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阿斗> 第七十三章 吕凯报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三章 吕凯报信(2 / 2)

旁边吕凯那族叔立刻插嘴说道:“雍闿与朱褒可是好友,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阴谋?”

“不错,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吕凯接着解释道:“若是为了对付我们吕家,雍闿用不着如此兴师动众,连高定和朱褒都牵扯进来,所谓雍闿要对付的人实力绝对远比我们吕家强,若是我所料不错,雍闿怕是要对付刘备啊!”

“季平,你没弄错吧!凭着他雍闿那点实力,也敢对付刘备?他不怕刘备派几十万大军来把他给抹平了?”旁边一个人开口问道。

这永昌山高皇帝远,加上一直处于自治状态,所以永昌人对刘备并没有多少崇敬,直接直呼其名。

吕凯摇了摇头:“要是以前雍闿决然不敢这么做,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我想大家都已经听说江东陆逊领兵伐蜀的事情,而刘备大军又远在雍州,益州空虚,只有成都城还有三万人马,所以现在是雍闿起事的最佳时机,而且说不定雍闿还有什么依仗。”

众人听了吕凯的话,纷纷低下头开始思索起来,过了片刻,族长抬起头来,开口问道:“季平,你觉得我们吕家该如何是好?”

“现在这个时候,我们吕家有三条路可以走,要么帮雍闿,要么帮刘备,要么就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吕凯答道。

“绝对不能帮雍家。”旁边一人立刻说道。

“不多,雍家绝不可帮!”

雍家与吕家同在永昌,两家因为利益已经纠缠了多年,虽然不能说是死敌,但是关系却不怎么和睦,也算得上是仇人。所以吕家所有的人都不会帮助雍家。

吕凯也早就想到这种结果,于是吕凯开口说道:“那么就只有后面两种选择了。”

听到吕凯这么一说,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这一讨论就讨论了大半日,而最后得出来的结果竟然是按兵不动,两不相帮。

吕家人的决定让吕凯很是无奈。吕家居住在永昌这个偏僻的地方多年,无论是文化还是底蕴,自然不能跟中原的那些大世家相比。多年安逸的生活已经让吕家人失去了进取的雄心,多数人都希望能够偏安在这永昌,当这个土霸王,就非常的满足了。哪怕是知道如果趁着这个时侯支持刘备一把,将来很可能会获得去打的收益,也没有人愿意去赌这么一把,支持刘备。

家族的做法让吕侃感觉到很无奈,这么一个丝毫没有进取心的家族,若不是待在永昌这个小地方,恐怕早就慢慢的消亡了吧!

吕凯一个人是不足以改变整个家族的。不过并不代表吕凯不想改变。

深夜,吕凯来到吕家族长的屋中,当代吕家的族长,正是吕凯的大伯。

“大伯,我是来向你辞行的。”吕凯开口说道。

“你是要去给刘备通风报信吧。”

“正是。”吕凯答道。

吕家族长愣了片刻,方才开口说道:“你真的考虑清楚了?”

“大伯,我已经考虑清楚了,如今正逢乱世,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之时,我辈更当出去闯荡一番,求上一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哎……”族长叹了口气:“季平,你是我们吕家的麒麟儿,我也知道,你有本事,有抱负,不可能待在我们这永昌。你说得对,趁着年轻,好好地建立一番功业,一展胸中之所学!你去吧,他日别忘了我们吕家就行!”

“多谢大伯成全!”吕凯急忙一躬倒地。

“还有,待会你走的时候,若是看重了族中谁家的青年是可造之材,就一起带上吧。毕竟你孤身在外,也需要有人给你跑个退。这自己家的人,用着放心!”

建宁,昆明城。

南中都督李恢如今就屯兵在昆明。不过因为刘备大军北伐,所以留给李恢的人马并不算多,如今李恢手中连郡兵加起来,也只有一万多兵马。

李恢这个南中都督实际上之控制了建宁北部和朱提,至于其他地方,蛮族人比较多,多数处于自治的状态。

李恢有个侄子,名叫李球,这个李球武艺不错,双手一挥也有几百斤的力道。后来刘备入蜀以后,赵云看李球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就收了李球当记名弟子。

如今刘备北伐,李恢身边没有几个可用之人,便把李球带到了身边。

这日,李球急匆匆的走到了李恢的房中,见到李恢马上开口说道:“伯父,外面有一人,自称是永昌吕凯,求见伯父。”

“吕凯?”李恢本身就是建宁人,对南中的风土人情自然非常了解,也知道这个吕凯是南中的名士,永昌吕家的人,颇有才干。

不过李恢自己和永昌吕家的人没有什么交集,如今吕凯来了,肯定不会只是拜会自己这么简单。

想到这里,李恢开口说道:“快请吕先生进来。”

吕凯将雍闿、高定和朱褒等人的异动告诉了李恢,李恢也是个聪明人,马上意识到这几人恐怕是想趁着刘备北伐之时,犯上作乱。

想到这里,李恢脑门上已经泛起了汗珠。永昌那边还好说,远在西南边陲,可是这越嶲与牂牁就不一样了。建宁的西北就是越嶲郡,也就是高定的地盘;东北是牂牁郡,朱褒的地盘。而主题就被夹在越嶲与牂牁之间,一旦高定与朱褒反叛,必然会马上进攻朱提,断去自己的退路,那时候自己就变成了孤军了。

在这一瞬之间,李恢就做好了打算,马上放弃建宁,撤出昆明,然后走往朱提,一定要防守住着成都南面的门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