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东周末年有战国> 第二百八十一章 左右开弓即断柳(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一章 左右开弓即断柳(下)(1 / 2)

 使得强弓利矢的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左右手使用习惯,只使用左手开弓,或者是以右手拉弦,就分别被叫做左射与右射了。</p>

左射与右射本是个人使弓用箭的习惯,可真到了战场之上,却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p>

只擅长使左右手的一只手拉弓,就只能向一边射箭的话,因为转身不灵,就会产生很大的射击死角。这个死角本可依靠射手的身体的迅速移动而被忽略,可随着成行成列的弓箭兵阵的出现,原本在单人用射击时不那么明显的射击死角也就凸显了出来――结阵的兵士不可能像单兵那样灵活的移动。</p>

要克服这个射击的弊端,也不是不可能,那便以是灵活地布置阵中射手的射击方向;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也是谓惨重,阵中释放的箭矢密度会急剧的下降,多少有些得不偿失――因此,历代兵家很少这么做,而是竭力地让一阵射手只射击一个方向,以增强箭雨的密度。</p>

时逢战国时代,不光是中原的战国,也是草原各族的战国与大统一的时代,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为了更快的训练出可以一战的射手,使阵中箭矢皆射向一个方向,便有意识的多练右射之兵――因为左撇子无论古今都是少数,使右手的右射自然的就成了将军练兵的首选,于是右射也就多过又射,而左射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少见的能力,一般人都是右射了。</p>

这么一来,左射渐渐地特异化,成为中原武士们用来炫耀带有观赏性质的特殊技艺;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也不是绝对的……</p>

因为右射的大量出现,便使战场上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两军对垒之时,往往是一开战就向对方的阵营中释放大量箭矢,善于右射的射手们会自觉不自觉的把弹丸矢头射向偏左的方向,射向对方的右军阵中,大量杀伤敌兵――相对的,自己的右军也会受到敌方全军射手的重点关照。</p>

如此两军对射,往往是对阵双方的右军最先崩溃――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军中右军往往就得到了加强,而左军就成了相对右军的弱旅,以至于后来出现了军中以右为贵的情况。</p>

这时,如果军中有一支善于左射的军队,使会成为战场之上的一支奇兵――以密集的箭雨攻击敌军最为弱小的左军,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奇效,达到出奇制胜的战术效果――这就是左射虽少,同时不作为制式兵种,却又被一些独具慧眼将领赏识,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p>

而在草原之上,左射更被胡人看作是一种重要的军事技能,那是因为射手是骑在马上,有马首挡着,弓只能放在马头的一侧,如左手执弓右手开弓就放在左侧,只能射马的左前方,而右手执弓左手开弓就只能射马的右前方――骑在马上,马队的掉头不如人方便,骑射的草原兵卒的射击死角大大地大于步射的中原兵士,在结阵齐射之时,更为不利。</p>

所以草原上的酋长、族长们就会刻意地突出了左射、右射的要求了;他们往往会专门训练一定数量的左射骑兵,来补充骑军的射击面,回避射击死角。</p>

当然,如果手下之人能掌握双手左右开弓的技术,自然是最好;只是如此一来,训练射手的时间、成本都会大大增强,大有盗鸡不成反蚀米的意味――自认聪明的将领们可不会做这种赔本的买卖。当然,不管是在中原,还是在草原,虽能左射,又会右射的神射手都是受好武的君主、好斗的将领欢迎,还有普通百姓追捧与尊敬的。</p>

在赵国兵士与从东胡人眼中,赵括就是这样一个能左右开弓的神射手――能做到左右开弓,还能弹无虚发,更是坚定了他们的这种想法。</p>

看着赵括骑在马上,左右开弓,如猿过林,再看他胯下骑骥如风似电,众人已经对赵括的射术钦佩不己,只等赵括再发一矢,又断一柳,然后好从他们的喉咙中迸发出雷鸣一般的叫好之声。</p>

这边赵括也不负众望,在雷动憾山的阵阵呼喊声,不但是保持着一颗平静如水镜的心,迅速地从箭筒中抽出一羽长箭,稳稳将其搭在弓上;他一转身,一使力――长弓张开,居然是以及其别扭的姿势,左手开弓,却又把利矢指向左前方。</p>

