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东周末年有战国> 第二百八十六章 君臣庙算待运筹(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六章 君臣庙算待运筹(中)(1 / 2)

 十多年前,正是赵国消化五国伐齐时所得利益,国势正劲之时,而那时的秦国正是宣太后当政,四贵与相邦魏冉为了自家私利,不停的消耗国力,征战四方的时期。整个秦国迷漫在表面风光,政政外交乱而无序之中。</p>

正是在这个时期,秦国四贵们为了在自己的封邑前面建立起一道屏障而发动了对南方大国楚国的战争。就在秦国大半兵力投入楚地之时,秦国有识之士才猛然发现自己背后的赵国已经从沙丘之乱的混乱中恢复了过来,成为自己最大的威胁。如果此时秦赵之间暴发一场举国之战,那么灭亡的必定是同时与楚赵两个大国在南北两个方向开战的所谓强秦。</p>

母后与王弟们惹出的乱子,只有他秦王稷去收拾,于是一场看起来赵国赢得了面子,其实秦国得到了实惠的渑池会戏剧性的发生了;原本求人请和的秦王稷在会上以一付强势姿态示人,而原本居于优势的赵惠文王却是畏首畏尾,表现的唯唯诺诺,要不是有蔺相如的机智,廉颇的勇武,只怕是赵惠文王连看都不敢多看本自己的父亲一手扶植起来的儿王秦王稷一眼。</p>

渑池会在成就了赵国名相蔺相如的同时,也是赵国失去了灭亡秦国,统一天下的一次大好机会。</p>

可能是人老了吧,一回想起这些往昔的得意之事,秦王稷的脸上自然地流露出了自豪的笑。</p>

“王上之所以会万金玉体涉险于赵国兵刀之前,又甘愿为我秦国之利而为天下人笑做背信无义之人,是为了什么?当年的情况与如今何其相似,怎么过了十多过来,王上的智慧不长反少了?居然被一些虚名假利蒙蔽了耳目!”就在秦王稷沉浸在过往的辉煌之中而自鸣得意之时,范睢却说了重话。</p>

“你……怎么……”秦王稷有一点恼火了,可定神一眼,自己这些年来,内忍宣太后、四贵,外让赵王魏君,又是为了什么呢。</p>

“对,对,又是一南一北,两头用兵,要是现在攻韩,则赵国必然来救,从我大军身后发起攻击――前两次围困魏都大梁之时也是这个情景,两次都是因为赵国的出手阻扰而使我大秦千万子弟的牺牲化为虚无…….”把记忆再往后推几年,秦王稷从赵国身上得到的全都是一个又一个痛苦的回忆。</p>

“那么你以为,现在是要收手了?”秦王稷从回忆之中走了出,向范睢发问道,语气之间流露出对已是唾手可得的韩国上党的一丝不舍。</p>

韩之上党的意义,绝不止是一个物产丰富、人口重多,为控制它的国家出粮出役的中原郡县这么简单。它被由五台山脉、太行山脉、太谷山脉、中条山脉切割成大大小小的塬地、山谷平原,再加上数条依山势而流长期淌的大河小水的阻隔,使行军用兵极为不便。</p>

可就是这个不适合大军行动的地方却处在魏赵韩三国之间,成为三国天然的国界,同时更是遏制秦军东进平坦的中原腹地天然的堡垒,对三晋之国抵御强秦的兵锋有着非凡的军事意义――相对的,一旦秦军占了上党,就意味着秦国在军事上取得了最大的主动权,可以把兵锋直指向三晋心腹。而秦国统一天下的脚步也将大大加快,甚至于说就在秦王稷为政的最后时光中就能完成这一亘古为有的帝王伟业。</p>

“王上,记得前些日子正是那赵国的马服子的一员副将手下一支偏师袭击了我上郡边城,便引得王上寑食不安,殚精竭虑,急着打乱了征讨韩国之策,兵行险招,以大军强攻野王,生生把韩国两分……试问我上郡之于我大秦重要,还是上党之于赵国重要?要是我军占下上党,赵国的新王会是什么反应――只怕不是发动一场数万人的援韩之战,而是出重兵与我秦国在上党决战了吧。</p>

