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阿斗> 第三十八章 徐庶的执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 徐庶的执着(2 / 2)

徐庶打听之下,知道曹丕对自己中毒的事情,是一无所知。徐庶自然不会去告诉曹丕他中毒了,相反,徐庶开始拟定了一个庞大的计划,而计划当中最关键的一环,便是曹叡!

至于曹叡身边的那个宦官,便是徐庶多年前安插的棋子。

徐庶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算算时候,曹叡也应该来了。

果然,徐庶这个念头刚刚闪过,外面就传来了脚步声,紧接着,仆人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先生,平原王驾到。”

“平原王?他来干什么?”徐庶装作不解的皱了皱眉头,而后开口说道:“走,随我前去迎接。”

徐庶将曹叡引了进去,客套寒暄了几句,徐庶才开口问道:“敢为殿下,您此次前来,所谓何事?”

“徐大人,本王前些日子得到了一本古籍珍本,读过以后觉得其中深奥无比,甚难理解,本王也找过不少的孺子前来一起研究,但是都未能研究透彻。本王早就听闻徐大人学富五车,所以特来向徐大人求教。”曹叡开口说道。

“哦?既然是古籍孤本,那臣定要观上一观!”徐庶仿佛是很有兴趣,接着开口说道:“不知道这古籍孤本在何处?殿下可曾带来?”

“那古籍孤本就在我平原城中,此处距离平原城并不远,而且今日天色尚早,不如徐大人随我一起去平原一观如何?”曹叡开口问道。

“好!”徐庶很爽快的点了点头:“既然这样,臣先去收拾收拾,殿下请稍坐。”

曹叡一指前面的两层小楼,开口说道:“徐大人,那古籍就在前面的小楼中。”

小楼并没有建造楼梯,而是只用了一个宽梯子连接两层,曹叡将徐庶引导梯子旁,开口说道:“徐先生,这楼上尽是在下收藏的古本,这些古本中不少因为年代久远,容易损坏,不能接了地气,所以我便将它们置于楼上,徐先生请!”

徐庶也不客气,直接登着梯子,爬了上去,而曹叡也紧跟着徐庶,爬了上去。

徐庶一上楼,才发现楼上竟然是空无一物,根本没有曹叡所说的古本典籍。而此时,爬上来的曹叡一挥手,下面的人立刻将梯子搬走了。

“殿下,您这是……那些典籍又在何处?”徐庶开口问道。

曹叡猛的跪在了徐庶面前,开口说道:“徐大人,请救我!”

“救你?”徐庶微微一愣,而后装作猛然恍然大悟的模样,开口说道:“我明白了,昔年刘琦曾经求孔明之策,便用的此举,想不到今日殿下也……”

“先生,此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仅有我二人而已,话出先生口,入本王耳,绝对不会外传,还请徐大人救我一救,他日我必有厚报!”

“哎……”徐庶很无奈的叹了口气,将曹叡扶了起来,同时说道:“殿下不必如此,臣答应殿下就是了。”

“真的?”曹叡眼睛一亮,有要说话,却被徐庶制止。

“殿下要问什么,臣晓得。容臣思量一二……”徐庶说完,皱着眉头,开始在房中来回的走了起来。而旁边,曹叡则是一脸期待的望着徐庶。

过了良久,徐庶才停了下来,而后开口说道:“殿下,臣有个故事,想讲给殿下听。”

“徐先生请将,在下洗耳恭听!”不知不觉中,曹叡已经将徐庶的称呼换成了“先生”。要知道这“先生”可是包含着老师的意思,如此可看出,曹叡已经将徐庶尊为老师了。

“当年秦庄襄王异人在赵为人质,巧遇吕不韦。吕不韦以庄襄王奇货可居,亲往秦国为庄襄王奔波。当时庄襄王之父,也就是大秦太子安国君专宠华阳夫人,可是华阳夫人无子,所以吕不韦便让异人拜华阳夫人为母,并且改名为子楚。而后子楚便被立为世子,秦昭襄王死后,安国君即位,为孝文王,可是孝文王继位三日,便薨了,庄襄王便成了秦王。”

曹叡也称得上是三国时期的一个文学家,自然是熟读史书,对于徐庶所讲的这一切,当然是了然于心。

曹叡微微一思量,便开口问道:“先生,您是要我效仿庄襄王?”

