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彀英可能是命中犯水,他初出茅庐便两次惨败于宋军,而这两仗皆与水有关,所以他秉着小心无大错的心态先令侦骑查明宋军的动向,然后在过河。()而副帅唐括辩却不以为然,他以为这里距京城不远,如果宋军敢在河边布阵接战,京师派出援军也会很快赶到,那么宋军将面临两面夹击的困境,因此对完颜彀英的小心谨慎嗤之以鼻。</p>
现在军中谁都明白,主帅做不了副帅的主,现在副帅态度如此,底下的人也乐于偷懒,派出的侦骑在河对岸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宋军停留的迹象便迅速回报。事实验证了自己的预测,唐括辩为了证明自己胆大无畏,首先率护**渡河以为前驱。十几万人过河绝不是小事,等全军过了河天已经黑了。</p>
依照完颜彀英的意思,过河后继续前进,离开这是非之地,毕竟背水而战也是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可唐括辩又发话了,宋军没有在他们渡河时发动攻击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更不会在全军安然渡河后接战。而众将连续急行军数日,又刚刚渡河都十分疲惫,不愿再行,现在副帅的话正合大家的心意,因此纷纷赞同要在河边扎营歇息一夜再行。</p>
完颜彀英虽说是主帅,可众意难违,又无法说服唐括辩,也只能同意依河下营,但他还是留了个心眼,没有下令拆掉浮桥,免得绝了自己的后路。而事实再次证明完颜彀英多心了,一夜安然宋军没有发动夜袭,随后派出的侦骑也搜素了周边二十里都没有发现宋军。</p>
完颜彀英免不了又被唐括辩冷嘲热讽了一番。他虽然不知宋军为何放弃了这大好的机会,但这也不是坏事。只能红着脸称赞副帅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吃过饭大军拔营起寨再次上路。可走到正午的时候,突然前军来报宋军在前列阵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两人都吃了一惊,宋军这是何来呢……</p>
赵礼率军前去镇东县意在调动敌军,伺机歼敌,绝不是想要攻下城池,想想以三万余骑兵去攻打城高墙厚,设防严密的坚城,除非他突然抽风,变成白痴了。所以他在吃掉金军一部后又迅速离开。直奔会宁城,再次调动金军。而赵礼相信完颜彀英即使知道是计也得追上来,因为他赌不起,更输不起。</p>
相比完颜彀英和唐括辩的性急火燎的赶路,赵礼则显得踌躇满志,胜似闲庭信步,因为不仅是因为会宁府的大军已经被自己吸引到镇东一带。且通过这段时间的捉迷藏,他已经了解到金军缺少马匹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现在的金军完颜彀英残部多为骑军。但是也只能做到一人一骑,只有护**保持过去的一人双骑的待遇,余者皆为步军。</p>
如此一来,金军的机动能力受到限制。而行军中如果没有骑兵的掩护,步军是很容易遭到袭击的,所以按照‘木桶原理’。长的只能迁就短的,使整个大军行军速度都得以步军为标准。也使得宋军一路上畅通无阻。沿着大路长驱直入的奔会宁府而来,为了能让后面的金军能跟上。他们还不得不放慢些脚步。</p>
赵礼这么折腾了一大圈,他的目的依然是歼灭金军在会宁府的机动力量,为下一步总攻打下基础,现在金军已经成了疲惫之师,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将战场放在了乌只黑水的南岸。可为了不使已成惊弓之鸟完颜彀英看出破绽,发现宋军决战的企图而退缩,赵礼没有选择在金军渡河时发动攻击,而是将战场后移了二十里,成功的骗过了金军的侦骑。</p>
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赵礼已经下令驻扎在宜春的步军向会宁城方向移动建立阻击线准备打援,龙将则与主力会合加入会战序列,沙漠军护送辎重归队后向东北机动,拦截溃逃的敌军。到昨夜各军已经悄然进入作战区域,张开大网等待金军的到来,至此宋军西路军尽数参战,兵力达到十万人,虽逊于金军,但总体实力远超金军……</p>
前有强敌阻挡,后有大河拦路,十数万金军顿时陷入了恐慌之中,现在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夺路逃生更重要的事情了。于是悲壮的突围行动开始了,但以其说这是一场突围行动,还不如说是一场夺命式的大逃亡行动!</p>
突围其实也是个十分有难度的技术活儿,甚至超过两军对阵,需要有着周密的安排。突围前主帅必须进行严格的分工,诸如谁负责打开突破口,谁负责殿后掩护,突围之后在何处集结等等诸多事项。</p>
问题是此时的金军已经不是刚刚出发之时了,从胡凯山,再到苏家海甸、镇东县,无论路途如何艰险,对手如何狡猾,他们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反而被处于劣势宋军不断的攻击,心里承受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但还能保持一定的纪律性,完颜彀英和唐括辩基本上还能掌控部队,并没有被拖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