可是王上,刚才经历了先前攻韩一战,连占野王、南阳,我们还有足够的准备,吃下上党吗?</p>

所以王上,臣下以为上党不是不能占了去,只是不要急于这一时,要想个稳妥的法子,既得了上党,又不至于激了还在酣睡中的赵国君臣,要是真的搞得他们立刻与我一战,只怕是我大秦准备不足,就算是有大将白起带上三、四十万大秦锐士,也不能保证收上党的同时又挫败赵军!”</p>

“你是说……?看来你小子是早就盘算好了……说,又有什么新策了?”秦王稷听到这儿,便已经是转怒为喜了。</p>

“臣以为我军应当继续攻打韩国上党!</p>

王上,话说烧肉还是要小火慢熬,做出来的才能入口就化――臣下所说的这个‘打’可不只是打这么简单,一是要真打,二是不能打过了火,同时要派出使者去规劝上党郡守率上党军民归降我大秦!”</p>

“以打促降,以兵相迫,不战而胜?”秦王稷听出了范睢的上党计的精华所在。</p>

范睢默然一笑,连连点头,同时又作了个揖,以示对秦王稷的佩服之情。</p>

“好,就这么做,这件事孤便准了你!”做为对宠臣的最好赏赐,秦王稷大手一挥,同意了范睢的计策。</p>

“王上,还不急,臣以为一是为了表示我军劝降的诚意,二是为了彻底执行王上的意思,最好还是再派一名将军,代替武安君完成对上党的最后一击得好……”范睢试探地说起了阵前易将之事。</p>

“这样好吗,阵前换将,兵家大忌啊!”被范睢一番冠冕堂皇之词弄的一惊一喜的秦王稷一时没有看出范睢的私心作祟,想要压制风头正强的白起,而只是单纯的从军事角度上考虑得失道――英明一时的秦王稷到底还是老迈了。</p>

“如果单看兵家得失,阵前换将自然是忌讳,可是从攻韩大略上看来,换了将,比不换要好……武安君是何等人物,我大秦第一名将,威震天下,天下群雄莫敢正视!如果我们用一个别的将领把他换回咸阳,那就是向我们的对手说明我军的进功力度当不如之前,便是向那上党军民示好……说起来臣下以为必须要换一员与武安君一样得力的大将,那也是武安君为将太过暴虐――他屠城太多,敌国军民一听说是他为主将攻城,不是献城请降,便是拼死抵抗――我看这韩国的上党郡守不是那么没有骨气的人物,要不让他必闻武安君之威名而降……想来上党一战,定又会白白害了我关中子弟的性命……”范睢又数落起了起白为将的不是,而他要求阵前换将的好处正是为了贯彻逼降计谋。</p>

“这倒是你想得周到了,只是你也知道武安君性情忠直,这没有什么理由,就把他给换下来,让他就把就要到收的功劳拱手让于他人……</p>

让前方拼死作战的将士寒了心,使大军失了士气,这只怕是不合情理吧……”秦王稷是个有为之君,他爱惜自己的将军,视他们为国之利器,他当然知道利器是绝不能自损锋芒的。</p>

“王上能这么想,那就更好了!”范睢是有备而来,早就想好了怎么应付老秦王的惜将爱才之心了。</p>

“怎么,你这两张皮一个口的又有什么说道了?怎么换回白起,便是更好了?”秦王稷带着好奇之心问道。</p>

“臣下知道王上视武安君为上苍赐于王上,可横扫千军的神剑,是国之利器,我大秦至宝!”为了配合自己的阴言酸语,范睢还刻意在脸上做出嫉妒万分的表情。</p>

“老早就听说你这厮嫉妒人家武安君天纵奇才,威名一方,以武功赢得我大秦君爵――没有想到你也是个实在人,心里藏不事儿,就这么老老实实把这话给说出来了”不用范睢多说,秦王稷从他那张青灰的脸上已经嗅到了阵阵嫉妒的酸腐味儿。</p>

