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臣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往圣之先务;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
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以理身绪余治天下,坐于明堂之上,临观八极,考建
五常。以谓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荡,内有喜怒之
交侵,夭昏札瘥,国家代有。将欲敛时五福,以敷锡厥庶民,乃与岐伯上穷天纪,
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于是雷公之伦,授
业传之,而《内经》作矣。历代宝之,未有失坠。苍周之兴,秦和述六气之论,
具明于左史。厥后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难经》。西汉仓公传其旧学,东汉仲
景撰其遗论,晋皇甫谧刺而为《甲乙》,及隋杨上善纂而为《太素》。时则有全
元起者,始为之《训解》,阙第七一通。迄唐宝应中,太仆王冰笃好之,得先师
所藏之卷,大为次注,犹是三皇遗文,烂然可观。惜乎唐令列之医学,付之执技
之流,而荐绅先生罕言之,去圣已远,其术晻昧,是以文注纷错,义理混淆。殊
不知三坟之余,帝王之高致,圣贤之能事,唐尧之授四时,虞舜之齐七政,神禹
修六府以兴帝功,文王推六子以叙卦气,伊尹调五味以致君,箕子陈五行以佐世,
其致一也。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传之以至下至浅之人,其不废绝,为已幸矣。
顷在嘉祐中,仁宗念圣祖之遗事,将坠于地,乃诏通知其学者,俾之是正。
臣等承乏典校,伏念旬岁。遂乃搜访中外,裒集众本,浸寻其义,正其讹舛,十
得其三四,余不能具。窃谓未足以称明诏,副圣意,而又采汉唐书录古医经之存
于世者,得数十家,叙而考正焉。贯穿错综,磅礴会通,或端本以寻支,或溯流
而讨源,定其可知,次以旧目,正缪误者六千馀字,增注义者二千馀条,一言去
取,必有稽考,舛文疑义,于是详明。以之治身,可以消患于未兆,施于有政,
可以广生于无穷。恭惟皇帝抚大同之运,拥无疆之休,述先志以奉成,兴微学而
永正,则和气可召,灾害不生,陶一世之民,同跻于寿域矣。
国子博士臣高保衡
光禄卿直秘阁臣林亿等谨上
启玄子王冰撰
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
致之矣。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
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
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
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
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
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
由径,出不由户者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
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则周有秦公,汉有淳于公,魏
有张公、华公,皆得斯妙道者也。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
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而世本纰缪,篇目重迭,前
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岁月既淹,袭以成弊。或一篇重出,
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未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
而云世阙;重《经合》而冠针服,并《方宜》而为《咳篇》,隔《虚实》而为
《逆从》,合经络而为《论要》,节《皮部》为《经络》,退《至教》以先针,
诸如此流,不可胜数。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乃精勤博
访,而并有其人,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时于先生郭子斋
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群疑冰释。恐散于末
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
一部。冀乎究尾明首,寻注会经,开发童蒙,宣扬至理而已。
其中简脱文断,义不相接者,搜其经论所有,迁移以补其处。篇目坠缺,指
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义。篇论吞并,义不相涉,阙漏名目者,区分
事类,别目以冠篇首。君臣请问,礼仪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错简
碎文,前后重迭者,详其指趣,削去繁杂,以存其要。辞理秘密,难粗论述者,
别撰《玄珠》,以陈其道。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糅。庶
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君臣
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属,
千载之后,方知大圣之慈惠无穷。
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序。
将仕郎守殿中丞孙兆重改误
朝奉郎守国子博士同校正医书上骑都尉赐绯鱼袋高保衡
朝奉郎守尚书屯田郎中同校正医书骑都尉赐绯鱼袋孙奇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阁判登闻检院上护军林亿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
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
皆衰者,时世异耶?将人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
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
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
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
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
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
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
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
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
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
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
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
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
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
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
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
精气皆竭矣。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
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
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
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
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
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
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
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
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
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
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
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
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
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
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贼风数至,
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
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
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
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
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
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
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
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
序。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
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
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
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
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
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
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
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
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
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
形乃困薄。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
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
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
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
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
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
伤五藏。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
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
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
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
有天命。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
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
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
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
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故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
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
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
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
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
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
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
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
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
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
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
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
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
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
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
臭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
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
五,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
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
商,其数九,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
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
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
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
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
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
府。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
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
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
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
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
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
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天有四时五行,
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
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
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
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
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
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
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
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
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
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
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
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
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
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
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
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
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
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
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
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
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
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
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
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
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
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
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
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
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
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
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
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
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
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
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
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
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
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
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
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
以诊则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
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
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
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剽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
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
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
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
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
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
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
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
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
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
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
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
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
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
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
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雩重>々,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
成也。
○阴阳别论篇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