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83.成都茶文化(1 / 2)

 走走停停,足足开了一个小时才到了目的地。</p>

巴蜀作为天府三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以及水文环境,千年以来都是鱼米之乡。</p>

当然这里可不止出产粮食,更是茶叶的重要产地。</p>

当年丝绸之路超过7成的茶叶,都需要经过成都这里。</p>

俗话说得好:无茶不成都</p>

成都是一个被水滋润着的城市。</p>

降雨丰富,水流丰富,饮茶丰富。</p>

成都的茶文化无论是在文化沉淀,还是民众基础上,一直处在相当高的水准。</p>

</p>

老成都上世纪40年代拥有60多万人口。</p>

在这60多万人口当中,有近12万老成都人都是名副其实的“茶客”。</p>

大汉最早的茶馆,就起源于四川。</p>

上个世纪前期,成都有街巷516条,而茶馆,就有454家。</p>

当然,随着发展,这454家,到如今不但没有少,反而变得越来越多。</p>

成都注册在案的茶馆超过3万家,而正常营业的最少也有2万多家。</p>

从这夸张的数据,就能看出,成都人对茶的喜爱。</p>

他们嗜茶如命,每年他们消耗掉的茶叶有好几万吨。</p>

今天老成都人对茶叶的需求量,仍是排在全国之前十之列。</p>

竹椅,石桌,盖碗茶,已经构成了老成都人一套独特的市井休闲生活文化。</p>

李潇出现的地方,就是一处成都的老巷,一处茶馆的聚集地。</p>

李潇才刚下车,就能听到远远传来的喧闹声。</p>

远处七八个茶馆聚集在一起。</p>

这些茶馆大部分都是露天的。</p>

一个个黑漆漆的炭炉上,摆着一个个装满水的铜壶。</p>

水房里面蒸气弥漫,犹如仙境一般。</p>

穿着已经洗得发白的背心的烧水工,拿着一个个烧好的铜壶,往保温壶上加着水。</p>

一些阿姨大娘拿着瓜子花生在周围叫卖。</p>

五颜六色的遮阳伞下,一颗颗有两三层楼高的树下。</p>

一张张石桌上,摆放着乱七八糟的保温壶,以及清一色的盖碗茶。</p>

石桌旁边坐着三三两两的男男女女。</p>

虽然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但其中也不乏年轻人和中年人。</p>

有纯粹只是来喝茶的,</p>

有一边喝茶一边打牌的,</p>

有坐在树荫底下扇着扇子,闭目养神的,</p>

有脸色潮红,语气激动和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摆着龙门阵的。</p>

甚至还有喝着喝着茶,在旁边跳起广场舞的,舞剑的,跳着扇子舞的。</p>

有吃着瓜子的,有看着报纸的。</p>

拥挤的位置,桌与桌之间,椅子与椅子之间的间隔可能都没办法让人正常通过。</p>

但是每个人都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天地,属于自己的乐趣。</p>

虽然嘈杂,但却各取其乐,互不干扰。</p>

直播间的观众,看到这一幅景象,不少人都酸了。</p>

“我决定了,以后退休就定居成都了!”</p>

“这简直就是我梦想的生活,啥也不干,每天和朋友喝茶吹牛,打打牌。”</p>

“这日子看着就让人羡慕,太悠闲了。”</p>

“对于每天通勤时间就超过4个小时的我来说,这种生活我连做梦都不敢想象!”</p>

“楼上的兄弟,别太拼了!”</p>

“一看就知道是首都的打工人,4个小时,估计是住在隔壁省吧,辛苦了。”</p>

··········</p>

成都有很多著名的茶馆。</p>

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