家君上执掌边郡大权以来,重守旧约,视你们东胡之民为我赵国子民,每每有被匈奴人贩卖到我军市的东胡之人,皆以钱粮买下;之后依他们的心愿,或者是按我屯垦边民的待遇,按他们的亲属关系,授于一户百亩食邑,任他们放牧、耕种;或者是给他们粮食、马匹,放他们回到原来的部落――想来这样回到你们部落中的民众,无不感慨我赵人待你们如兄弟吧!”</p>

“是……”宇文族长把头略略一点,不知是在表示同意吕不韦的说法,还是在感谢以他为代表的赵国官府众官的重启旧政开辟新策,使他部中分离的骨肉得以团聚。</p>

其实私人出面,官方出钱在外国赎买沦为奴隶的本国之人回国,放其为自由人的政策至春秋时代,就已经在中原各国之间流行开来,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凝聚国人之心,让国人有国家意识,以应付入外武入侵之类国变――正是数百年间这样的政策的执行与积累,才换来了后来如宋人抗齐,齐人拒燕之国人自发的抵抗外敌之举。当然,这政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解决发动对外战争之时的兵源问题――奴隶是不能从军的,只有国人才有军事义务,才可能忠于自己的国家。</p>

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奴隶的社会地位渐渐提高,成为只要服投立功,就能帮自己与家人摆脱奴隶身份的庶子阶层的出现,这个赎买国人政策便渐渐成为无意义的旧政,而渐渐被世人遗忘,以至于废止了。</p>

不过到了赵括治郡之时,为了向东胡之人示好,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就地解决边地人少地多的情况,熟读古籍的他又把这个旧政搬了出来――之所以说上旧政新策,那是因为赵国要用古制弹压反对新策的声音,又要给赵国朝廷有个交待。</p>

虽然说赵括行此旧政新策,是有向东胡释放善意的意味,可是却没有像吕不韦借题发挥,对这些东胡降部酋长所说的那样,是出于“同胞血缘”之情。</p>

除了宇文族长,那些本时不明不白的就受了赵括治郡的恩惠的东胡酋长们一时间也是点头语塞,认同当下匈奴对他们部落的迫害甚于赵国最初对他们的战争,更不用比之后赵国对东胡诸部所行的怀柔之政了。</p>

“对了,独孤族的首领,本使为游商之时,曾经在邯郸城中买下过沦为妓馆歌姬的一名东胡女子,就是你们独孤部的。她被妓馆老鸨唤作雅儿,其实东胡名字好像叫水泽之类的…...不知是否是你家亲人?”看先前扮作凶象的宇文族长不说话了,吕不韦又把“攻击”的目标转向了年青气盛,想来也会更意义用事的独孤首领。</p>

“以水泽为名……”独孤首领回味了片刻,仿佛记得自家氏族血亲之中是有一个以山水为名的小姑娘在不知多少年前被当成人头献贡,送去匈奴。</p>

“对,好像是有这么一个歌儿唱得像山林中的黄莺一般的姐妹之人被送去了匈奴……还以为她如今已经成了匈奴人的妾室,没有想到,居然流落到了赵国国都……”独孤首领虽然知道这吕不韦本身是个混迹于邯郸的商贾出身,想来定是阅历丰富,没有想到世上还有这么巧合的事,他居然还买过自己氏族的亲属。</p>

</p>

不由地,独孤首领与吕不韦的关系似乎是近了那么一层。因为事关同族之人的下落,他也顾忌不得吕不韦名义上是敌对国家的使臣,便问起吕不韦私事儿:“那姑娘现在在什么地方?”</p>

“我当时一时糊涂,想把她献给我家君上为妾,却不想我家君上正开新政,释放东胡奴隶。于是,这女子现在在我家君上的执政府中,为可出入正室厅堂的上位侍者。唉,女子终究不比男子,虽然思念你们,却不敢只身回到草原,与你们这些同姓血亲团聚……”吕不韦又猫哭耗子似地,做出感慨人生境遇,不忍看那独孤首领氏族之人天各一方,忍受思亲之苦的样子。</p>

“哦,我们东胡之人,不为奴隶,不做姬妾,也能入得中原大国君侯府中,为近身之人?”虽说作为侍女并不是什么高贵的职业,可是比起作奴隶或是侯门私妓一般的所谓的“妾”来,境遇却又不知好多少了――也难怪一名东胡酋长一脸惊奇的半是自言自语,半是向吕不韦求证道。</p>

