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五十六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六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2 / 2)

皇帝醒悟过来了,李虎的目标其实不是提高武将的政治地位,而是以此为契机,实施变革,颠覆大宋体制,但他醒悟得太迟了,以他现在的处境和实力来说,他已经无力阻止李虎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

=

皇帝和中枢大臣一致同意提高武将的政治地位,接下来,就是具体操作问题。

李虎拿出了第二个奏议,军政分离。

很显然,要想改变庞大的大宋体制,需要充足的条件和漫长的时间,而变革也要在不断的摸索、总结和完善中缓慢进行,目前临时朝廷没有这个条件,也没有这个时间,当务之急是生存,是马上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而要打下这个基础,需要军队,需要通过战争来赢取,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提高武人的政治地位,凝聚武人的力量。

为了达到这个,就要在当前条件下想出对策。

当前大宋分裂,中土陷入乱,中央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而地方因为长期没有行政长官,没有军权和财权,基本上没有抵抗力,这从河北战场就能看得出来。

年初金军入:,因为河北禁军无力抵挡,黄河防线失守,金军一直杀到了汴京城下,河北四镇全部失陷。后来,中央虽然放权,允许河北各地募军抗金,但大宋体制的力量太强大了,所谓的放权也不过是权益变通之计,河北军民被腐朽的体制捆住了手脚,根本没办法抵御金军的攻击。

这种形势下,李虎要想在河北打场胜仗,要想在黄河防线坚守更长的时间,要想尽快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必须发挥军队的全部力量,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唯一的办法就是军政分离。

李虎有这样的想法很常。他从辽东崛起之日开始,就是靠军队打天下,其后不管在辽西还是在代北,都是军政合一。现在地盘大了,军政合一不行了,为了确保军队的战斗力,军政必须分离。军队一门心思打仗,而临时朝廷则一门心思筹措粮草,保证军队的需要。

这是乱世,在乱世中生存实力,实力的基础是武力,没有强悍的武力必定败亡,所以大宋那一套不行了,重文轻武、以文制武只能加速大宋的败亡,而在军队里的分权和钳制则会削弱军队战斗力,会进一步加快大宋的败亡,但大宋体制是个庞然大物,它就象一头垂死挣扎的野公牛,它在奔跑之中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令人恐惧,让它停下来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砍断它的四条腿,虽然这种办fǎ hui伤及自身,但总比让它一头冲进悬崖尸骨无存要好。

=

分离,从中央到地方,军政自成体系,互不干涉,互不牵连。

朝廷分东西两府,东府主政,西府主兵。东府长官是宰相、副相,其下有门下、中书和尚书三省。西府长官是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下设十二房。

东府的政务由宰相、副相负责,近期主要事务是迁都,建新都,征缴更多的钱粮,其中包括进行财经赋税制度的变革,以收买人心,设法控制更多的州县。全方位的变革则要等待合适的时机,最起码要等到定都长安之后。

西府的事则非常麻烦。

军政分离,体现了文武并重的基本国策,但如果完全废弃“以文制武”之策,显然矫枉过正了,武将极有可能拥兵自重,所以在军权的分配上,必须慎之又慎,以防重武轻文,武夫横行,重现晚唐、五代兵祸连接之乱。

当年太祖,太宗皇帝用了几十年时间才完成了枢密院三衙体制,这个兵制的特点就是分权。枢密院主掌兵藉、虎符,三衙管领诸军,率臣主掌兵柄,把兵权一分为三,“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至于率臣,主掌的则是战场指挥权。

枢密院有“发兵之权”,三衙有“握兵之权”,率臣有战场指挥权,但在大宋一朝,率臣基本上都是文官,大宋靠这种“以文制武、兵权分立”的兵制,消了绵延二百多年的内部兵变,赵氏王朝得以延续了一百六十余年,但是,这种兵制的弊端也非常可怕,一百六十余年后的今天,大宋无兵可用,大宋甚至无力抵御女真人,在金军第一次入侵中,汴京就被围攻了一个多月,这是大宋人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枢密院三衙体制的弊端到底在哪?大宋军队为什么不堪一击?这个问题解决,军政分离对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几乎没有作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