“这也能射中!”草原勇士们看着赵括的这付架势,心中立刻起了疑问。</p>

可他们却不知道在中原如邯郸之类的繁华都市之中,上至王侯显贵,下到市井小民,皆流行奇射之类的娱乐把戏。像赵括当下所用的这种怪异的射击姿态,不过是求个新奇好看,博得看观众看客的声声喝彩,至于是不是能一矢中的,那到是其次的事情。只是赵括这一次却是力求中的断柳,姿态相对平和稳重,动作幅度不大,所以射姿就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不过,以这样的射姿来唬唬虽然也能使出奇特好看的射箭姿态,却没有见过中原繁华的东胡人,让他们认为自己有意为之,为的是搏得众人关注,是技高人胆大的表现,如此还是可以的。</p>

嗖!</p>

不过刹那之间,利箭划开空气,刺穿长风,直直飞向摇曳在微风中的柳枝……</p>

喔!</p>

一时间全场鸦雀无声,只等柳枝落地,柳叶飞散……</p>

很遗憾,如蝶般纷飞落地的,只有几片青绿的柳叶――柳枝尖儿虽然断开,却还有一丝坚韧的树皮与枝条连在一起,像折断了的旗帜一样,凄惨无力的垂向地面。</p>

“看来我是输了,没能射断这最后一支柳条……如果我们事先把柳枝的青皮去了,只留白杆,如此一来……</p>

嗨,也罢……输了就是输了……”赵括先是故意自谦,把自家威风灭了去,然后回头向拓拔酋长坦然一笑,就像在对他说:这就是我的本事,下面看你的了!</p>

见自己的对手的表现如此之好,大大超出自己的想象,又见其做出此如谦逊之态,拓拔酋长心中大喊:不妙!</p>

俗话说过分的自谦就是自信,乃至于自满的另一种解释--虽是胡人,拓拔酋长看出些端倪,隐隐感到在赵括的谦虚下面,还藏着如中原文化一般棉厚的东西。</p>

而赵括最后数言,看似没有多少份量,可是却给了已经自认轻敌,正在吃着后悔药的拓拔酋长一种巨大而无形的压力,让他一时间手足无措,不知下一步怎么走了――至于先前的自信,也随着与赵括双目相会,点头致意的那一刻,烟消云散了。</p>

“呶……该,该我射了!”拓拔酋长的头儿轻轻点着,背心的冷汗冒着;至于手心,自然也是汗湿弓背,连手轻轻地哆嗦了两下。</p>

现在他那一手三矢断四柳的本事,不知还使得出来不了……</p>

平日里用来取乐的游戏之术,玩得是轻松惬意,可到了现在,反而成了事关他拓拔一部酋长面子,乃至于他为拓拔部牟取盟主之位的紧要关口;偏偏提起比试射术之事,又是他首先提出,而且赵括已然当着赵国兵卒,众东胡同族过万双眼睛射断三柳,事到如今,他拓拔酋长只有把满口黄牙一咬,纵然心如刀悬,却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p>

“就算是一时失手射偏,当不上盟主了,至少要在众族长、长老面前把颜面保主吧!”原来还想着三箭断四柳,漂亮地从赵括那里抢来风头的拓拔酋长,现在想的居然也是保个平手,再图进取了。</p>

心态的微妙变化,正是拓拔酋长信心动摇的表现,这种内心深处的动摇,很快就随着他僵直的马上动作而表面化了……</p>

失去了游戏的心态,便失去了平常之心,可拓拔酋长却偏要故作镇定,硬着肩膀拉开弓弦,身子都随着马儿奔跑时的上下起伏而艰难的挺直着,力吃在同族与外人面前维持他这个东胡第一强部首领的尊严。</p>

“射不中,又怎么收场……”当马蹄凌空踏起,掀起草旬的青皮,扬起泥点儿时,拓拔酋长的身体被抛到了高点,他的心情终于坏到了极点。</p>

不敢再有半点怠慢,拓拔酋长以标准有余,柔性不足骑射姿势射出了他的第一羽箭。</p>

到底是马背上的民族,虽然心如波澜荡漾,身如木般呆直,可是这一支箭依然按他主人的心思,穿过细细密密的柳叶,直插柳支而过。虽然有一点勉强,可柳枝还是被射了下来,落在被马蹄新翻开的泥土之上。</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