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逼上梁山> 第八回 治国之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回 治国之道(2 / 2)

而就这么一个牛逼人物的学问,那也是不过是继承了李侗的学问与教导罢了。

若不是李侗一世精研学问,无意扬名,而这朱熹又不曾入朝为相,以权利推广,加成学术名声,单论学问,这朱熹还不如这个李侗呢。

如此宗师级的人物,而且还是一辈子没入过仕的人物,竟然在他李民新政,以及李纲的邀请下,出山入仕了,这也不禁让李民有些小小的成就感。

尤其是,那李侗的一身的浩然正气,更是让李民认识到,除了道家神通外,这儒家也未必没有神通。中华历来都是儒道释三教齐传,释教也就是佛教,更在儒家的压制下,不得不借鉴儒家经意,部分改变以迎合儒家经意,方得进入中原传播。没道理,道教,佛教都有神通,而压在道教和佛教之上的儒家就一点神通没有。

这李侗显然就是一个精修儒家大义有着类似神通的浩然正气。

不过,李民在欣喜之余,也有小小的顾忌。要知道,这李侗可是理学朱熹的老师,那理学在时代的进步之余,可也是害人不浅,而且适应的更是封建王朝,与他李民意图兴建的共和国,有着根本的不同,那可是一个愚民治国,一个开启民智自行治国的两个大方向啊。

李民沉吟了一下说道:“传李侗觐见。”

外面守门的铁豹听闻了,连忙吩咐了下去。

而这时,李纲虽然还没洞彻李民的心思与远虑,可也是知道李民要亲自观察这李侗一下。李纲对他亲自拜请出来的李侗,那还是很有信心的,当下也不问,嘿嘿一笑的喝口茶,随即向李民问道:“陛下,辽国使臣来了,咱们是不是该动手了?”

李民如今神识分化一心多用,应付李纲绰绰有余,当下点头道:“嗯,就按参谋部的方略办吧,此次我就不管了,全由你内阁提案处置,布军令。”

李纲当即领令。

不多时,李侗来到,见李纲也在李民这里,稍微一愣,可依旧受礼的先给李民大礼参拜,恭声问道:“臣李侗叩见陛下,不知陛下唤臣来此何事?”

“李卿家请起,赐座。”

可惜,李民这屋谈事,没什么小太监伺候,早在李纲进来时,就都被李民打走了,李民一句赐座,也没个支应的。

好在,李纲在一旁连忙搬了一个墩子过来,请李侗落座。

李侗很奇怪,即觉得李民这个皇帝,身边怎么一个支应伺候的都没有,又觉得李纲这个相,在李民这个皇帝面前,有些随意了。可他是李纲拜请出来的,一个跟李民这个皇帝也不过是今天刚见面,心中虽然奇怪,却也不好说些什么。

当下微微欠身,谢过李纲,随即微微把屁股尖挂点那个绣龙墩,身板挺个笔直的等候李民吩咐。

“今日叫卿来此,别无旁事,只是朕今日见卿颇有治国之主见。朕以为,一人智短,两人智长,吸纳百家之长,方可实现理想之国,故请卿来,畅谈政见。”李民很是认真的说道。

李民知道,这等事,表情不能无所谓,必须给予这个人以信心,才能令其吐露真言。而且,李民更知道,虽然他李民原本所处的政治环境远比这个时代先进,可也是同样的不完美,资产阶级的民主都不过是把阶级压迫隐藏在了资本和法律之后,更以庞大的中产阶级存在。稳定了社会,而,更还只是一个画饼,一个理想,单单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几十年了,都很难跨越。

故此,李民一点也不觉得他的理想国度方案,就真的比这个时代人的设想高,这个时代人,只不过是思维受到时代背景的束缚罢了。而这,却也更加符合当时当代。

而面对李民的真挚,李侗也很欣慰兴奋。刚刚李民朝堂上一番无为而治的君主政见,已是很让李侗眼前一亮,很是脑力激荡的构思,若是君主无为,百官勤政,会有一番什么新得社会景象。

很是触动了李侗的政见,要知道,李侗向来认为:凡遇一事,即当是就此事反复推寻,以究其理。待此一事融释脱落,然后循序渐进,而别穷一事。

现在李民就是给了他新得启迫,新得事理方向。李侗正是想找人辩论,推寻,以究其理的时候,李民就送上门来了。这与他人推演辩论,如何与李民这个事理提出人辩论来的清楚明白。

故此,李侗也很兴奋,当即说道:“回陛下,臣以为:天下宏大,有万事万物,非某人所想,所令而成。故,万事万物之本源,即为天理,万事万物之变化?即为天理之衍化。人存天地之间,顺应天理,耻万丰太平,万物昌盛。然,人皆有欲,故常有勃逆天理之行。逢此,则万事不顺,万物不协,以而衍天灾,国乱之根苗。故,治国,在治人,务令众人顺天理,克人欲,顺天应事,方可得国泰民安。”

李民当下听得有些晕乎,觉的这个李侗的思想,很有点格物主义,有点存在即是真理的客观存在主义。可是,李侗的那句顺天理,克人欲,又很让李民有些别扭。好在,这个李侗的说法,怎么的也还比朱熹的那句灭人欲要好点。

李民当下质疑道:“顺天理,克人欲,君子之道,圣贤之道也。然,顺天理,何为天理?克人欲,人皆有私欲,如何克之?”

李侗一听,更来精神,当下说道:“天理虽非可见,然,以史为鉴,国泰民安,人之立世,当行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为臣者绝对服从君,为子者绝对服从父、为妻者必须绝对服从夫。同时,为君、父、夫者,也要为为臣、为子、为妻者,作出表率。

而后,奉行仁、义、礼、智、信,以之言行表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皆以此为行为之准,当无差异而其杂心。

如此,国之柱石稳定,则国无动乱。

而人之私欲,虽有。然,天理既知。即可行国之法度,顺天理者赏,逆天理者罚,人性本善,兼好荣而耻辱,当可克己私欲。”

李民一听,暗中皱眉,怎么又转到三纲五常上面来了。不过,李民如今心智大开,少了三魄杂念影响本我判断,高,推论下,却也觉得三纲五常不是没有道理,换种说法,三纲五常其实也是一种人的行为信仰与准则。

人不能没有信仰,老一辈的布尔什维克,以为信仰,推翻了一切信仰的存在,可当长时间的没有实现,共产者的意志传承也生了变化,整整造就了没有信仰的一代,物欲横流,拜金与权利之私欲充斥了整个社会。

而这三纲五常的人之信仰,虽然不全对,可忠孝之道,却很是应该提倡的。而且,五常更是为人行事的道德标准,破除其糟糠,其精粹,更是数千年实践真理的体现。

故此,李民琢磨了一下,随即通悟。三纲五常,也没什么不好,只要能说的这个儒家大宗师把理念稍微改一改就可以。而这,就需要他李民这个大忽悠的正确引导了。

李民当下也是斗志勃,只要想想桎梏中华数千年的三纲五常能在他李民的影响下,去除糟糠,留住精华,那就让人兴奋。

李民当下认真的说道:“李卿所言甚是。然,其言却又有所骗扭,可听朕一言否!”

二十三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