摸着良心说,范睢本人不是没有嫉妒过白起,只是那嫉贤妒能的程度还没有小人到把“嫉妒”两字一笔一画地写在脸上,如今他这么做不过是在做给秦王稷看,求的就是个以曲得直,显示自己是有着卓尔不群“节气”的真小人。</p>

“王上以为我范睢的德行如何?比起朝中群臣来算是上流还是下游?”范睢又是一问。</p>

“你吗?平时结私党交权贵的事儿没有少干,可那些都是孤王默许你的……真要说到德行,你不是个中等,也算是个中上了吧……怎么,原来你还是在助那白起脱困啊!”秦王稷细想范睢之问,然后惊异道。</p>

“是……也不是……于私人,臣下是巴望着武安君多得点战功好当了出头的鸟儿,为朝中众位臣工大将嫉妒,成了先烂的出头椽子;可是于我大秦来说,臣知道武安君是我大秦无双之将,是一柄可以斩杀列国君王的利剑.......</p>

王上是爱剑之人,自然知道再好的剑有可使用限度,好剑在斩开敌人厚甲的同时,自己的性命也就减少一分。以剑喻人,武安君还能再为王上您用多少次,而不招来满朝之人的嫉妒,甚至是因嫉妒而生的阴谋陷害!</p>

退一步说,王上您想想,武安君有破楚、削魏、攻韩、却赵,乃至几乎灭了东帝齐国之大工功,做为一个武将,您还有什么多少东西可以赏他……</p>

做为王上,您可以兴而脱口道:以白起之功,赏他半个秦国有何不可!可是还是做为王上,你为了我大秦的江山社稷,不可能赏武安君半个国家……</p>

王上,如武安君真到了群臣妒之,您又无赏可赏之时,又会怎么样?”范睢越说越快,起说越急,差一点儿就要把老泪给说了出来。</p>

范睢这一句,也算是能言善断的秦王稷一时无语,不知何言以对了,而他的心中在乱如麻绳之间,已然是想到了最坏的结果。</p>

“只有找个让天下人不服的接口,杀了功高震主的武安君――以王上的性情,您是会那么做的……”范睢把脸上的种种表情骤然一收,冷冷地道。</p>

他果然不亏于后人冠以他一代名相的称谓,即使是自己不出手加害于白起,也预见到了以白起现在的势头,必然会以悲剧性的结局收场。同时他也正是摸清了秦王稷在有看似强力无情的政治手腕的同时,还有着一颗不为人察的凡人恻隐之心,这种心思尤其是对自己人,劳苦功高的自己人,便为明显。</p>

“你……好个范睢,你真是又正又狠啊,孤都不知怎么说你了……”秦王稷把耸起的帝王虎肩一斜,做出无能为力,任由他去的样子。</p>

“如果真到了那个份上……如果真到了那时臣还在这个相位上,不用王上说一句话,臣必会设下计谋,为我大秦的千秋霸业,百年社稷而诛杀了武安君,为王上您排忧解困,然后自裁决以谢武安君在天之灵,为王上挡了天下人的杀贤的指责!”范睢果如秦王稷所言,怀揣着私心做出一大义凛然,雷厉风行的样子,向秦王稷请命道。</p>

“可是王上不想杀贤,而我范睢也不想给后世之人留下个陷害忠良,自毁栋梁的千古骂名……于是我就想了……”范睢把高高昂起的头颅一低,再次做出为国请命的正直之士模样道:“天下之大,我大秦可以攻战的地方多了去了,可以让武安君建立功勋的地方也不止有上党一处。</p>

今武安君已经得了南阳又占野王,世人已明韩之上党业已成为我大秦的囊中之物,杀鸡怎么需要用牛刀呢?哪里还用得着武安君亲自去取,只要再发一员名将便可完成上党之役。</p>

至于武安君……他的功劳王上可以私下赏赐,安抚――这就好比用剑与养剑,剑要用也要养,才能做到削铜断金而长年不崩;用将也是这样,不能觉得用得顺手就老用一员大将,没有必要的地方,就可以让另的将尉去战,不然别的将尉不就成了长年不出鞘的利剑,怎么着也得锈了啊。</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