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重生之文化巨头> 第九章 对话长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对话长者(2 / 2)

所以呢,病例我会帮你写一份,但是你只能休学一个学期。这就像一份合同一样,以一学期为限,先看你这个学期的表现,之后再决定是不是在续签,如果表现不好,你就给我乖乖回去上学,明白了吗?”

林俊听了,幽怨的看着张爱民,埋怨道:“小舅,你说话大喘气呢。害得我还以为,连最开明的你,都不同意呢,真是吓死我了。”

“哈哈哈,这可不能怪小舅,要怪也只能怪你,年纪轻轻,太沉不住气!”张爱民哈哈大笑,林俊这才明白,感情小舅是因为自己对他那种平等的对话态度不爽,而做出的报复!

“好了,不跟你玩闹了,虽然原则上我同意了你的要求,但是,你还得告诉我你的计划,是要继续自学更高深的课程吗?

小学初中的知识只能算是入门,但是高中以后可就深奥的多了,没有人做指导的话,只能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

林俊伸出食指敲敲脑袋,觉得是时候跟小舅好好谈谈了,眼见着时代的大潮即将到来,自己一个人闷声发大财是很不地道的:“我知道高中之后的学业的重要性和难度,所以,日后还是要回归学校,读高中,读大学的,或者请专门的人来教授功课,不过现在想这些还太远,目前我的打算是,趁着这段时间,努力去赚钱!”

“赚钱!”张爱民嘴张的老大,万万没想到会问出这么个市侩的答案来,“你才八岁,先不说这事情该不该你去想的问题,单说你目前的年龄,也不可能出去赚钱,刚才我还觉得你挺有想法的,现在在看,怎么觉得你有点不着调了呢?”

他怀疑刚才自己是不是看走眼了?

“咳咳……”一向严肃的小舅居然说自己不着调,林俊差点被这话呛到:“小舅,你先听我讲啊,我知道你有订阅报纸的习惯,也爱看新闻,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你不会不知道吧?

我们国家现在改革开放的进程越来越快,对于国外的很多东西,也开始渐渐的接受,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外资引进和国外产品的冲击。”

“国有企业混乱的管理制度和落后的经营理念开始慢慢被时代所淘汰,国家未来的经济形势,必然要由计划经济,向小商品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发展,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以说遍地都是黄金,遍地都是商机,时不我待,等我成年再去考虑这些东西,已经太晚了。”

林俊说着话,脸上的神情充满了虔诚,像是感受到时代的召唤一般,似乎穿过了时间的迷雾,看到了无限的未来……

当然这是张爱民的主观感觉,而林俊其实是想到了自己家如果经商成功的话,未来能当个富二代那奢侈而美好的生活,感到陶醉了……

“呃……这些话你都是听谁说道?”张爱民眼睛瞪得大大的,怀疑自己是不是幻听了,刚才林俊说的这些东西,可不是一般的聪明就能说得出来的,这些话太吓人了。

“不是听谁说的,这些都是明摆着的!”林俊严肃的说道:“我们的苏联老大哥,因为冷战而被世界孤立,一味的发展重工业似的他们国家的经济体系像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怪胎。

苏联解体以后,很多工厂被拆卖,人们不得不拿机器甚至飞机、大炮和坦克去换罐头和生活物资!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反面教材,国家不可能不引以为戒!”

“如今国家推行国企改革,鼓励工人下岗再就业,一方面是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轻装上阵,一方面也是让更多的人从计划经济的体制内脱离出来,而这些人,未来会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石!

现在国家的很多政策,对私有企业的大力支持,便是最好的证明!如果这个时候,还要赖在工厂中混吃等死的话,白白错过了这个大好的时机。”

林俊滔滔不绝的说完之后,张爱民过了好一会儿才把这些话消化干净,喃喃的说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这些东西都是你想出来的?我怎么觉得自己三十年的人生,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林俊感到有些赧然,自己只不过是因为重生,多了未来十几年的阅历而已,说道真正的头脑,恐怕比小舅舅要差远了。不过他还是得硬着头皮接受下来,说道:“小舅,你说我说的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张爱民严肃的点点头,说:“小俊,你说的非常有道理,发人深省,舅舅听了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老了,要被你们给淘汰掉?可笑我天天看新闻,看报纸,却对时代的潮流视而不见,真是有眼无珠。”

林俊摇摇头,说道:“舅舅,你不要妄自菲薄,套用一个别人曾经用过的比喻,说人生是一张纸,人生的经历就是记录在纸上的文字和图画,而懵懂的少年,则是白纸一张。

那么舅舅你三十年的人生,这张纸上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这些东西互相遮挡,反而看不清楚,正因为我的人生经历是白纸一张,所以现在在这张纸上写下什么东西,却是清清白白,一目了然。”

“你说的很对!舅舅现在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啊!”在林俊的刻意说辞下,张爱民才压下心里澎湃的思绪,转而问道:“小俊,你对大势的把握,犹如先知一般的清晰,但是只是这样可不行,要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详细的计划一切都是空谈。”

林俊接过他的话头,说:“所以,我决定写书!”

惯例求收藏和推荐,有票的同志可否施舍一两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