“当然……记得我家君上的私兵近位之中,还有一名流落到赵国的东胡猎人。他好像是在贩卖皮货之时被人诬告入狱,又正巧被我家君上救出――为了感谢我家君上救命重生之恩,拜在我家君上的私人骑队之中……现在都当上卒长了――要知道马服君的私骑兵士,就算是放到我赵国军中为官,最少都能做到指挥百骑的伯长――就如你们的百夫长一般!”吕不韦又把从大嘴的缭子那里听来的掌故向众胡酋说了一遍,以向他们证明赵括待那些归顺赵国的草原牧人视如自家子民。</p>

“哦……”众胡酋不约而同的放出相同一声,皆作不可思议之状,甚至有多心的胡酋在心中认为赵国使臣为了达成目的,而不故体面的吹牛夸口。</p>

吕不韦显然是察觉了众胡人那充满怀疑的目光,知道自己是说得过了点,于是改口又说起了另一个已经传遍草原的事例:“去年楼烦领受匈奴单于之命,在不适合行军打仗的冬天急攻我赵境,虽然战败,却也杀死射伤我边地军民不下万人之巨。可是楼烦白羊王被我君上所引数万大军围困于白登山与平城之间后,即使醒悟,率众兵归附我赵邦,又于今年年初,举部众投入我境……</p>

诸位首领也都知道吧。楼烦白羊王被我家君上保为白羊侯,率部众迁徙于水源充沛,草木繁盛的五原、九原两郡的河流汇集之处,泽沼淤积之地,过起了为悠然自得的定居放牧生活――他们只要每年向我赵国提供一定数量的战马,做为赋税,便可以他们的旧例过活了。</p>

这可是我们赵国对那些曾经与我们敌对,杀过我边民,还在我赵国与匈奴之间,反复无常的部落的态度……”</p>

吕不韦停顿片刻,看到众胡酋好像若有所思的样子,于是又继续放话,再次发起文宣之战:“我虽然不知我家君上会如何对待在列诸位的部族,但想来我赵人与你们东胡也算是有相同的血脉――对待你们,定不会比那害过我边地军民的楼烦人差吧,虽不能说放你们回故土继续游牧,可我听说那五原之郡现在都还有大片的肥沃土地都是还是有国无主之地……”</p>

说到这儿,吕不韦又是刻意忘了一眼众胡酋那巴望的眼神,然后才做出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的痛惜样子道:“唉,五原郡虽大……可是容下你们整个东胡部落却是勉为其难了点!”</p>

一听吕不韦说狼多肉少,不快吃就连块骨头都没得啃了,对他的态度已经软化的众胡酋,立刻吞咽起了口水,可是他们话到嘴边,却又是说不出来了。</p>

吕不韦顺着这些胡酋不断向侧后方向瞟去的眼角余光看去,又看到了那如鬼影一般时隐时现的数骑骑兵――不会多想,吕不韦立刻明白这些也经被他在商道之上练就的三纯不烂之舌,说得猿心马意的东胡酋长,心中在担心什么,顾忌什么了。</p>

“果然,早就听说匈奴单于会排出一些下级贵族,带着数骑亲兵去到个降服于他淫威之下的外族部落中充当监军耳目,监视各降部动静,甚至于横加干涉降部的内部事务――没有想到,他们在这几支不怎么强的东胡降部中,也布置有监军……看这规模……看样子每个部落中都派出了不下十骑――指不定他们的手上还握着这些东胡首领的家人当人质呢?”吕不韦一开始就奇怪这些平时与自己也算是有点子生意往来的东胡部落,这一回怎么半点面子也不给他,还倾其部中全部战力,摆出这么大的阵仗“迎接”他――这原来是他自己疏忽了,没有想到东胡部中那么多匈奴的眼线,更没有想到曾经是天之骄子,自比雄鹰的东胡之人这么畏惧匈奴人。</p>

“投降匈奴的东胡部落虽然打心眼里还是敬畏势力更甚于匈奴的我赵国的,可是相对来说,匈奴骑兵的行动力可比赵国大军更为迅速,他们对这些东胡部落的威胁也是迫在眉睫的……我无论怎么说得这么东胡首领心动意想,还是不能解除匈奴对他们的监视与威胁。</p>

我所给出的远景虽好,却终究比不过匈奴人的长弓快马对东胡人的威胁来得紧迫……看来如今,想要并着这两张嘴皮子就说服这些不能自主命运的东胡人与我赵国联系,成马服君稳固北疆之事,显然是不太可能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