“说的不错。”徐庶微微一笑,接着开口说道:“如今陛下最宠幸的乃是郭皇后,可是郭皇后年长陛下三岁,已经是年过四十,想要再为陛下诞下子嗣,十分困难,而若是等到陛下百年之后,郭皇后又没有子嗣,必然处境艰难,所以殿下可以此拜郭皇后为母,让郭皇后怂恿陛下,立殿下为太子……”

“不行!”曹叡马上摇了摇头:“先生,您可知道,若不是这郭氏在父皇面前进谗言,我母亲又怎么会冤死!郭氏与我有杀母之仇,此仇不共戴天,我又怎么能认贼作母呢!”

“说得好!”徐庶再次笑了笑,开口说道:“殿下,那您可知道,那华阳夫人的下场如何?”

“恩,这个,我倒是不知道,请先生指点。”曹叡躬身问道。

“呵呵,事情要从安国君之死说起。当初昭襄王病死,由安国君即位,当时安国君年纪刚过五旬而已,而即位后仅三日,便暴毙,据说,安国君便是服用了庄襄王子楚所送来的汤水而亡的。”

“这么说,安国君便是庄襄王害死的?”

徐庶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那安国君因庄襄王所送之汤水而死,华阳夫人听闻后,又岂能罢休,于是华阳夫人前往庄襄王处质问庄襄王,但是此时安国君已死,庄襄王已经大权在握,直接命人建了一座华阳宫,将华阳夫人安置在华阳宫中,每日冷茶淡饭而已,不许华阳夫人与外人相见,所以华阳夫人郁郁而终……所以一旦殿下大权在握,何惧郭皇后!”

听了徐庶的话,曹叡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殿下,你可知道当年我为何会投靠刘使君么?”徐庶开口问道。

“不知,请先生赐教。”

“刘使君此人,能屈能伸,屡战屡败,却从不泄气,此乃大丈夫之道。纵观当年天下之诸侯,能败而不丧志者,终会成就大事。先皇不也两次败于张绣,再赤壁败于孙权,后潼关败于马超,但是却得了半数天下;而那袁本初,坐拥广大河北,官渡一战虽败,仍然有再战之力,他却因官渡战败,气急攻心而亡,此乃志气已丧之兆,终难成大事!”

徐庶说到这里,话音顿了顿,接着道:“殿下,臣这里有两策可供殿下挑选。若是殿下仅想保住性命,可向陛下请命,前往辽东镇守,辽东地处偏远,人迹罕至,殿下到了辽东,可保一世平安无忧。而若是殿下想创一番大事的话,便去认那郭皇后为义母……”

“呼……”曹叡微微的送出了一口气,而后猛的跪在了徐庶面前,躬身对着徐庶一拜,而后开口说道:“多谢先生指点迷津,叡虽不才,但也知道既生于世,当做大丈夫!今日先生之话,叡铭记于心!他日若是叡能够有错成就,定不忘先生今日之恩!”

“殿下,臣也只是为殿下筹划而已,能否成事,就靠殿下自己的了。殿下须切记一句话:满招损,谦受益。大权在握之前,切忌锋芒太露……”

曹叡亲自将徐庶送出了平原城,看着徐庶的马车消失在地平线上,才慢慢的转身回城。

车上,徐庶脸上挂上了一丝笑容。

“使君,您走的早,不过您当年的知遇之恩,我徐庶一定报答!更何况,他还是我徐庶的弟子,我能不帮他么?庶虽不才,但是这曹家占得七州之地,庶可献上两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