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阿斗> 第一二七章 冀州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二七章 冀州之争(2 / 2)

“陛下宠信黄皓,二位不如走走黄皓的门路。让黄皓在多留意陛下那边有什么动向,及时通知我等,我们也可以见招拆招。”

……

顾雍府。

悠长的琴声传出,隐隐的透着一股子悲伤与留恋的感觉。

顾雍顺着声音走过去,发现小亭中,顾谭正轻轻抚着琴。

见到顾雍过来,顾谭急忙停下来,冲着顾雍躬身一拜,随后说:“祖父,你来了。”

“子默,我听你这琴声透着一股子隐隐的哀伤,这是为何?”顾雍开口问。

“没什么,孙儿只不过是想起了当年,我等太子四友在一起的时候,如今么,太子已经登基,而我等也是各奔东西了,想到这里,孙儿有些伤感罢了。”

所谓太子四友就是诸葛恪、张休、顾谭和陈表四人,四人年少的时候,都是孙登的伴读,四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好。

四人当中,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张休是张昭的儿子,这二人都算是江东外来户;而顾谭是顾雍之孙,土生土长的江东人,陈表是陈武的儿子,是庐江人,也算是半个江东人。

几人长大以后,渐渐因为身份的原因,产生的隔阂,几人的友谊已经不再是当年那样的单纯。当年的太子四友已经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互相的勾心斗角。

顾雍当然能够猜出来顾谭所想,顾雍拍了拍顾谭的肩膀,开口说:“子默,慢慢的你就会明白了。当年我在中原游学的时候,曾经广交好友,像是荀彧、荀攸叔侄,戏志才、沮授等人,都与我交好,那郭嘉甚至还是我的师弟。不过后来也不是各为其主么?当初官渡之战之时,若不是伯符将军身遭不测,我可能就随着伯符将军攻许都去了。”

顾谭点了点头,而后突然想到一件事,开口问:“祖父,我听说今天您和大将军保举司马昭为中书令,不知这是为何?”

“说起来,这是我给伯言出的一个计策,目的就是将司马兄弟困住寿春。不光是司马兄弟,以后每一个司马家的人,我都会保举他们在寿春为官。”

顾雍话音顿了顿,接着说:“如今司马懿掌控了我东吴大半兵权,在朝中,司马懿也纠集了一群党羽,但是跟我们比起来,他司马懿还是根基不足。我们江东世家自从伯符将军时候,就在他们孙家效力,至今已经三十余年,他司马懿不过才投靠过来几年而已,朝中根基怎比得上我们江东世家!如今陛下信任司马懿,我等在暂时动不了他,但是只需让司马懿长期在外,然后朝中官员多对其进行诋毁,长此以往,司马懿必然会失宠,我们便可以宠信夺回军权,同时将司马一族的人都困在寿春,也是为了牵制司马懿,让他有所顾及。”

“中书令这官员听起来虽然好听,但是却等于断绝了司马昭升迁的道路。中书令是什么?当年是宦官才做的官职,手中并没有多少实权。朝中官宦子弟若想入仕为官,首先都会外方一任太守,或者在军中挂一个校尉的职位,历练几年后,再回到朝中供职。你可曾听说过有从中书令往上升迁的?就算是升迁,也不会是什么实权性的官职。我举荐司马昭为中书令,明提拔,暗却是让他送了前程!”

……

此时的司马懿并不知道后方陆逊和顾雍已经对自己用起了软刀子,司马懿的重心还是放在冀州。

冀州的局势一日三变,曹爽的四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边远地区黄巾军肆虐乡里,地方上世家豪强私军横行无忌,整个冀州,早已经不复当年安定。

脚步声响起,诸葛诞走了进来。

“大人!刚刚得到消息,洛阳又朝冀州增兵了!而且我们在雍州的探马也传来消息,雍州居住的氐人驻军,也已经开始集结了。”诸葛诞开口说。

“看起来刘禅那边要有动作了。”司马懿微微点了点头,随后接着说:“刘阿斗有了动作,我们也不能闲着。算起来曹叡下令地方豪强阻止私军,抵抗黄巾贼这个昏招,对我却是个好消息。冀州那些世家,与我的关系都还算是不错,是时候该拉拢一下他们了!臧艾,水军那边怎么样了?”

“将军放心,水军随时可以出发!”臧艾马上回答。

“恩,好,姜维在辽东,辽东公孙渊那边可能帮不上我们了,咱们还是要靠自己,等到我大军开拔之际,水军由你带领,由海路攻乐陵,突袭南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